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每6分鐘電擊一次逆轉生死!14次心電除顫救回心跳驟停患者

簡介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11月1日從該院獲悉,經過長達90分鐘持續心肺復甦、用藥,14次心電除顫等各種搶救,王叔終於恢復自主心律,可觸及動脈搏動,在呼吸機支援下血氧恢復,從“鬼門關”裡被救了回來

電擊除顫有副作用嗎

“快來救人,有人在衛生間摔倒了!”10月20日18時許,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以下簡稱“深汕中心醫院”)內科一區病房,被一陣呼喊聲打破了安靜。

原來,69歲患者王叔片刻前進入洗手間,隨後裡面傳來“咚”的一聲,似乎有人倒地。病友聞聲敲門呼喚,發現門被反鎖,門內無人應答,便立即呼救。

病區護長迅速開啟衛生間的門,發現王叔倒地不應、呼吸停止,大動脈搏動消失!生死攸關,內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麻醉科等多個科室專家立刻對王叔開展搶救。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11月1日從該院獲悉,經過長達90分鐘持續心肺復甦、用藥,14次心電除顫等各種搶救,王叔終於恢復自主心律,可觸及動脈搏動,在呼吸機支援下血氧恢復,從“鬼門關”裡被救了回來!

“王叔這樣本身患有嚴重心力衰竭的情況,可以想象,如果在醫院外發生心跳驟停,能搶救回來的機會微乎其微。這次是在醫院病房發作,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力衰竭專科主任、深汕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袁沃亮副教授說道。

每六分鐘電除顫一次,換來一線生機!

發現王叔倒地後,幾位值班醫生和護士熟練地把王叔調整至平臥位,開放氣道,立即為他實施心肺復甦,並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推注搶救藥物,同時立即通知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麻醉科等科室協助搶救。

一下、兩下、三下……經過約3分鐘左右的按壓,王叔的頸動脈搏動恢復了,開始有微弱的自主呼吸。然而,接上心電監測後,儀器卻提示患者發生室顫、血氧下降,意識全無。

在場醫護齊心協力,將王叔緊急轉運至病床,立即進行電除顫、推注腎上腺素,同時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持續胸外按壓。在多次除顫、胸外按壓、推注藥物情況下,王叔的心電圖仍為心室顫動與室性心動過速交替,病情十分兇險!

袁沃亮主任當機立斷,與各學科主任短暫討論後,給王叔調整了抗心律失常藥物方案,同時配合胸外按壓、電除顫、維持血壓等措施持續搶救。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在多學科會診支援以及各種搶救手段齊下,經過長達90分鐘持續心肺復甦、用藥,期間每六分鐘進行一次心電除顫,共計14次心電除顫之後,王叔終於恢復自主心律,可觸及動脈搏動,在呼吸機支援下血氧恢復,這意味著心肺復甦成功了!

在嚴密監護下,王叔被送往急診重症醫學科繼續治療。

開展汕尾首例抗磁共振ICD植入術

為患者配備“貼身保鏢”

在急診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根據病情為王叔調整治療方案,持續保持著穩定的生命體徵。

2天后,王叔開始逐步恢復意識,隨後可進行少許遵囑活動。

6天后,王叔成功脫離呼吸機,可與醫護人員進行簡單交流,思維、記憶基本未受影響。可以說,是醫護人員共同創造了一個搶救奇蹟!

每6分鐘電擊一次逆轉生死!14次心電除顫救回心跳驟停患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到深汕中心醫院ICU病房為王叔查房

袁沃亮主任介紹,王叔是一位心肌梗死後的患者,在七年前植入了心臟支架。最近三年來,他反覆胸悶、活動後氣促。多次心臟超聲結果提示心功能很差,射血分數31%,提示其存在嚴重心力衰竭 。

“類似王叔這樣的患者,是心跳驟停、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袁沃亮主任指出,報道顯示我國每年有約54萬人發生猝死,其中大部分都是心源性猝死。而像王叔這樣心梗後心衰的患者,正是最為高危的人群。

為預防惡性心律失常發作, 10月29日,心跳驟停發生9天后,在王叔病情穩定的情況下,袁沃亮主任為他植入了最新的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

每6分鐘電擊一次逆轉生死!14次心電除顫救回心跳驟停患者

ICD植入手術進行中

這也是汕尾地區首例抗磁共振ICD植入術。可以說,王叔從此擁有了一個“貼身保鏢”,隨時可以對發生的惡性心律失常給予治療,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知多D:心

髒驟停時 ICD一招救命

袁沃亮主任介紹,ICD在患者發生室顫、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的時候能起到“一招救命”的作用。但是,36%的患者在4年內有核磁共振掃描需求,而普通的ICD植入後不能相容核磁共振檢查。這是因為,傳統ICD起搏系統遇到核磁的環境可能會引發導線頭端異常放電、灼傷心肌等嚴重風險。而抗磁共振ICD系統中增加了濾波器減少導線頭端發熱和損壞ICD,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張陽、黃睿、馬睦棣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霞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