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攝影愛好者,東莞這場講座帶你探索專題攝影

簡介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著名攝影理論家、攝影家蔡煥松以《常態關注與專題攝影》為題,從如何找到專題攝影入口的有效途徑、如何在無序的碎片中梳理出最有感覺的題材初型等方面展開講座

柳江縣有幾個鄉鎮

9月15日上午,“中國文藝名家看東莞”系列講座之《常態關注與專題攝影》第四場在東莞市文聯舉行。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著名攝影理論家、攝影家蔡煥松以《常態關注與專題攝影》為題,從如何找到專題攝影入口的有效途徑、如何在無序的碎片中梳理出最有感覺的題材初型等方面展開講座。

設定題材碎片筐

@攝影愛好者,東莞這場講座帶你探索專題攝影

“我想拍專題攝影,要怎麼拍?”這是困擾諸多攝影師心頭多年的難題。講座伊始,蔡煥松提到,只有常態關注,才有可能做好專題攝影。“常態關注並不難,在於你有沒有這個意識,能不能堅持。許多攝影師到處拍,明明手中已經具備有很多可以做專題的素材,但最後卻無從下手。”蔡煥松表示,碎片化的個人視覺感知,是找到專題攝影入口的有效途徑。

而如何從碎片中提取題材初型,不妨設定題材碎片筐。“當你按下快門那一瞬間,你只對快門有感覺,回過頭看,你這些感覺能不能自圓其說,能不能順理成章?”題材碎片筐,便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講座中,蔡煥松分享了自己設定題材碎片筐的方法。“我們南方人一看到雪就饒有興趣,所以我就設定了一個關於雪的‘筐’,把我拍攝到的雪都放進去。有一年在北京,大雪紛飛,樓下花園銀裝素裹,場景千變萬化,都被鏡頭記錄下來。我也經常拍攝一些小動物,我有一個動物的‘筐’,又根據物種分門別類細化,比如大象,很多人拍一群大象,我另闢蹊徑,拍攝‘瞎子摸象’,即大象的區域性,如面板、耳朵、眼睛,此時,大象無形也有形。”蔡煥松表示,許多照片,單張拎出來並不驚豔,但經過每天關注,由每天的變化構成一個專題,有可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當你設定好題材碎片筐後,還要收集同類影像資料作為專題資料,並等待適當的時機,透過合適載體推出。蔡煥松再次舉例,如鄉土集市便是很好的拍攝題材,是一種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交易方式最原始的展現。

好的攝影師還必須要找到一個點,在點上“做文章”。蔡煥松是潮汕人,為傳播家鄉民俗文化,他從學術角度出發,用十年時間,拍攝形成《潮汕年俗》攝影專題,再現潮汕人祭拜祖先、遊神賽會等熱鬧的民俗活動。攝影家,鏡頭之下,文化盡顯。

當前,全國機場吸菸室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蔡煥松便巧妙抓住這一常人不曾關注的點,持續記錄,在全世界各大機場吸菸室,按下快門。“這些沒人注意的東西,也許一張照片不出彩,但將其長期關注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專題,某種意義上講,是搶救性記錄了某種事物消失。目前我正在收集全世界機場吸菸室的影像,使得專題更具有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蔡煥松說道。

探索多元學術路徑

@攝影愛好者,東莞這場講座帶你探索專題攝影

專題攝影,還要認真確定學術目標和語言表達關係。蔡煥松表示,多元學術路徑的確立,可以從陌生化、系統化、學術化和個性化出發。

“常態關注是相對性概念,不是絕對性概念,所以拍片的時候,攝影師要思考,怎樣才能拍出讓觀眾感覺陌生,而不是司空見慣的畫面。此外,還可以從題材的陌生化著手。”早些年,蔡煥松前往雲南一村莊,發現村民們在巖洞中舉行的祭火儀式,極具特色,便想方設法用鏡頭記錄下來。“東莞也有很多民俗活動,需要大家常態關注,否則拍攝到的民俗往往是表演性的民俗,那是偽民俗,不是真正的民俗。”

學術化也是一大重點。蔡煥松以拍攝烏鴉為例,談到:“烏鴉長期以來被國人認為是不祥之鳥。但研究發現,烏鴉其實是所有動物裡智商和情商較高的動物。”於是,他又將鏡頭聚焦烏鴉,形成“鴉”系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畫卷徐徐展開。該系列也顛覆了攝影界、文化界對烏鴉的傳統認知。

重場景更要抓瞬間

@攝影愛好者,東莞這場講座帶你探索專題攝影

專題影像框架結構形成後,還需留意場景與瞬間的關係、畫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覺框架中人與物的關係和人、事、物的綜合統一。蔡煥松表示,攝影師們無論是拍攝專題還是單張,往往只注意到場景,沒抓住瞬間,導致作品很難出彩。縱觀全世界優秀的攝影作品,往往包含很多感人的瞬間。另外,在拍攝專題時,要特別注意視覺語言,有些是人為主的,有些人和物為主的,有些是人和事結合為主的,都要用各種語言去刻畫這些關係。此外,還可以利用投影,形成人的影子和現實中的人共生共融畫面。

影像傳播方面,也具有頗多技巧。蔡煥松建議,攝影師們除了出書,還可以多參加攝影周、攝影節活動。專題作品先以小專題推出,最後形成大專題。其代表作《潮汕年俗》起初便是以小專題在各大攝影節呈現,直至後來才形成大專題。還可以依託紙媒、新媒體傳播條件允許,亦可開展大型展覽和學術研討活動。

人物專訪:

@攝影愛好者,東莞這場講座帶你探索專題攝影

記者:蔡老師您好,歡迎您來東莞指導。能否談談您對東莞影像的感受?

蔡煥松:東莞市攝影家協會成立以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做了很大量的工作,從最初默默無聞的一個攝影組織到現在的攝影熱土,開展了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攝影家,正從攝影高地朝著攝影高峰邁去。我雖是汕頭人,但與東莞結緣頗深。東莞這片熱土給我創造了許多機會,我才有幸到中國攝影家雜誌去當藝術總監,可以說,東莞是我的福地。

記者:東莞擁有諸多攝影愛好者,也曾多次舉辦市民攝影周,吸引廣大群眾踴躍參與,您如何看待此類現象?

蔡煥松:現在的攝影和以前概念不同,如今是全民攝影時代,市民用手機即可拍下日常生活。市民攝影周的組織策劃特別好,一方面能向市民普及影響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向市民進行反饋和彙報。這是雙向利好的工作,營造了影像傳播的濃厚氛圍,只有在海量的影像中,才能形成更大的題材。

記者:當前,東莞邁入“雙萬”新時代,城市變化喜人。您認為,攝影家們鏡頭聚焦的重點應該在何處?如何才能拍攝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向全國講好“東莞故事”?

蔡煥松:我認為主要應該聚焦兩個方面。一個是東莞製造,另一個是東莞的百姓生活現狀。東莞是新一線城市,東莞製造聞名世界。這樣偉大的題材,不僅需要個人,更需要團隊合作完成。另外,將鏡頭聚焦在人民群眾身上,也能出好作品。可以關注新時代新莞人工作、生活狀態,展示新莞人精神風貌,用鏡頭留下一些有文獻意義的東西,也許我們現在拍的一些場景大家覺得很平常,但若干年後就是一份很寶貴的資料。把這兩個國計民生放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比較完整的東莞影像。

記者:再回歸到這次講座,您此次講座的主題是“常態關注與專題攝影”,為何選擇這一主題開講?

蔡煥松:這個主題我在學術界經常提到。前段時間,我和志良(東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李志良)在討論,來到東莞,我要講什麼。我們分析了東莞影像的發展歷程,發現常態關注之下記錄生活的影像專題,更能構成全國性的影響。恰好我在專題攝影領域有所研究,所以選取了這個主題。此外,一座城市,需要兩個博物館,一個是日常我們參觀的博物館,另一個應該是影像博物館,用專題影像記錄了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我認為東莞攝影家隊伍,可以推動這項工作的實施。

記者:您在講座中多次提到“筐”,“筐”是如何形成的?

蔡煥松:其實就是將碎片化記錄集中起來,挑選幾個最有感覺的展開專題拍攝。也許有人會問:“我不知道對哪個主題最有感覺怎麼辦?”你今天拍一個,不一定馬上關注,但連續幾天拍攝,就會發現,你鏡頭下一定有共性的題材,此時,就要把你最有感覺的那部分進行專題拍攝,要把你最靈敏、反應最好,感覺最好的那一點做足了,你就找到了靈感,也就是要有個性化的題材,把最有感覺的那一面呈現出來。我走到哪拍到哪,會將拍攝到的素材分類放進不同的“筐”,整理後再將“筐”進一步細化,以此尋找創作靈感。

記者:“單幅作品是片語,專題作品是文章”,這句話如何理解?怎樣應用到實際拍攝中?

蔡煥松:單幅作品是具體有指向性的人或者物,較為單薄和粗糙。如果將攝影比作寫文章,假設每個人從不同角度寫一篇文章,講述承前啟後,歷史變遷的故事,才會更出彩。同理,攝影不是簡簡單單哪裡熱鬧拍哪裡,要花時間經營,才能構成影像大合集。比如,我的《潮汕年俗》專題攝影拍攝時間長達十年之久,《烏鴉》主題也拍了四年。攝影師,就是要每一個專題起碼完成度很高,且作品拿得出手,才能令大家信服。

【記者】章倩倩 龔名揚

@攝影愛好者,東莞這場講座帶你探索專題攝影

【作者】 章倩倩;龔名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