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簡介豔麗:來自天然礦植物的色彩石窟中的神像和壁畫幾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教藝術品,開建年代比莫高窟還要久遠,形與色的藝術性可與印度阿旃陀石窟媲美

達摩雕像適合佩戴嗎

攝影:阿濤Ajita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緣起:楞伽與蘭卡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裡這樣寫到:國東南隅有楞迦山,巖谷幽峻,神鬼遊舍,在昔如來於此說楞迦經。佛祖釋迦牟尼開示意趣幽妙《楞伽經》的地方,後世就被稱為楞伽(Lanka),即今日之佛國斯里蘭卡(Sri Lanka,簡稱蘭卡)。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巖谷峻幽的蘭卡中部,丹布拉以南的巨石山中,藏有天下一大石窟奇蹟:丹布拉金廟。歷經千百年能工巧匠的雕琢和歷史風雨的滄桑,成為充滿宗教藝術魅力的洞穴廟宇,這就是世界文化遺產:丹布拉石窟寺。(位於斯里蘭卡國土的中心位置,距離首都科倫坡148公里。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稀有:歷史地位和宗教文化價值

作為斯里蘭卡最著名、儲存最完好的石窟寺,丹布拉金廟在一片石山斜坡洞穴中雕刻而成。這個地區可謂歷史悠久,據說在史前時代就有人居住。

這裡的歷史文脈綿延2000年,據記載,公元前1世紀的瓦拉加姆巴國王(Walagamba)建造了這片洞窟。石窟中的瑰寶包括雕像和壁畫,內容包括150多尊佛像,斯里蘭卡歷史人物和印度神像。洞穴頂部和周圍牆壁都有順著岩石輪廓創作的宗教繪畫,展示菩薩的生活以及僧加羅人的歷史。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在高出地面160米的石頭山中,依山勢開鑿出多個石窟,其中有五個較大者演化成洞穴廟宇。這些巖洞曾是佛教僧人的寺廟,後來成為朝聖地和遺址景點。石窟內還有一座佛塔。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第一窟內有一尊14米的臥佛,佛陀頭頂有一尊毗溼奴像(Vishnu,印度教的主神之一)。傳說這些洞窟就是這位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以其法力變化而成,並在歲月更迭中施以保持和維護。

第二座洞廟最大,有56尊雕像倚靠洞壁主次有序、錯落排列,其中有印度神毗溼奴和Ganesh(象頭神,印度神話中的智慧之神),體現大乘佛教(Mahayana摩訶衍那)的理念。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第二座洞窟兩邊各有出入口,西側有佛祖立像,東側有兩尊國王的雕像,分別是石窟的建立者瓦拉加姆巴國王和12世紀為石窟寺內五十尊雕像貼金修飾的波隆那魯瓦王朝尼薩卡馬拉國王。大家把第二窟稱為“聖王窟”,以彰顯歷史上兩位國王的功德。

佛像的雕刻充分體現藝術性的創作:形體上並沒有哪一處嚴格符合真人比例,額頭寬廣,臉頰豐滿,給人溫文爾雅又雍容大度,慈祥端莊又神情肅穆的觀感,極具神韻,令人肅然起敬。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照亮洞廟用的射燈略顯刺眼,陶製圓壇柔和的黃光忽明忽暗,“一燈如螢”,彷彿將些許陽光引入室內,所見神像形態和色彩溫暖莊嚴,略帶幽暗的石壁殿堂蘊藏內斂,神秘禪寂。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五座主要的洞窟由長長的走廊連貫成一體,潔白的牆體凸顯神聖。庭院裡的池塘長滿斯里蘭卡的國花藍色睡蓮,當地佛教和印度教信眾常用此花獻佛、敬神。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豔麗:來自天然礦植物的色彩

石窟中的神像和壁畫幾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教藝術品,開建年代比莫高窟還要久遠,形與色的藝術性可與印度阿旃陀石窟媲美。

這裡的壁畫面積超過二千平方米,在藝術性上和錫吉利亞(獅子巖)壁畫一樣獨特。壁畫色彩至今仍十分豔麗,斑斕璀璨,極為難得。

規模最大的第二座洞窟中,有尊披紅色袈裟的立像,色彩特別鮮豔,引人注目,令人想起中國的丹砂。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紅色多用上品硃砂,顏色鮮亮,永不變色。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漢代的中國就使用硃砂作為原料,將這種有色礦物研磨成細粒後,加入膠狀物調成糊狀物成為顏料,當時多用作貴重衣料的染料,顏色赤紅純正,經久不褪色。中國古代方士認為丹砂屬於煉丹的上品原料。

蘭卡還採用孔雀石等作為顏料。畫家在巖壁上用白灰打底,用膠水、蛋黃調和顏料作畫。

與莫高窟壁畫以黑白灰為調和色,土紅、粉綠表達人物有所不同的是,丹布拉石窟的壁畫,畫面主色調多為棕紅、正黃,色彩明豔,濃烈渾厚,視覺衝擊力強大,引人注目卻不耀眼駭目。加上畫工精巧、線條流暢,構成形與色的和諧效果。故有學者認為,這些壁畫在用料及表現手法上的藝術成就甚至超過了印度的阿旃陀壁畫。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這些充滿活力的顏色,雖然不能確切知道具體來自何種植物,但肯定來源於天然樹汁,只是在工藝上新增檸檬汁做了調色。自古以來,斯里蘭卡人就用這樣的植物顏料繪畫、染布,因其長時間不褪色,受到民眾極大的歡迎。

這種純天然植物顏料的畫風一直延續到今日。比如斯里蘭卡獨一無二的面具,用來描繪各種流行的民間傳說和魔鬼跳舞的場景(在斯里蘭卡,人們根據古老的信仰透過佩戴面具來舉行各種儀式,並相信可以帶來美好以及治癒疾病),就採用這樣的純天然植物顏料製作。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靈性:猴子也偏愛古蹟

佛國的猴子也偏愛佛寺古蹟,隨處可見它們在古樹上閒散度日,又或興致驟起,悠來蕩去。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傳說王子摩哂陀(巴利語,Mahinda,印度孔雀王朝佛教著名大護法阿育王的兒子,將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楞伽島)在斯里蘭卡傳教期間,發現當時的國王(天愛帝須王)獵鹿,於是告訴國王,世界萬靈皆有生存的權利,不可殺生。國王把摩哂陀的教誨謹記在心,不再獵殺動物,並把周圍的區域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從巨石山底到石窟需要攀登大約400級臺階。一路上多次親近活潑可愛的猴子。不少民眾認為猴子是印度教護法神祗之一。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以丹布拉石窟為代表的斯里蘭卡宗教文化遺蹟,精妙獨特,藝術水準令人歎為觀止,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悅,傳遞一種祥和的資訊,的確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如《楞伽經》中大慧菩薩所言:“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我等凡夫俗子,雖知有理如此,世間生滅之法,猶如虛空中的花影,本來幻化存在,並非真實。然尤未實際證得此種境界,願凝視丹布拉石窟昏黃燈光映照下的雕像,祈求心靈獲得與佛祖和天神的感應,契入“楞伽印心”的真諦(禪宗達摩祖師選定《楞伽經》作為法脈傳承印心的法本)。

【背景知識】楞伽島八大世界遺產

位於印度半島南端的錫蘭島又被稱為楞伽島。或謂佛陀嘗於此島說《楞伽經》而得名。(《大唐西域記》:國東南隅有楞迦山,巖谷幽峻,神鬼遊舍,在昔如來於此說楞迦經。)

1、阿努拉特普勒聖城。2、波隆納魯沃古城。3、錫吉里耶古城。4、丹布勒金寺。5、康提聖城。6、加勒古堡。7、斯里蘭卡中央高地。8、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

藏在島國巨石山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野生猴子偏愛的古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