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11-28
簡介張曉洪在滄源縣挑了10個孩子學網球,包括王發

幾個小孩尋找球

以下文章來源於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嚴勇、王安浩維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主辦《新華每日電訊》。有生命力的閱讀,有溫度的人和事。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近日

一名揹著揹簍上賽場奪冠的網球少年“出圈”

在社交網路上引起不小的轟動

從素樸的揹簍裡

很多人讀出了少年對家鄉的

思念和逐夢青春的渴望

從不知網球為何物,到多次摘金奪銀,其成名背後,既有自身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拼搏,也離不開教練團隊的慧眼識珠和因材施教,更是新時代各方關懷幫助下大山孩子擁有更多人生出彩機會的縮影。

“揹簍少年”一戰成名

最近,王發火了。

除了奪冠,還因為一組身背揹簍上賽場的照片。

8月底,在廣州舉行的2022亞瑟士青少年網球巡迴賽上,一位身背揹簍的14歲佤族少年成為黑馬,奪得U14組男單冠軍。這名來自雲南滄源縣大山深處的男孩,面板黝黑、笑容憨厚,揹簍裡放著一副心愛的球拍,行走在賽場上,眼裡有光,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揹簍網球少年”。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王發在賽場上揹著揹簍。李建藝 攝

“真沒想到就這麼火了,其實隊友裡還有比我更厲害的。”王發說。他一週只能用一次手機,幾天後才聽說自己火了。

說起揹簍,王發笑了:“這個東西在我們家鄉很常見。我感覺我背起來也特別合適!”

實際上,王發有自己的網球包,不過當天在賽場上,一個老鄉特意將帶來的竹編小揹簍送給他。

“好久沒回家了!”王發覺得親切,乾脆把揹簍背在身上,裝球拍、毛巾等。

攝影師李建藝給他拍了一組照片。後來,“網球揹簍少年”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火爆全網。

王發接觸揹簍比網球早多了。他出生在臨滄市滄源縣一個邊境村寨的農民家庭。幼兒時,爸媽會用揹簍揹著他上山下地幹農活。8歲以前,王發的世界裡沒有出現過網球,就連聽也沒聽過。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王發在賽場上揹著揹簍。李建藝 攝

直到有一天,王發就讀的勐董鎮中心完小,來了一個健碩高大的網球教練,就是如今帶著他馳騁各個賽場的張曉洪。當年,有多年執教經歷的張曉洪,想在大山裡挑一批學網球的好苗子。

那是2016年,王發8歲,讀二年級。當時,張曉洪讓他跑圈、扔球,測試空間感和協調能力。古靈精怪的王發表現突出,一場測試下來幾個專案都得了優秀。

張曉洪在滄源縣挑了10個孩子學網球,包括王發。沒過兩年,他們就在雲南省第十五屆運動會上,一舉奪得6枚金牌。而在2020年於昆明安寧市舉辦的中國網球巡迴賽測試賽上,12歲的王發因為球風硬朗而嶄露頭角。

當時,擔任中巡賽官方攝影師的李建藝,在掃場拍攝時聽到一句吶喊“Come on!”循聲而去,一個身材瘦小、面板黝黑的男孩正在進行單打比賽。“個子小但跳得很高,一下子就把我驚住了!”李建藝俯下身,給王發拍了一組鏡頭。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2020年,王發在安寧比賽,為自己加油打氣。李建藝 攝

“那一次拍了很多選手,唯獨記住了這張面孔。這孩子身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特質吸引著我。”李建藝說。

最近這次奪冠之前,王發還在成都等地參加了3場比賽,其中一場青少年賽,兩場成人賽。“打成人賽是為了鍛鍊,打青少年賽我們是直接奔著冠軍去的。”負責帶隊的雲南野象網球俱樂部總教練張曉洪說。

在青少年賽上,本來有望取得好成績的王發,遺憾止步8強。而在另外兩場成人賽上,年齡最小的王發最終進了16強。“王發屬於典型的競賽型選手,遇強則強!”張曉洪評價。

在廣州奪冠當晚,作為獎勵,教練請王發和隊員們吃了一頓海鮮大餐。第二天,他們便趕赴河北廊坊的訓練基地,投入到緊張的訓練備賽當中。“後面在天津和北京還有比賽,孩子們不敢耽誤!”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王發(左)、教練張曉洪(中)和李嬌(右)在賽場上合影。受訪者供圖

訓練條件簡陋 贏球贏來贊助

9月15日,王發跟著教練來到浙江東陽,準備和當初贊助訓練基地的一個體育器材老闆打一場友誼賽,切磋球技。

這是他們兩年前的約定。2020年在昆明安寧市舉辦的一場比賽上,因為沒有年齡限制,王發和這位名叫王育喜的“忘年交”球友分在一個小組。從身高和力量上來看,王育喜感覺自己勝算更大,可王發以6∶2將他淘汰。

“真是沒想到,這麼一個小不點居然把我打敗了。”彼時王育喜接觸網球已近10年。打完比賽在去大理旅遊途中,他越想越不服氣,得知王發來自雲南野象網球俱樂部,便提前結束行程趕到昆明一探究竟。

到達現場,王育喜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出現裂縫的球場、打到起毛的網球、斷了線的球拍……一堵80多米長的牆前,10多個男孩女孩一線排開,正對著牆練網球。一牆之隔,是幾個集裝箱改造成的宿舍,那是教練和孩子們住的地方。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孩子們在昆明訓練基地住的宿舍。李建藝 攝

那天,王育喜深受觸動,當場決定贊助球拍、網球、網球車等一批孩子們急需的網球用品。僅網球,他就一次性贊助了50箱,孩子們直到今年3月才用完。

“如果王發沒贏下那場球,就沒有後面的贊助了。”張曉洪說。

記者實地探訪看到,這片訓練場地位於昆明市西山區的一個小區內,佔地最大的就是孩子們日常訓練的球場。球場邊上就是一排集裝箱,分別改造成了辦公室、宿舍和飯堂,旁邊還有一個小健身房。

雖然條件簡陋,但網球少年們的夢想在這裡生長。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孩子們用到起毛的網球。李建藝 攝

“每天推開門就能打球!”王發說。有時候為了少洗衣服,男孩子對打時乾脆光著膀子。

教練徐姣葉介紹,近兩年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訓練場地條件有所改善。孩子們本可以住到條件更好的宿舍,但他們一致選擇,繼續住訓練場邊的集裝箱宿舍,方便訓練。

練網球最費鞋子,尤其是男生。張曉洪說,王發從8歲打球到現在,一共穿壞了54雙鞋,平均一個月就得換雙新鞋。

其次是網球拍拍線。“一兩天下來,拍線就斷了。”徐姣葉說,剛開始教練會負責接拍線,後來隨著斷拍線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們就手把手教會孩子們,讓他們自己上手。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孩子們穿爛的球鞋。李建藝 攝

訓練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孩子們日常很節省,球鞋穿到不能再穿了才換,網球要磨得光禿禿了才換新的。到了外出打比賽時,孩子們個個都很開心,因為可以領到一副新球拍。

2016年後,俱樂部資助的孩子越來越多,場地受限越來越突出。一些自費帶孩子來學網球的家長不幹了,紛紛退出,導致俱樂部經費一度緊張,教練也走了好幾個。

俱樂部面臨2014年創辦以來的最大危機。

2017年,為維持俱樂部正常運轉,尤其是保障這批大山孩子的日常訓練和生活,平時很喜歡車的張曉洪不得不賣掉自己的3輛車,勉強挺過兩年。

好在孩子們都很爭氣,在有限的訓練條件下還打出了好成績。如今,他們在廊坊有了第二個訓練基地,球場也增加到12片,再也不用排著隊練球了。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教練張曉洪(後排左四)和孩子們合影。李建藝 攝

7個佤族孩子, 6個拿過冠軍

這幾年,雲南野象網球俱樂部在業內有了一定名氣。當初挑中的10個佤族孩子,因各種原因離隊3個,剩下7個有6個拿過各個類別的全國冠軍。

在2020年全國青少年網球積分排名系列賽上,總積分前4名中,有3名來自這個俱樂部。其中,和王發同一批被選中的佤族女孩李嬌,更是在耐克杯青少年網球巡迴賽上奪得女單和女雙“雙冠王”,總積分升至第一。

這份成績來之不易,但也在張曉洪的意料之中。

“這個底氣還是有的!”有時候,張曉洪帶著一群小孩奔赴各個城市打比賽,被人形象地比喻為“一頭大象領著一群小象”。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教練團隊和孩子們的合影。李建藝 攝

從大山深處走來,到奪得全國冠軍,這些孩子們的網球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剛開始,孩子們的父母沒見過網球,更不知道它能為家庭帶來什麼。張曉洪只好給他們展示手機裡儲存的球員和獎盃的照片,加上學校老師幫忙做工作,才打消了家長的顧慮。

“孩子們我會照顧好,你們不放心隨時來昆明找我。”張曉洪言辭懇切地保證,給家長們留下了聯絡電話和地址。就這樣,孩子們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離家幾百公里的省城昆明。

初到一個陌生環境,孩子們欣喜又好奇,可沒過幾天,就哭著鬧著找爸媽。張曉洪帶著他們來到商場採購零食和玩具,才算哄好。接下來的幾個月,孩子們像玩遊戲一樣開始接觸網球,慢慢從排斥到感興趣。

卻不料,第一年回家過春節後,10個孩子一個都不願意來了。“把我急得啊!”張曉洪只好趕回去一個一個做工作,最終有7人歸隊。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王發(左)和孩子們在奔跑。李建藝 攝

“不能強迫孩子們喜歡上一樣東西。只有他們發自內心熱愛,才會不計成本地去追求去付出。”張曉洪說,基於這樣的培訓理念,多半孩子不到一年時間就主動融入這個有些好玩的“網球世界”,享受網球帶給他們的樂趣。

剛到昆明那一年,大部分家長覺得不放心,還會定期來看看孩子。到了第二年,一些家長沒啥牽掛就乾脆不來了,只是偶爾打個電話聯絡下。

每天6點不到,孩子們就自發起床來到球場訓練,開始打牆、體能、速度等常規科目。有時候,一天下來,訓練時間長達10個小時。因為長時間揮拍,王發的手上還長了一層繭。

可他並不在意,甚至還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尤其是2020年見到網球大咖李娜後,王發變得更加刻苦,常常給自己加練。也正是那一年,他憑藉一個冠軍獎盃領到了教練獎勵的一部手機。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2020年,王發(中)、李嬌(右)在成都和李娜(左)合影。李建藝 攝

這是張曉洪培訓理念的一個體現。“誰拿了冠亞軍,我就獎勵一部手機。”張曉洪說,沒想到幾年下來,孩子們都實現了這個願望。但有個前提,玩手機的時間嚴格限制在週末的一個小時內。

除了網球,教練團隊還引導孩子們學習文化課,根據個人愛好給他們報古箏、書法等興趣班。“網球只是一部分,我希望他們能有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張曉洪說。

“我想培養出一名世界級選手”

為什麼要到大山裡去挑選打網球的苗子?這和張曉洪10多年前的一場自駕遊經歷有關。

當時,張曉洪驅車前往迪慶州德欽縣旅遊,入住當地一個村民家裡。次日清晨,他跟著主人家一個差不多8歲的小男孩爬山,快要登頂時發現手機沒電,只好讓小傢伙回家幫忙取一下充電寶。

讓張曉洪沒想到的是,耗費他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小男孩僅僅用了20多分鐘。“這腳力和體能也太好了!打網球太合適不過了!”張曉洪感嘆,“這些偏遠山區,出門就是山路,孩子們走慣了,自然耐力好。”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2020年,王發在安寧比賽。李建藝 攝

從那以後,張曉洪就一門心思想去大山深處選一批學網球的好苗子。

“訓練是枯燥的,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從教20多年來,張曉洪尤其看重大山孩子身上的淳樸、拼勁和韌性。而網球,有可能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一次機會。

為了減輕家長負擔,張曉洪對於這些大山孩子,不收一分學費。

幹了半輩子網球培訓的張曉洪,一直有個夙願:培養出世界級網球選手!他最終把希望放在了這群最初並不被看好,但又不斷給他帶來希望的大山孩子身上。王發算一個,李嬌算一個,還有肖專、白思程……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王發(右)和小夥伴們起跳歡呼。李建藝 攝

即便滿懷期待,張曉洪也從不往孩子們身上施加壓力。“拿獎了,要獎勵,但不許沾沾自喜;打砸了,也不能一頓臭罵。”張曉洪坦言,孩子們走下賽場後的“黃金10分鐘”尤為重要,教練要充分利用好。

“王發愛玩槍,李嬌喜歡好看的網球裙……”常年跟孩子們同吃同住,他們的喜怒哀樂,張曉洪瞭然於心。在比賽心態上,張曉洪更是絲毫不敢馬虎。“李嬌覺得有壓力,不想教練在場下觀賽,所以她不邀請的話,我從來不會去現場。”

如今,跟著張曉洪學網球的大山孩子已有20多個,除了佤族,還有漢族、納西族等多個民族。“這就要求教練因材施教,找到最適合每個孩子的訓練方法,釋放他們的天賦和潛力。”他說。

9月19日

《光明日報》也刊文聚焦

網球少年王發

希望更多人

能體會體育的魅力,感受奮鬥的意義

【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託舉起更多揹簍網球少年

這兩天,一張揹簍網球少年的照片在社交網路熱傳。照片中的少年面板黝黑,笑容憨厚,他身後帶有民族特色的揹簍裡,放著的不是農副產品,而是一副網球拍。揹簍與網球拍,這兩樣似乎分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的符號就這樣“混搭”在一起。而這種“衝突”場景,從來都不缺少關注。

他是誰?揹簍與網球拍何以能走到一起?隨著資訊拼圖接近完成,人們發現,這是一個勵志故事,又一個關於命運改變、夢想成真的故事。網球少年王發原本是雲南臨滄市滄源縣的一名普通佤族男孩,後被網球教練選中,從而走上網球少年的養成道路。雖然此次照片最“出圈”,但他在賽場已是老將,之前已贏下多座獎盃,這次青少年網球巡迴賽廣州站,又拿下U14組男單冠軍。

因為網球,角落裡的少年走出大山,一個新的世界展開在他的面前。因為網球,他的人生軌跡被徹底改變,大機率不會再重複高中畢業就跑出去打工這樣的同輩命運。不僅他的,包括他的家庭,他的同輩以及後來者,或許都會因他那及時轉向的人生故事而受到觸動或啟發,從而產生或大或小、或顯性或隱性的改變。而這一切,或許都是網球少年始料未及的。

揹簍與網球拍,前者代表了他的來處,後者則預示了他的未來。對於命運轉折的故事,人們從來都不難共情,那些看似偶然的機緣,讓人們相信人生依舊充滿無限可能性。除此之外,兩個符號的同框,似乎又隱藏著這樣的意蘊:認清去處,但仍不忘來處。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碼,但這種不被切斷的鄉土聯絡和文化根脈,帶給城鎮化浪潮中的人們持久的慰藉和感動。

每天揮拍7000次,晚上堅持學習文化課,鞋穿爛了才想著去換,網球起毛了還在繼續打……媒體在報道中,從不吝嗇對網球少年勤勉、刻苦、拼搏、專注的讚美。能最終站在領獎臺上,當然是他個人奮力拼搏的結果,但似乎又不全是。

如果沒有懂體育、愛體育的老師激發並發現他們的獨特天賦,如果沒有當地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進行了“體教結合”的佈局以及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制度設計,如果沒有更多社會主體參與搭建人才交流的通道,那麼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不會實現如此逆風飛翔;抑或者,會驚現一個“王發”,但絕對不會湧現這麼多“王發們”。

可以說,如果沒有制度之網在人們所看不見的地方,打撈並託舉起一個個“網球少年”“棒球少年”,那麼就沒有之後所有的一切改變與閃耀。而這個制度之網,還應該更綿密;鄉村孩子們的這塊人生墊腳石,還應該面積更大、更堅固。

王發和他的不少小夥伴,走出大山去到昆明打網球,而在四川涼山州,不少彝族少年被選拔後帶到北京打棒球,還有孩子被送去山西晉城的體校練習摔跤等專案。他們先是走出大山來到大城市,然後一次次登上領獎臺,繼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命運的天花板,就這樣被一點點頂高。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棒球、網球、拳擊等這些體育競技舞臺上,這群來自大山的孩子將展現出越來越強的控制力。不誇張地說,這種“控制力”,也將帶給孩子人生、山區未來以及體育事業更多可能性。

你瞧,這就是體育的魅力,奮鬥的意義。揹簍網球少年,讓我們重新理解體育,重新思考教育。

撰文:嚴勇 王安浩維 莫潔

原標題:《【聚焦】“揹簍網球少年”背後的“象群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