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論語》精華|鄉里人議論孔子博學多聞,卻沒有一技之長

簡介”《子罕》譯註:孔子說:“用麻線做禮帽,合乎禮

論語卷五其一 吾何執下一句是什麼

01、很少談論卻是很想談論

原文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

譯註:

孔子很少談論功利、天命和仁德。注:罕,少。

解析:

在《論語》中,孔子談論利、命、仁並不是很少,而是有很多處談到,只不過沒有太多解釋。利是人之所欲,過多談論容易讓人誤解。關鍵是取利要合於義,不義之利不能取。“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論語集註》)。孔子很少談論,其實很想談論。孔子重視命,更是極力倡導仁,不做太多解釋,用意在於把它們放在具體言行之中,而不是空洞的說教,所以“罕言”。

《論語》精華|鄉里人議論孔子博學多聞,卻沒有一技之長

02、鄉里人議論孔子博學多聞,卻沒有一技之長

原文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子罕》

譯註:

達巷裡有人說:“偉大啊孔子!學問廣博,可惜沒有出名的特長。”孔子聽說這些話,對同門弟子說:“我做什麼是特長?是去駕馬車呢?還是去射箭呢?我還是去駕馬車吧。”注:達巷,地名。黨,五百戶一黨,指里巷。御,駕車。射,射箭。

解析:

孔子青年時代就以“博學”聞名鄉里,中年以後又以“多才”蜚聲天下。可孔子很謙虛,“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當聽到鄉里人誇他“博學而無所成名”時,卻詼諧風趣的自嘲:“我是做什麼的?我就是一個趕馬車的。”趕馬車就是車伕,傭人,地位地下。射箭則是古代大夫貴族家庭必學的技藝之一,地位高貴。都說他沒有一技之長,那是不瞭解他,孔子只能辯解說:“我趕馬車行啊。”足見孔子有多麼謙虛詼諧。

《論語》精華|鄉里人議論孔子博學多聞,卻沒有一技之長

03、麻布改真絲卻是節儉

原文9.3: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子罕》

譯註:

孔子說:“用麻線做禮帽,合乎禮;現在用真絲做禮帽,節儉了,我遵從眾人習俗。(臣拜見君)在堂下磕頭,(然後在堂上磕頭),合乎禮節;現在只在堂上磕頭,這是驕縱。雖然違背眾人的習俗,我遵從在堂下磕頭,(然後在堂上磕頭)。”注:麻冕,麻織帽子。純,黑絲。泰,驕縱。

解析:

孔子堅持禮儀的保守,又順從禮儀的變通。表明孔子對待禮儀也是很開明的,禮儀的基本精神絕對不能改變,但禮儀的形式還是可以簡約的。所謂“入鄉隨俗”。禮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形式簡化了不代表可以藐視禮,所以孔子說:“吾從下”。可以看出孔子對當時盛行的禮儀非常不滿意,雖然很多人都那麼去做,但這種“俗”不能從,因為沒有誠意。麻布改成真絲做禮帽怎麼就節儉了?因為製作工藝不同。麻布製作禮帽工序繁瑣複雜,真絲製作禮帽工序相對簡潔省事,所以說節儉了,“吾從眾”。“拜下”、“拜上”體現是否有誠意,對禮的重視程度,這個就堅決不能儉,“吾從下”。該簡則簡,該繁則繁,這才是禮節。

《論語》精華|鄉里人議論孔子博學多聞,卻沒有一技之長

歡迎評論轉發,關注“百家號-都市散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