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簡介據說麻醉手術出現的確切時間是1846年(莫頓成功將乙醚用於口腔拔牙),消毒術出現的確切時間是1865年(李斯特第一次將石碳酸用於外科手術),而輸血技術則有點複雜,最早進行人體輸血是在1795年,但那是撞大運,那時人類還不知道血型問題

刺環的原理是什麼

近代人體解剖學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這只是讓人類對人體的生理結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制約外科學發展的問題,就是病人的麻醉。

據說麻醉手術出現的確切時間是1846年(莫頓成功將乙醚用於口腔拔牙),消毒術出現的確切時間是1865年(李斯特第一次將石碳酸用於外科手術),而輸血技術則有點複雜,最早進行人體輸血是在1795年,但那是撞大運,那時人類還不知道血型問題。輸血技術的真正突破應該是在1901(蘭德斯泰納發現了血型)。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18世紀那個年代的外科手術,最主要就是截肢手術,但是截肢過程中出血、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人體反應、傷口感染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只管切不管治。

雖然當時的外科解剖學確實發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但是因為麻醉、消毒、輸血等問題無法解決,所以外科手術頗有“隨緣補刀”的風味,做完手術能不能活全靠擲骰子,比如:複合骨折所進行的截止手術,在英國多數醫院中死亡率達40%,歐洲其他國家有些醫院的死亡率高達60%。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當時的醫生做手術不靠手術刀拿的穩,也不看你打結的手法,只看“速度”,正所謂天下功夫,唯快不破。截肢時,拖拖拉拉的,不是把病人疼死,就是出血過多,血容量不足休克死,當然,還有傷口感染死的。總之,必須快、快快!得趕在病患清醒前完成手術。不過,太快收不住手,也容易釀成大禍。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血手人屠”羅伯特 李斯頓

比如說:“血手人屠”的羅伯特 李斯頓,在一次截肢中,李斯頓醫生手起刀落,乾淨利落地切下了病人的下肢。由於用力過猛,順帶切下了病人的一個睪丸,以及助手的兩根手指。還有現場觀摩手術的一位醫生兩腿間要害也被李飛刀刺中。受傷的這一位無辜的醫生因為恐懼當場休克致死。病人次日死亡,他的助手因為手指被切感染死亡。這場手術的死亡率達到了無人能超越的300%!

在這樣情況下,做手術其實是不划算的,所以外科學的發展所以說當時做手術能夠大難不死,出院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買彩票!

十九世紀上半葉,麻醉術未出現之前,患者做手術前,牧師會對每位病人進行一番佈道式的疼痛宣教,疼痛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宗教苦難。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英國小說之母”的範尼·伯尼(Fanny Burney,1776~1828)這麼記錄她的乳腺癌切除手術:

“我上了手術床,一塊絲質的手帕放在我的臉上。七名醫護人員圍住了我,透過手帕,我看見閃閃發光的鋼刀。接著是一陣寂靜……當恐怖的鋼刀刺入乳房,我無法控制地開始哭泣。我大聲尖叫,並持續了整個手術過程,那簡直是一種酷刑。”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所以直到19世紀上半頁,外科手術還是很不優雅的,很多患者毋寧死也不做手術。跟現代潔淨規範的封閉式手術室不同,十八十九世紀建設的獨立手術室,與其說是手術室,還不如說是個小劇院。當時一個典型的手術室,是一個設有一百個或者更多座位的階梯式房間,手術檯則放在房間正中方便來賓觀看。為表達對手術場合的尊重,當時的觀眾們會統一穿著西裝前來參觀,如果忽略手術檯上的患者,場景與觀看戲劇別無二致。

上百號人聚在一起觀看,整個手術過程沒有任何消毒措施,就連主刀醫生穿的圍裙上都還濺著上一個患者的血,這當然談不上是無菌操作手術。更何況那個年代的醫生也根本不知道細菌感染這回事,各種抗菌藥物也都還沒被髮明,抵抗術後感染的唯一防線就是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如此簡陋的條件下,每次手術都堪稱是一場細菌的狂歡,無情的收割著免疫系統工作不夠努力的患者。然而就連進行免疫系統大測試的患者們,都已經稱得上幸運兒,因為他們至少活著走下了手術檯。

近代外科手術奇聞

在乙醚出現之前,當時應用的麻醉藥劑是笑氣(第一次應用時間大約是1798年),但是笑氣的麻醉效果不怎麼好,莫頓因為偶然聽說乙醚有一定的麻醉效果,就拿動物做實驗,最後發現了體重與乙醚劑量的關係。到這是,麻醉術才算是真正出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