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青山計劃促進外賣行業綠色發展

簡介自2017年起,青山計劃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廣泛合作,設立綠色包裝、青山科技、低碳生態、青山公益四大板塊,一方面推進塑膠汙染治理,特別是推進後端一次性塑膠包裝的規模化回收再生

揹包塑膠插扣哪裡有賣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塑膠製品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塑膠汙染也逐漸成為僅次於氣候變化的全球第二大焦點環境問題。為解決該問題,《“十四五”塑膠汙染治理行動方案》等政策法規相繼釋出。有了政策的引導和支援,越來越多的企業攜手參與到全社會的塑膠汙染治理行動中。

近日,美團釋出《美團青山計劃五週年進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美團5年來在外賣行業進行環境保護行動的相關資料。

《報告》顯示,5年來,美團青山計劃累計孵化並投放30款191萬件綠色包裝製品,在超過1500個社群及單位開展規模化垃圾分類及餐盒回收專案,規模化回收專案已收集塑膠餐盒超過5400噸,減碳超過7000噸。同時,超過90萬餐飲商戶提供超過560萬份“小份菜”,超過2億美團外賣使用者選擇過“無需餐具”,線上宣傳環保理念觸達超過30億人次。此外,青山計劃投入5億元設立青山科技基金,支援綠色低碳科技創新,2021年評選出9個環保創新示範專案,總資助金額1950萬元。5年來,超過80萬商家成為青山公益商家,開展環保公益行動;青山計劃發起的“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2022年資助28個環保公益專案落地實施,資助總額11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明確了青山計劃面向2025年的目標。《報告》指出,在繼續“建設綠色包裝供應鏈,為平臺全量商家提供外賣包裝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複使用的解決方案;促進回收再生市場化機制建設,聯動產業上下游企業在全國20個以上省份建立常態化餐盒回收體系”的基礎上,新增“以數字化能力促進可持續消費體系全面構建,帶動百萬商家提供綠色餐飲供給,促進5億消費者踐行綠色低碳行動”的目標。

美團高階副總裁兼到家事業群總裁、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王莆中認為:“綠色低碳發展是美團長期耕耘、希望為行業和社會創造價值的核心內容之一,這既是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助力國家和社會低碳轉型的主動擔當。”

塑膠製品回收仍需多方協作

目前,我國是塑膠製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生產了1。1億噸塑膠,進口3397萬噸,生產塑膠製品8000多萬噸。2021年,中國廢塑膠材料化回收率達到31%,是全球廢塑膠平均水平的近1。74倍。但相較於塑膠及製品生產及進口的總量,我國的廢棄塑膠製品的回收和再生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我國較早關注到塑膠汙染治理問題,並推行了一系列法規,為治理塑膠汙染提供政策支撐。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就頒佈實施。黨的十九大以來,塑膠汙染治理的相關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其中包括《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汙染治理的意見》《商務領域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十四五”塑膠汙染治理行動方案》等。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包括塑膠在內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的統籌銜接問題再次受到極大關注,最佳化回收網路佈局、提升回收處理能力,推動電商外賣平臺、環衛企業、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在重點區域投放快遞包裝、外賣餐盒等回收設施問題再次被提上議程。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廢舊物資迴圈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確定了廢舊物資迴圈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並將塑膠廢棄物等規範收集設施作為回收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

然而,雖然國家在政策和法規層面給予了保障,但是在政策落地階段,我國的塑膠汙染治理依然面臨著挑戰。一方面,塑膠汙染治理的回收治理精細化水平仍需提升,目前,廢塑膠回收再利用環節不暢,相關標準和基礎設施配套需要完善,部分重點領域的塑膠汙染治理機制建設剛剛起步。另一方面,現有回收再生體系下,塑膠資源化利用的附加值有待提高。

要解決塑膠汙染治理的難題,就需要有大型規範化企業參與,投入人力、技術和資金,為治理塑膠汙染探索出完善可行的商業模式和行動方案。在這一點上,美團青山計劃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自2017年起,青山計劃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廣泛合作,設立綠色包裝、青山科技、低碳生態、青山公益四大板塊,一方面推進塑膠汙染治理,特別是推進後端一次性塑膠包裝的規模化回收再生;另一方面建設平臺—商家—消費者的可持續生態圈,促進行業生產經營和消費方式的綠色低碳發展。

打造治理的“青山模式”

經過5年的嘗試,青山計劃在治理塑膠汙染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帶有自身行業特點的體系。青山計劃將塑膠汙染治理投射到外賣行業的全生命週期中,形成了覆蓋上下游全部產業鏈的“青山模式”。這個模式拆解開來,就是從消費源頭開始減量和替代,在消費結束後進行廢舊餐盒回收。

減量落地實施就變成了“無需餐具”。在消費端,美團APP於2017年率先推出“無需餐具”功能,“是否需要餐具”已成為外賣使用者日常點單必須做出的選擇。截至目前,“無需餐具”功能已有超2億使用者使用,產品功能已迭代10餘次,環保訂單佔比增長近40倍。

替代從外賣包裝的材料及設計入手,用綠色包裝替代現有外賣包裝。外賣包裝生產流通有其特殊性。在生產端,製品企業集中度低,且中小企業居多,保證食品安全和效能是生產企業關注重點,對環保需求關注度低;在銷售端,渠道呈現本地化、碎片化特徵;在使用端,因中餐品種豐富、高溫高油等特性,外賣包裝以塑膠材質為主、樣式體積規格非常多樣。在這種特殊性下,推行綠色包裝面臨更多技術、流通和標準的問題。

在技術層面,如何突破包裝的技術難點是替換工作的關鍵。以塑膠吸管為例,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吸管。然而在政策落地之初,作為替代品的紙吸管易泡軟、口感差,成為不少茶飲品牌的難題。

針對這種情況,青山計劃開始針對吸管產品進行創新孵化。針對快樂檸檬的實際需求,青山計劃支援合肥恆鑫開發了聚乳酸(PLA)冷飲專用改性料及吸管制品,解決了實際應用中的可降解吸管易泡爛等問題。創新孵化專案結束後,快樂檸檬提高了PLA吸管的使用比例,並逐步進行全量替換。

在流通層面,相比傳統包裝,綠色包裝不夠成熟,且成本不具優勢,在銷售端有著供給的弱勢。解決這個問題直接的方式,是綠色包裝供給的豐富和完善,以及建設綠色包裝供應鏈。一方面,青山計劃與專業機構合作,推出綠色包裝生產企業和產品推薦名錄,並進行動態更新,便於廣大餐飲外賣商戶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另一方面,青山計劃在外賣商家服務市場設立環保包裝專區,透過連線供需兩端,發揮規模化採購優勢,降低綠色包裝採購成本,讓餐飲商戶買得到、供應商賣得出。

在標準層面,青山計劃積極參與外賣行業綠色包裝標準化建設,在降解塑膠、紙質、易回收易再生三個方向上完善相關標準體系。截至2022年8月,青山計劃牽頭或參與了7項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制定,包括《塑膠製品易回收易再生設計評價實施細則—外賣(帶)一次性餐飲塑膠包裝容器》《綠色紙質外賣包裝通用要求》等。

針對部分難以實現替代的菜品品類塑膠包裝,回收再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青山計劃也針對該流程進行了細化。首先是對餐盒進行回收。青山計劃與政府部門、社群、高校、非政府組織(NGO)、餐飲商家及回收、迴圈再生企業等主體合作,試點探索塑膠餐盒分類回收與迴圈再生模式。截至2022年8月,青山計劃已經在廈門、上海、杭州、青島、東莞、南昌、蘇州等地的超過1500個社群及單位,開展規模化垃圾分類及餐盒回收專案,回收餐盒超過5400噸,帶來超過7000噸減碳量。

隨後是運輸。青山計劃支援就地回收機構建設了塑膠餐盒回收集散車間,將某一區域回收的餐盒集中破碎和清理,儲存一定數量後再統一運輸至再生利用企業,相比原來的日清運輸模式,集中回收處理顯著降低了運輸成本,解決回收的來源和運輸問題。

最後是再生利用。青山計劃一方面聯合相關方共建塑膠製品評價體系,從易回收和易再生的角度對餐盒的顏色、材質等進一步規範,引導和鼓勵企業生產統一規格與材質的塑膠餐盒,從而降低後端分揀的難度和成本。另一方面,青山計劃著手開發高值化再生利用專案,透過提升餐盒再生粒子的潛在經濟價值,撬動前端回收鏈條的有機形成。對此,青山計劃推出多種再生塑膠製品,用過的包裝製品搖身一變,成為高檔運動服裝、揹包、安全繩索、鑰匙扣、單車零配件、手機殼、包裝盒等,讓回收實現資源利用極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青山模式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技術的突破和支撐。要深層次解決環境問題,科技創新以及創新成果的市場化是關鍵。基於此,2021年6月,美團發起公益性的青山科技基金,鼓勵更多科研力量投身環保研究,同時促進更多環保科技成果在產業中發揮價值。

一方面,青山科技基金髮起“青山科技獎”,面向在材料科學、化學、化學工程、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學科領域有關鍵推動作用的、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工作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進行資助,推動基礎研究發展。另一方面,青山科技基金聚焦綠色創新包裝、綠色回收再生以及綠色供應鏈體系三大領域,推進一批具備創新引領作用,具備市場化、規模化潛力的成果落地,推動外賣行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青山計劃推行的5年時間裡,除了打造切實可行的“青山模式”外,還履行了一個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對產業的轉型和發展提供可參考的樣本。

青山計劃將其構建成“商家—平臺—消費者”可持續生態圈,透過約束和激勵機制,促進平臺商戶踐行可持續經營;透過產品設計、宣傳倡導,引導消費者實現更可持續的消費;透過促進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對話,合力解決外賣領域可持續發展問題。

在商家層面,青山計劃從建立標準指引、能力建設、經驗推廣的角度,促進餐飲行業可持續轉型。青山計劃除了專注塑膠製品回收外,還在中國飯店協會指導下,聯合餐飲商戶共同釋出《可持續餐飲商戶指南》,從可持續包裝、可持續門店、可持續食材的角度為餐飲商戶可持續經營提供了明確指引。此外,聯合機構參與起草了外賣行業首個規範餐品描述資訊內容的國家標準《外賣餐品資訊描述規範》,推動外賣描述資訊規範化;還聯合高校和行業協會共同開展“中國餐飲行業減少食物浪費路徑量化評估”研究工作,提出我國餐飲行業進一步減少食物浪費的可行路徑及發展方向建議。同時,青山計劃在美團APP上線“青山檔案”,讓更多做得好的商家被消費者看見。

針對消費者,青山計劃作為中間平臺,引導消費者選擇小份菜、無需餐具等低碳行為;透過發起青山系列品牌活動,引導消費者線上下踐行綠色消費;透過開發並推廣塑膠餐盒回收再生製品,提升公眾對塑膠再生製品的認知,從而更加有意識地參與餐盒分類回收。

對於美團來說,構建可持續生態是推動餐飲產業鏈綠色轉型的一次有力嘗試,也是綠色消費方向的有益探索,這意味著美團在消費各領域全週期全鏈條全體系深度融入了綠色理念,促進了消費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然而,有擔當的企業不會單一專注於自己深耕的領域,還會站在更宏遠的角度繪製自己的畫卷。

2017年,青山計劃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青山計劃專項基金”,也就是現在的“青山公益專項基金”,開展有生態價值和社會效益的公益專案。為響應國家扶貧攻堅的號召,青山公益專項基金將目光對準雲南、貴州、甘肅的貧困地區,扶持生態經濟林專案,促進當地自發形成區域性生產基地,帶動村民增收,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為助力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青山公益專項基金髮起“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資助、引導社會組織和科研機構,面向生態保護和修復、保護地可持續社群建設、保護地一線科研支援開展公益專案,探索應對氣候變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伴隨“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和“1+N”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塑膠汙染治理,還是綠色低碳轉型、自然環境保護,青山計劃一直向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世界邁進。(李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