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簡介我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在距今5300年前,鄭州地區就發現了城,這就是被譽為“中華第一城”的西山古城,西山古城位於鄭州市北郊23千米處邙嶺餘脈上,系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

野蠻時代什麼時候出的

置身於現代都市之中,我們對城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商品、一幢挨著一幢的高樓大廈…凡此種種,無一不和繁華、熱鬧、便捷這些詞彙相連。

但是城是怎樣形成的?它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當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文獻上說黃帝造城,是史實還是傳說?恩格斯認為:城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最為重要的標誌之一。

因此,考古學界在探索中國文明起源時,往往將城址的出現作為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判斷標準。城的出現是劃分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那麼在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上,目前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城是什麼時候的呢?

我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在距今5300年前,鄭州地區就發現了城,這就是被譽為“中華第一城”的西山古城,西山古城位於鄭州市北郊23千米處邙嶺餘脈上,系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1992年,河南省首屆考古鑽探領隊培訓班對此進行了小面積的發掘:1993-1995年,國家文物局考古領隊培訓班在此進行了連續三年的發掘。勘探和發掘表明:西山古城平面近圓形,東部和南部被洪水沖毀,西北、東三面現存城牆分別長約70,180,50米,推測該城址面積為3萬多平方米。

其後,又發現了外環壕,使得該城址的面積增加到近20萬平方米。城內共清理房基120餘座,窖穴、灰坑1600餘座,灰溝20多條,墓葬200餘座,甕棺130座,出土大批陶、石、骨器等人工製品及獸骨、種子等動植物遺骸。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這個城垣面積僅3萬平方米的小城,有什麼特別之處而被稱為“中華第一城”呢?首先,西山古城的時代早。截至目前,考古學界已經發現夏代之前的古城址有50多座,西山古城是時代最早的一座。

其次,西山古城採用了先進的城垣夯築技術——夾板夯築法,而且在西門外築技術還發現有架設吊橋的痕跡。所謂的夾板夯築法,其具體做法是:先挖牆基槽,在基槽內用木板做成夾板,圍成方塊,周圍用木棍打入地中將夾板加固牢靠,中間用土墊一層並夯實,再墊土、夯實,依次進行,直到將方塊內填土夯平。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西山城垣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方塊板築法遺蹟,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比之同時期或更晚時期長江流域使用堆築法建設古城城垣要先進很多。第三,西山古城具備了完整的防禦體系,顯示出極強的防禦功能。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考古發現,西山古城是一個具有夯土城垣、壕溝、外環壕三重防禦設施的古城堡。凡此種種,均說明西山城堡已經脫離了村落加圍牆的聚落形態,開始具有守衛的性質,這種圍牆加護城河的防禦模式開啟了中國幾千年來城市防禦體系的先河。

第四,西山古城折射出階級的分化,標示著高於普通村落氏族家長的社會公共權利的誕生。西山古城城內一些房址底部、北城門下、西城門門道下,均發現有埋嬰現象,這是目前考古所見最早的以幼童進行祭祀的遺存。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同時在城內發現了一座面積達112平方米的夯土建築基址和數百平方米的廣場遺存。這些考古發現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人們證實了中華大地在530年前,已經開始了階級分化。

西山古城始建於5300年前,到距今4800年時廢棄,比中國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夏朝還早了1000多年,那麼在這麼早的時期修建這樣一座城池,這個城的主人到底是誰呢?文獻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個三皇五帝時期,黃帝“十一徵而天下服”,黃帝“置左右太監,監於萬國”,並“為五城十二樓”。

考古探秘之“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追溯文明的發現之旅

關於黃帝時期與考古學文化的對應,大部分學者認為約相當於考古學上的仰韶文化時期。西山古城從文化遺存面貌上看,恰好屬於仰韶文化中晚期,且西山一帶本身屬於民間傳說中的伏羲、神農、黃帝三位帝王活動過的三皇山。

有學者認為,西山古城是黃帝的都城“有熊”。我們認為,就現有的文獻和考古資料而論,還缺乏足夠的證據。西山古城究竟是誰建造的?目前學術界還存在著爭論,但無論如何,西山古城作為我國發現最早的“雛形城市”,承接並開啟了後代大規模城垣夯築的先河,這一點,誰都無法否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