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焦點分析|分拆電池業務,千億“鋰王”加入電池搶位戰

簡介9月28日贛鋒鋰業又與宜春市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宜春投資建設年產30GWh新型鋰電池生產製造基地,並構建從鋰資源、鋰電材料、鋰電池及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

重慶金屬回收市場在哪裡

文丨李安琪

編輯丨蘇建勳

產能擴張、IPO上市等詞,熱鬧地貫穿著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整個2022年。

10月份電池公司中創新航剛剛完成港股上市,11月蜂巢能源就遞交了IPO申請,開啟了電池公司上市潮。

同樣11月,另一家電池企業也對上市正有所籌備。近期,國內鋰電原料供應巨頭贛鋒鋰業釋出了公告,擬籌劃其電池子公司贛鋒鋰電的分拆上市事宜。根據公告,贛鋒鋰電最晚於2025年12月31日之前實現IPO。

來自企業內外的資金已經開始對贛鋒鋰電注資:母公司自有資金、員工持股平臺加上11名外部投資人的資金,贛鋒鋰電預計將獲得不超過26。93億元增資。

近一年來,因站在汽車電池產業鏈最上游,贛鋒鋰業等因電池原料價格飛漲、利潤暴增而備受關注。電池正極材料等價格已經持續高漲近一年,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仍在58萬元/噸左右徘徊。

得益於此,今年前三季度贛鋒鋰業實現營收276。12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31。68億元,淨利潤75。41億元,光三季度的利潤就超過了2021年全年利潤。

相比之下,位於產業下端的電池廠商和新能源車並不那麼好過:鋰電池直接佔據了整車成本60%,不少車企賣一輛虧一輛,直呼“為電池公司打工”;而電池公司的財報中,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比比皆是。逼得寧德時代、比亞迪、廣汽等企業直奔上游,四處搜尋鋰礦資源。

而贛鋒鋰業此次分拆電池業務,不僅是贛鋒鋰業“資源、冶煉、電池、回收”鋰產業鏈一體化的重要環節,同時也實有繞過電池企業,直接跟車企做買賣之意,繼續提升產業利潤節點。

不過,電池行業本質上仍是一個追求生產效率,以規模產出立足的行業,即便是電池企業一哥寧德時代當下也面臨著二三線電池企業的圍攻。

作為原材料廠商,贛鋒鋰業手握近3400萬噸鋰資源權益儲量,全球少有人能出其右,但作為電池企業,贛鋒鋰電成立11年才姍姍來遲,如今機會在哪裡?

鋰王的電池心思

的確,今年電池企業較量中,贛鋒鋰電的存在感並不高。

過往,贛鋒鋰業的業務重心一直在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系列產品,為此贛鋒一度有個外號叫“鋰超市”;同時,為了緩解對上游原材料的焦慮,贛鋒從2011年開始輾轉全球,著手買礦投資。

電池業務鮮少掀起波瀾。作為贛鋒鋰業的電池業務主體,贛鋒鋰電成立於2011年。不過直到2017年,電池業務才在贛鋒鋰業財報中首次披露。目前,贛鋒鋰電有消費類電池、聚合物小電池、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固態電池五大類。

從收入來看,贛鋒鋰業的收入主要分為鋰系列產品和鋰電池系列產品兩大板塊,其中前者是支柱,約佔整體業務超七成。2021年贛鋒鋰系列產品營收83。23億元,佔總營收74。57%;鋰電池系列產品收入為20。22億元,佔總營收18。12%。

今年上半年,鋰電池產品營業收入達到18。8億元,年底實現營收翻倍應該不是難事,但在暴漲的鋰系列產品營收面前,鋰電池業務的貢獻被進一步縮小至13。02%。

儘管業務佔比不大,但電池製造卻是贛鋒鋰業不得不做之事。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曾言,電池鋰產品發展的週期性非常明顯。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帶動產能擴張,行業玩家和資本湧入,市場供大於求,行業發展步入下行階段後回到正常水平。

這種行業週期性戲碼,贛鋒鋰業在20年間已經經歷兩回:第一次是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第二次則是2016-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政策驅動的電池市場小爆發。

如今的新能源汽車正在迎來一個超級發展週期,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電池正極材料供不應求,價格高居不下。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向36氪指出,隨著今明兩年行業對電池原料、電池產能的大肆擴張,行業很容易出現產能過剩,最快的話2023下半年到2024年就會出現。

李良彬在2022年給全體員工的新年致辭中也做了警醒:鋰產品有20萬元的昨天,也可能遲早有4萬元的明天。

為應對未來的週期性下行,自己做電池,擴大鋰產品的銷路無疑是解決方法之一。為此,贛鋒鋰業在鋰產品之外,正在加緊佈局電池製造和電池回收兩大業務。

今年8月底,贛鋒鋰業就披露了一系列投建擴產公告,其在江西新餘的年產5GWh新型鋰電池專案建設規模提高到年產10GWh,在重慶兩江新區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專案建設規模提高到年產20GWh;同時,投資建設年產6GWh新型鋰電池生產專案和年產20億隻小型聚合物鋰電池專案。

9月28日贛鋒鋰業又與宜春市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宜春投資建設年產30GWh新型鋰電池生產製造基地,並構建從鋰資源、鋰電材料、鋰電池及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

截至目前,贛鋒鋰業對外披露的鋰電池產能規劃大概70GWh左。儘管跟寧德時代等電池企業的產能相比還有差距,但贛鋒鋰電的勢頭已經不容小覷。

主攻固態電池

贛鋒鋰業加快部署電池製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鋰產品價格過高,已經逼近車企能夠接受的範圍,不少車企已經開始打起了鈉離子電池的主意。近日據《晚點 Auto》報道,比亞迪計劃於 2023 年二季度量產鈉離子電池,搭載於秦 EV、海豚及新車型海鷗中。比亞迪旗下動力電池公司弗迪電池承擔鈉離子電池的研發、量產任務,目前鈉離子電池處於樣品驗證階段。比亞迪官方對此進行了闢謠,稱不實訊息。

但鈉離子確實已經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寧德時代也稱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計劃在明年量產。

這對贛鋒鋰業來說不是什麼好訊息。因為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不再是鋰,且鈉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分佈,不像鋰一樣資源受限。儘管鈉離子電池在研究階段,但如果鈉離子電池被廣泛使用,那麼對全方位部署鋰礦、鋰產品、鋰電池的贛鋒鋰業來說,將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因此,不管出於公司未來在下行週期的鋰礦資源消化、穩定收入,還是鈉離子電池技術路線的威脅,贛鋒鋰業都需要一些新的業務力量,穩固鋰在電池領域的地位。

而贛鋒鋰業選擇的,正是不會動搖鋰的電池正極材料地位的固態電池路線。

據瞭解,固態電池使用的是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液,被視為液態鋰電池的下一代技術方向。

自2016年設立固態電池研發中心以來,目前贛鋒鋰業已經完成了兩代混合固態電池的研發。2019 年贛鋒推出的第二代固態鋰電池採用三元正極、含金屬鋰負極、固態隔膜,目前能量密度400Wh/kg,迴圈壽命接近400次。雖然其能量密度已經跟當下主流的鋰電池相差無幾,但汽車動力電池的迴圈壽命要求是1000次以上。贛鋒的固態電池產品還有一定差距。

此外,贛鋒鋰電也在推進固態技術的商業化。今年初,贛鋒首批搭載固態電池的50輛東風E70電動車實現交付。在產能端,贛鋒在江西新餘二期基地有2GWh 的第一代固態電池產能,重慶贛鋒也在規劃建設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第二代固態鋰電池生產線將在重慶投建。

需要要指出的是,當下還沒有企業真正將固態電池實現規模化生產,該新興電池技術路線的安全性和價格暫時無法和當下主流的液態鋰電池相比。只有固態電池真的經受得住市場考驗,贛鋒鋰業與其電池公司才算真正加入這場電池公司搶位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