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銘刻紅色記憶 傾聽時代足音

簡介可以說,攀枝花就是“三線建設”成果的縮影,而一間間博物館、一處處遺址,更是讓這段歷史歷久彌新

時代足音是什麼意思

銘刻紅色記憶 傾聽時代足音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田會議舊址的一間會議室。鍾華林攝

攀枝花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卻因與“三線建設”的密切聯絡,而積澱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在公園、社群、村鎮裡……都可見與“三線精神”相關的紀念碑、博物館、遺址,在無聲訴說著那段戰天鬥地、艱苦創業的歷史。

歷史的印記也許就在身邊,就在人們抬頭、回望的一瞬間。就像在攀枝花公園裡,高26米的攀枝花英雄紀念碑,已融進這座城市的喧囂與寂靜。紀念碑前,常年不乏前來參觀的遊客,而第一次來到這裡的孩子們,會饒有興致地纏著大人講講“三線建設”中的英雄故事。

追憶“三線精神”,人們必到之處就是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這是國內展陳面積最大、館藏資源最全、社會影響最廣泛的“三線建設”主題博物館。2015年,攀枝花在建市50週年之際建成了這座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的博物館。自開館以來,該館已接待觀眾200萬餘人次,平均每年徵集各類實物、史料達600餘件。

博物館講解員李佳靜工作一年多來,接待了200餘批次觀眾,有很多讓她印象深刻的場景。“我曾經接待過一位老先生,他在‘三塊石頭架口鍋’的圖片前站了很久。”老人說,自己就是這段歷史的經歷者。當時,建設者們走到哪都揹著一口鍋,做飯時就找三塊石頭架起來,最常吃的是“紅糖”稀飯。“他們所說的‘紅糖’可不是我們現在的紅糖,而是因為做飯需要舀金沙江裡的水,江水渾濁,煮出來的稀飯摻雜泥沙,總是泛著淡淡的紅色。”

“三線建設”不是一個個簡單的年份,更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在一個因“三線建設”而生的社群裡也有一間博物館,傳遞著歷史的溫度。

上世紀60年代,眾多外省建設者援建攀枝花,開採蘭尖鐵礦。先生產後生活,蘭尖社群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從一頂頂帳篷、一間間茅草屋再到一棟棟磚瓦樓,隨著人氣聚集逐漸成規模。

“2015年,我們街道、社群籌資10萬元,利用社群一間20餘平方米的辦公室打造了一間‘微型博物館’,當年徵集到藏品近百件,都是社群居民自發捐贈的。”博物館講解員鄒璐潞告訴記者,如今博物館面積已擴大至400餘平方米,藏品增至500多件,並正式更名為攀枝花市東區蘭尖故事博物館。

鄒璐潞說,只有把故事講好,“三線精神”才更有生命力。居住在社群的3位平均年齡75歲的老人,組成義務講解員隊伍,以親身經歷為人們講述那段艱苦歲月。

大田會議紀念館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鄉野民居為鄰。村鎮風貌日新月異,這裡則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人們瞭解攀枝花建設歷史和旅遊觀光的一扇窗戶。

在仁和區大田鎮街道東面的斜坡上,有一個四合院,院內一棟小青瓦結構的兩層小樓曾是1962年仁和區林業局的辦公樓。1964年,100多位負責開發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專家在此辦公。

“我們常說,攀枝花的藍圖從這裡誕生,是因為1964年9月9日大田會議在這裡召開,會議制定了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規劃。”大田會議紀念館負責人楊守華帶記者參觀了紅色記憶展室、史迪威公路展室等6個展廳。

“不闖大西南不懂得路多遠,不掄大鐵錘不知道手心幾層繭,不進大會戰不知道水泥汗水拌。”這是歌曲《難忘大三線》中的歌詞。可以說,攀枝花就是“三線建設”成果的縮影,而一間間博物館、一處處遺址,更是讓這段歷史歷久彌新。(劉 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