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 由 愛文化的小美女2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3-01-13
簡介注碗,七曲敞葵口,尖圓唇,斜弧腹,腹外壁模壓七曲葵瓣形,高圈足,足外壁飾凸稜一週,平底

中國出土過唐刀嗎

青白釉注子,通高18。7釐米,注碗圈足外徑8。3釐米。由注子、注碗組合而成。注子,蘑菇狀蓋嵌於注口,正中設蛇形鈕,下為直口方唇。注身方唇,斂口,廣弧肩,肩部模印團菊。深腹,腹外壁模壓六曲瓜稜形,矮圈足。肩、腹一側置高聳弓形執手,相對一側肩腹交接處出高聳曲管狀流,流嘴微斜削。注碗,七曲敞葵口,尖圓唇,斜弧腹,腹外壁模壓七曲葵瓣形,高圈足,足外壁飾凸稜一週,平底。釉色青中泛白,釉面晶瑩通透。胎色潔白,胎質堅硬細密,露胎處表面呈灰白色。足底和碗內底有5處乳頭狀突起,推測為支釘支燒痕跡。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青白釉瓷託盞由盞和盞託組合而成,均為灰白胎,胎質堅硬細密。盞通高4。3釐米,口徑12。2釐米,敞口,尖圓唇,斜腹,小平底略凸,圈足。釉色青中帶白,釉面透亮,閃玻璃光澤。器內壁及底模印纏枝牡丹紋。足底有圓形粘痕,推測為墊餅支燒痕跡。盞託通高4。2釐米,託臺較淺,檯面中心略凸以承接盞底,小直口微斂,平折肩向下出淺盤狀托盤。盤呈六曲葵花形,敞口,淺弧腹,高圈足,足端外撇。釉色青灰,釉面晶瑩通透。圈足飾火焰形鏤空紋6處,以兩道豎弦紋相隔。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青白釉印花牡丹紋渣鬥,通高10。8釐米,口徑22。7釐米,最大腹徑11。4釐米,底徑6。9釐米。口部略有變形。口微斂,尖圓唇,寬斜沿外張,束頸,圓肩,鼓腹,平底內凹。釉色青灰,釉面均勻明亮。器表有網格狀冰裂紋。胎色潔白,胎質堅硬細密。寬沿上部和下部各飾弦紋兩週。足底有圓環狀粘痕,推測為墊圈支燒痕跡。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青白釉瓷爐,通高13。1釐米,口沿徑7。6釐米,圈足徑6。6釐米,底座高5。5釐米。爐體呈高柄深腹杯形,口微敞,尖唇,寬平沿略上揚,直腹較深,圓底,高圈足外撇較甚,足外壁呈上卷荷葉狀。足下附喇叭狀塔式底座,中空,外壁亦呈上卷荷葉狀,中部有折稜一週。釉色白中泛青,釉面晶瑩通透,閃玻璃光澤。胎色潔白純淨,胎質堅硬細密。足底有圓形粘痕,推測為墊餅支燒痕跡。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裝飾藝術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創燒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能燒製的窯廠較多,其中景德鎮湖田窯為主要燒製窯口,沿襲時間較長。青白瓷又稱“影青”“映青”,質薄輕巧,青白如玉,因其釉色白中隱約泛青而得名,均勻明亮,透光見影,閃玻璃光澤,有“饒玉”之稱。青白瓷由宋迄元盛燒不衰,北宋早中期至南宋早期發展迅速,符合文人淡雅的審美情趣,影響深遠。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宋青白瓷做工精細,工藝以刻花、印花為主,多樣化的裝飾手法與宋時經濟文化、審美傾向密切相關。宋時成功運用平刀、錐刀、尖刀等工具,創造出豐富的刻花紋飾,線條細膩,技藝精湛,更加講究人文底蘊。埠裡宋代家族墓地所見渣鬥,內刻折枝牡丹,刻花手法乾淨流暢,有立體感和空間感,深淺合宜,流行於北宋時期。

素瓷雪色縹沫香 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的青白瓷

而印花在南宋漸趨主流,有學者認為與當時的稅收制度影響有關,因官方禁止私自擴大窯室,為降低稅額,便採用覆燒的方式增加坯件的堆疊密度,產量增加,刻花已無法滿足生產需要,印花開始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裝飾手法,模印花紋、裝飾、成型程式緊湊,批次化生產成為可能。青白瓷裝飾題材豐富,內容包括牡丹、菊花、蓮瓣、卷草等,構圖簡練,裝飾典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