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MBTI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關於MBTI人格測驗的幾點誤解和誤用

  • 由 揮之不去的暉公子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3-01-19
簡介MBTI測驗把人格分成16種類型,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之間有這麼多的不同

心境障礙包括抑鬱嗎

MBTI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關於MBTI人格測驗的幾點誤解和誤用

有網友問:MBTI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我看來,MBTI人格測驗當然是“科學的”,它是有關行為的,以資料為基礎的科學研究。

很多信仰科學的人,其實對“科學結論”有一些誤解和盲從。科學的心理學其實是統計學和機率學,它是基於科學測量資料做出的統計分析。

心理學中每種人格測驗都有其適用範圍

,也有效度和信度,

測驗結果不可能絕對符合每個被試,會有一定的誤差。

然而,很多人不理解人格測驗的信效度,把測驗結果奉為真理。還有更多人不理解MBTI的有效應用範圍,胡亂應用,以至於引起一些奇怪的事情。

在此總結幾個常見的誤解和誤用:

第一、16型人格沒有好壞、高下之分。

MBTI不是能力測驗,不存在哪種人格就一定比另一種人格更好,能力更強。

所以,假設有人在企業職位晉升時、班幹部競選時,弄個MBTI測試,說因為你是XXX人格,就選你。這純屬胡亂應用。

你是XXX型別的人格,不能代表你的XXX能力就比別人高。

是有某一類人格當管理者的人比例更高,但那是因為這類人格的潛意識反應機制,讓他們對管理者所需要的思維、技能等等比較有天賦和興趣,因此他們更容易鍛鍊自己的管理能力,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但事實上,每種人格都可以提升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第二、瞭解自己的人格型別,是為了熟悉自己的天賦稟性,進而明白如何更好地做自己。

任何一種人格型別,只要提升自己,都能活出開掛的人生。

MBTI測驗把人格分成16種類型,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之間有這麼多的不同。並且,這種不同還大多是

天生的

,它源自於你潛意識中極其穩定、並且難以改變的部分的自動化運作。

因此,MBTI往往更多地被應用於

職業興趣、職業規劃、團體動力學

。因為當你做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事情,你會更有內在原動力去提升自己。一個團隊裡不同長處的人搭配在一起,也更容易產生1+1>2的效果。

但是,

“怎樣改變自己變成XXX”“如何把自己孩子培養成XXX”之類的問題,純屬誤用MBTI。

我們可以理解人們對於某種型別的偏愛。當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的時候,往往只會看到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而忽略了自己擁有的優點。

捨棄自己的“長處”不用,整日想著“怎樣改變自己變成XXX”,這得多擰巴自己啊!擰巴自己還不夠,還要去霍霍自己的孩子,想著“如何把自己孩子培養成XXX”。

其實,

這已經違背了MBTI這個工具帶你瞭解自己人格型別的真正意圖

。它是要你發現自己天生的特性和長處,接受自己本來擁有的,好好發揮自己的“長處”,實現自我價值;注意自己的“短處”,以防踩坑。

而不是總看著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到處找補,自怨自艾。

人生短短几十年,做你喜歡的、擅長的一定是更輕鬆的。去發揮你的天賦為社會貢獻價值,也定然更容易成功,更有成就感。

另一方面,外傾E-內傾I、感覺S-直覺N這四種主導心理功能的穩定性是極強的,另四種輔助心理功能也並不容易改變。

比如,一個人天生是內向型人格,你怎麼培養他,

也變成不了外向型人格。他可能學會了很多社交技能,擁有了很強的社交能力,但是他獲得能量的方向是向內的、獨處的,獨處才滋養他,這一點不會改變。

有很多人以為“外向=社交能力”,但其實外向型人格也同樣有社交能力弱的情況,這是兩碼事。

MBTI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關於MBTI人格測驗的幾點誤解和誤用

第三、MBTI是一種幫助你更好地“向內看”,探索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用來對外評判別人的工具。

因此,網上諸多自認為自己是某一種人格型別,抱持著優越感,對其他型別的貶低評判,以及“xxxx對xxxx的看法”引發的爭吵,也是一種嚴重的誤用。

再次重申,人與人之間天生有不同,但是16型人格沒有好壞、高下之分。

當你更深刻地理解了“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你就允許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也就允許了別人與自己的不同。

你明白了:我不需要跟別人比,我只需要活出自己的就好。

進而,你的內在空間就變大了,你會以更平和的心態、更客觀的眼睛看待世界。也許,你對很多人事物就會少了一些偏見,多了一些判斷。

很多心理學的工具都是如此,你用它來向內看,就會提升自己;你用來向外評判別人,就會越來越自戀。

然而,很多人學了新的知識和工具,都先用來樹起“圍牆”,評判別人。因為看清自己、覺察自己需要戰勝人性的弱點,這並不容易。

第四、不要對MBTI測驗結果過於迷信。

我在前文提過,人格測驗是統計學和機率學,它是正態分佈的,不是絕對的0和1。測驗分析結果基於量表的效度和信度,不可能絕對適用於每個被試。

事實上,所有人格測驗的信效度都要遠遠低於智力測驗,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人格測驗的誤差率並不低。

因此,不要過於相信人格測驗的結果,給自己貼上我是“XXX”的標籤,甚至基於這個標籤,刻板印象地看待各類問題。

有很多人標榜自己是“XXX”人格型別,發表觀點看法,

是想在群體中尋找同類,尋求認同,以及滿足表達自己的慾望

,這無可厚非。但過於“貼標籤”就容易走向負面影響。

面對同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相同人格型別確實會有許多類似的地方。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就是一個機率問題。

人總是喜歡基於現有的資訊和認知,給事物做分類,總結規律。“刻板印象”是大腦接收和整合資訊時的“偷懶”行為。它也不是全無益處的,它讓你頭腦運作更省時,更高效。壞處是,我們難免帶著偏見認識這個世界。

每個人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你的信仰、文化、認知,你過往的經驗,你所在的群體等等因素,都讓你帶著各種“有色眼鏡”看別人,看世界。

你要了解自己,探索自己,就是要不斷地一層層剝離自己的“有色眼鏡”,不斷地向內觀察自己,才能洞悉世界的本質。

MBTI是一個幫助你向內認識自己的工具。然而,你做了MBTI測驗以後,卻拿著這個結論,給自己又貼上了一層“有色眼鏡”,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MBTI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關於MBTI人格測驗的幾點誤解和誤用

第五、有人把MBTI跟星座相提並論,以此說明MBTI的偽科學。

對此,我持保留態度,因為我不知道這是抬高了MBTI,還是汙衊了星座。

星座也算是個誤會很深的工具了,現在已經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我有朋友是專業的占星師,聽他們解釋,占星學也是一門專門的學科,有很長的歷史傳承,也有很嚴密的運算。我見過厲害的占星師,是可以算得很準的。他說,把一個人的出生時間和地點放在星盤上,這個人似乎就在他眼前活了起來。

以我目前的認知,

MBTI以及很多人格測驗都是“人間大資料”,占星是宇宙天體大資料。

宇宙天體的執行怎麼會和人的生命設定聯絡在一起呢?這乍一聽,很不科學,對不對?

但是,最近火熱的諾貝爾獎,關於量子糾纏的實驗證明了兩個糾纏的量子之間沒有通訊。於是有很多科學達人說:

在兩個量子在更高的維度是一個整體,所以它們可以沒有通訊,確是聯動的

現在,有很多人都會說,宇宙是一個全息的整體。但是,到底怎麼個全息法?物質、能量、暗物質等等之間是如何互相聯動的?科學家們並不清楚。

那麼天體的執行怎麼就不能和人的性格命運有關係?

也許,很多古人留下的智慧,是從另一個角度揭秘這些宇宙全息的規律呢?也許,古人沒有現今基於物質的科技世界,反而對宇宙全息生命聯動有更深的領悟和體驗呢?

因此我認為,

用“是否科學”來評定占星學的價值並不客觀。

就像,你如果說“易經是偽科學”,怎麼聽著有點怪怪的。易經自然不算很科學的,因為用科學實驗無法證實和證偽。但你要是用“科學”來否定易經的價值,又好像哪裡有不對。因為易經已經超出了科學研究的範疇,因此你無法用“科學”這個標籤來評定它的價值。它是古老的智慧,傳承至今。

至今科學和玄學並沒有明確的交匯點。就讓“科學的”歸於科學,讓“玄學的”歸於玄學。

你信仰科學,就按照科學的去實踐;你信玄學,就按照玄學的去實踐。

尊重他人的信仰和做事方式,君子和而不同。帶著優越感和偏見去批判別人的信仰,其實是一種自卑的表現。

你想要用一些外在的東西,比如你的信仰、你的觀點去證明“你比別人強”。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心理學專業的人,使用MBTI人格測驗的心得與感悟。

不知道我寫的這3000多字,是否能讓你消除一些偏見和誤解,更客觀地看待和使用MBTI?

祝,安好。

原創不易,只因有你。喜歡就點個贊哦,一鍵三連我也不介意~

相關閱讀:

接納真實的自己,放下完美人設,篤定內在價值,最後一點很關鍵!

16型人格之INFP:真實,活得真實是INFP的保命符(MBTI人格測試)

對「潛意識」認知歷史,「量子催眠」的潛意識跟心理學的不同之處

我是催眠師暉公子,「催眠」實為「催醒」,提升覺知,認識真正的你。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私人號「揮之不去的暉公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