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簡介我和小崔曾經主持記者節特別節目《記錄中國》,一個個優秀記者出現在鏡頭前,平時採訪別人,記者節被採訪,分享同行的精彩

水珠為什麼會驕傲

文章摘自《我遇到你》敬一丹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2000 年 11 月 8 日下午。

在臺裡安排好別人替班錄影,我匆匆去人民大會堂小禮堂,一路默唸 :記者節、記者節。

初冬,漸有寒意,而這裡好熱乎啊!報刊、廣播、通訊社、電視臺,各路記者雲集,人們寒暄著,興奮著。以前,臺上有新聞,臺下有記者;此刻,臺上臺下都是記者。這次不是報道別人的事,而是慶祝記者自己的盛事 :從今天開始,中國記者有了記者節了。

我在講臺前代表中青年記者發言。

我理解,讓我代表發言,是因為我來自《焦點訪談》和《東方時空》。就在前一天,我還在鏡頭前面對觀眾,帶著這種前沿的感覺走上講臺,這正是記者節需要的。我身邊有一個群體,他們是有戰鬥力有創造力的有使命感的一群記者,懷著新聞理想,從四面八方,聚集在同一面旗幟下,那旗幟上寫著:“輿論監督”。在急難險重的採訪報道中,他們是上得去、打得贏、信得過的群體。

今天的主角是記者,哪個記者沒有故事?

我真想對著記者同行講講《焦點訪談》記者的故事。此刻,在第一個記者節,他們依然在忙碌。有的在崎嶇山道上奔波,有的在複雜環境中調查,有的在危險境地秘密拍攝,有的在機房晝夜編片。我來這裡,只不過是因為臉熟,成了這個群體的代表。我的同事們珍視記者的職業,在“記者”二字前面加上《焦點訪談》,更有了沉甸甸的分量。而百姓對《焦點訪談》記者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期待和感情。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再軍採訪製作的反映山西交警亂罰款的節目《罰要依法》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觀眾電話不斷,最多時一天接到 500 多個電話和傳呼,有支援的,有提供新線索的。在隨後進行追蹤報道時,看到記者在街頭採訪,當地百姓放起了鞭炮,為《焦點訪談》記者叫好。

我的同事劉濤、呂少波在採訪回京途中遭遇車禍,車起了火,攝像機被燒焦,人受了傷,情況危急,他們從車上逃脫出來,急需去醫院。他們滿臉血渾身傷,在馬路上攔車,過往車輛都沒有停下來。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附近的農民來了,聽說受傷的是記者,他們圍了過來。聽說是《焦點訪談》記者,他們就手拉手站在路上,終於攔下了車。這些淳樸的農民上前與司機交涉,甚至說,如果不救《焦點訪談》記者,就把車推下懸崖。終於,記者被送進了醫院。我們的記者不曾為自己的傷痛危險流淚,卻為這些手拉手相助的農民流了淚。素不相識的路人,只因是記者、是《焦點訪談》記者,就成了相知,這是怎樣的信任,怎樣的情意!劉濤說,做《焦點訪談》記者,做鬼也光榮。

我沒能在記者節的講臺上講這些故事,畢竟,我不僅僅代表《焦點訪談》。

我被要求代表全國中青年記者發言。中青年記者有什麼共同話題呢?我特地與 20 多歲、30 多歲、40 多歲的記者聊了聊,記者採訪記者,看看有哪些共識。

作為中青年記者,我們很幸運。老一代記者辛苦一輩子,才有多大的空間?哪裡有什麼記者節?而現在,媒體空前發展,記者陣容可觀,社會需求強勁,職業聲望提高,才有了記者自己的節。

更重要的是,我們遇到了這樣一個時代 :多變、多樣、多元。我們正經歷巨大變革,充滿生機、矛盾凸顯,人在轉折中,人在衝突裡。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各種關係都在重新調整定位。這樣的多事之秋,給了記者從未有過的空間,處處都是新事物,時時都有新發現。陌生題材、新鮮樣式,層出不窮,記者面對著多種可能。我們趕上了!

記者是什麼?瞭望者、發現者、監測儀、記錄者、無處不在的眼睛、孜孜以求的揭露者……這樣的職業形象讓人尊敬,比飯碗、生計更能激發起人的激情,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多半都伴隨著理想、熱血、崇高、使命這樣的詞。

在社會三百六十行裡,行行都有價值,唯有教師、護士擁有節日,如今,記者也有了自己的節日。這讓我捫心自問,記者,何德何能?為什麼擁有這樣的節日?憑什麼接受鮮花掌聲?確定這樣的節日,這是社會對我們職業的尊重,也是精神獎賞,更是鼓舞鞭策。

自從有了記者節,就有了不同的過法。

我和小崔曾經主持記者節特別節目《記錄中國》,一個個優秀記者出現在鏡頭前,平時採訪別人,記者節被採訪,分享同行的精彩。對我們自己來說,記者節是個自我提醒的日子,提醒自己 :記住使命了嗎?盡職盡責了嗎?如何愛護職業聲譽的?經常這樣問自己,就會自省自重。一句話 :當記者就要有記者的樣兒。

記者生活是熱運轉,也需要冷思考。幸好,有這樣一個思考討論的地方。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作為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我每年參加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一入秋,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就召集研究員們討論,今年記者節的關注點是什麼?研究員來自四面八方 :新華社的陸小華、清華大學的尹鴻、中國青年報的陳小川、社會科學院的時統宇、央視的白巖松和吳克宇、中國傳媒大學的劉昶、北師大的張同道、教育臺的張志君……大家集結在這裡,就有了同一個身份 :電視研究中心研究員。

十年來,一年一度,論壇探討著怎樣做記者,怎樣做媒體。學界和業界在一起,有差異,有互補,有碰撞,有共識。回首十年聚焦的關鍵詞,也能看出認識的脈絡。

那些年,論壇上那些眼睛發亮的年輕聽眾,那些為論壇奔走忙碌的學生,有的已經成為我們的記者同行,論壇發出的聲音,經過媒體傳播,被多少人分享?引發了多少思索?

每年記者節,忙忙碌碌中,停下來,想一想,談一談。以這樣的方式過記者節,成了一個盼頭。

11 月 8 日又到了,2014 年的記者節是我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個記者節。記者節,這是一個不放假的節日,我的同事、同行都在忙碌中。沒有鮮花、掌聲,更多的是思索。2000 年設立記者節時,我並沒有料到媒體環境在十幾年裡有如此巨大的變化,面對世事變幻,身處媒體變局,難免糾結不安。這時,分享論壇的聲音,也會讓我多一分安心和信心 :

“有所不為,有所不畏,這就是新聞人。”

“對公信力的敬畏,是記者應具備的態度。”

“不管時代怎樣變,世界對記者的需求從未改變。”

換髮記者證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還換嗎?快退休了,將來也用不上了。這個念頭一閃就過去了,我還是想要。沒有記者證,似乎在職業生涯裡就失去了一個念想。

將來,我會為自己欣慰,因為,我是記者。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