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簡介對方的理由是,顆粒感就是專門用來形容巖茶滋味的,很多時候,你喝到一泡茶湯帶“糯”感的巖茶時,細抿一口,就跟品嚐綿密的鹹蛋黃那樣,舌頭會有“起砂”感

如何感覺到氣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一次在朋友店裡喝茶,當時,我們在看一個論茶的影片號。

脾氣很颯的朋友,當場飆出一句國罵。

***,我最討厭這些大師扯東扯西,都不能好好說句人話!

到底,那個影片裡說了什麼內容,讓朋友如此大動肝火?

據麻花的稀疏回憶,對方原話大意是:

“看這種幹茶從頭黑到尾的巖茶,色澤烏黑,葉緣沒有泛紅,說明是做正味熟香的。泡開後,香氣要細走高開,再加上茶香也要體現茶氣。通常越好的巖茶茶氣越足,當你喝到茶後,會覺得從脾經到胃經都是很開闊的,打通經脈那樣順暢。茶湯帶有顆粒感,能喝到巖骨的氣韻。茶湯裡藏著兇悍的力量感,讓你感覺像在吃一塊熟肉……”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那個影片內容,可以說全程高能,全場槽點。

部分新手茶客,看完後會不明覺厲,認為這類評語高深莫測,一副巖茶水很深的派頭。

但在老江湖眼裡,這就只是江湖術士扯虎皮,拉大旗的那一套,騙人而已。

巖茶又不是鐵觀音,憑什麼要套上正味熟香那一套?

何況,形容一泡茶好,也用不著這麼浮誇。明明絕大多數茶客,又不是學醫學出身,平時估計連哪裡是胃,哪裡是肝,哪裡是腎都分不清。

更別提,光是喝一口茶,就能感受到茶氣在身體各部位遊走。

這套玄而又玄的話術,一以概之,假大空罷了!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2》

麻花支援那位朋友的立場。

評茶就是評茶,該好好說人話,將道理說明白。

而不是故作玄虛,發明一堆讓人聽了雲裡霧裡的新詞,專門去糊弄人!

故意玩高深、玩神秘、玩深奧,只是茶界“偽大師”的做派。

好比練武功。

正統武學會告訴新人,你要從扎馬步,打基礎開始。

而邪門歪道,則會故意帶偏新手去迷信法力無邊、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那一套。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同理,茶界也分正統與歪道。

正統的茶學入門,同樣會引導新手從基礎開始入門。

當你需要判斷巖茶品質高下時,可以從具體可行的外觀、香氣、滋味等方面進行判別。

幹茶上,粗細大小是否均勻協調;採茶是否符合標準;幹茶是否挑揀乾淨;條索整碎程度如何?

香氣裡,茶香是否純正無雜味;香型是否豐富;香氣是否持久不易淡;茶香是否落水?

滋味中,茶湯入口是順滑還是生澀;茶味是醇厚還是淡薄;湯水中的滋味層次如何;喝茶過後的回味感受?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反觀來看,故弄玄虛的茶學佈道,則比較玄乎與誇張。

諸如,茶香聞起來,直衝天靈蓋;茶湯喝完之後,渾身發熱發汗;茶氣兇猛強悍,五臟肺腑能感受到氣息遊走;茶葉裡帶有天地靈氣……

語出驚人,驚呆眾人,譁眾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

在茫茫互聯網裡,甘做跳樑小醜吸引流量,獲取收益,也不願保留底線。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讓人鄙視。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3》

今天的正題是聊顆粒感。當然也有人稱其為,砂粒感。

某次在武夷山,朋友帶路去一家茶莊裡喝茶。

泡茶的那人,喝茶比較重口味。在泡某款肉桂時,直接從第一衝就坐杯。

坐杯起碼一分鐘之後,再倒出茶湯。

當時,麻花看著那杯濃茶,心裡很惆悵。顯而易見,這被悶得這麼濃的茶,裡面不知道會有多少茶多酚和咖啡鹼。

淺嘗一口,苦澀麻嘴。

而前面那位泡茶的主人,一副“你們不懂享受”的神情,滿臉享受地在喝那杯又苦又澀的茶湯。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到最後,還風輕雲淡地補充:這哪裡是苦澀味,這分明是顆粒感!

這是種舌頭摩擦岩石的感覺,只有正巖茶才會有。

接著他開始長篇大論起喝巖茶的個人心得,武夷巖茶,一定要論巖骨,喝巖茶就是喝這種感覺,少了這種茶湯與舌頭之間的摩擦感,等同於沒有喝巖茶。

話說到這,麻花總算聽明白他的意思了。

意思無非是,巖茶茶湯裡的顆粒感,就是一種澀味唄。喝完茶湯後,會讓你的舌頭澀麻。整個嘴巴好像被一塊乾燥的大毛巾,來回擦過那樣,口乾發麻。

如果說,這種澀到嘴發麻,喝茶就像用舌頭摩擦岩石的體驗,稱之為“巖韻”。

那麼這種“韻”,不要也罷。

香清甘活,才是好巖茶。

澀到發麻,是劣質茶所為!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4》

不過,問題後續來了。

正當麻花發文章指出,在巖茶裡“顆粒感”一詞早已被人玩壞時。

有人留言,擊鼓鳴冤,為“顆粒感”打抱不平。

對方的理由是,顆粒感就是專門用來形容巖茶滋味的,很多時候,你喝到一泡茶湯帶“糯”感的巖茶時,細抿一口,就跟品嚐綿密的鹹蛋黃那樣,舌頭會有“起砂”感。

這種帶顆粒感的茶湯,正是巖茶滋味豐富,湯感醇厚的體現!

簡單概括,對方據理力爭的立場是,顆粒感是指巖茶的醇厚度,而非澀麻感。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行文至此,相信不少茶友,已經是越看越糊塗了。

只感覺,圍繞這個詞的釋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好像,大家說得都對。

彷彿,又統統是理解錯了。

到底這亂作一團的名詞概念,該如何從頭開始理清呢?

下面來說說麻花的看法,我的想法就一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顆粒感”已經變成了巖茶裡的一個筐?香的臭的統統都可以往裡裝!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5》

顆粒感的來源出自民間,不可查證。

或許,最早發明出“顆粒感”一詞來形容巖茶的人,本意是好的,打算形容巖茶滋味裡,那股難以言說的細膩茶味層次。

但是當這個詞漸漸傳開後,已經漸漸變味了。

有的人,直接將茶湯裡的澀麻感美化成顆粒感。名其曰,用舌頭摩擦岩石的感覺!

有的人,更是將顆粒感的地位,捧上一個新臺階,認為巖茶裡無法形容的美妙滋味,就屬於顆粒感,這是種無味之味。

有的人覺得,正因為巖茶焙了火,受到火氣影響,茶湯喝起來頗為刺激辛辣,經常在喝茶時,會有喝花椒水的錯覺。焙火帶給巖茶的影響,就是擴大了顆粒感!

還有的人,繼續沿用不苦不澀不巖茶的陳腔老調,覺得一款茶越澀,代表內質越充足,顆粒感是巖茶風味多元化的體現……

總之,在茶桌上圍繞顆粒感的解釋,能找出N+1個不同版本。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各種天花亂墜,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雲山霧罩,而這些,偏偏是這種民間詞彙的威力。

顆粒感一詞,作為茶客間的暗語,本身定義就不準確。

像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由別人隨意描繪,找不出正確答案。

如果是,為了描述一泡茶湯有內容,有厚度。

那麼為什麼要舍茶圈裡,通行適用的“醇厚”二字不用,而是用含糊其辭的顆粒感?難不成,這是存心有意誤導新人?

對於這種民間詞語,麻花覺得,最好是少用或者不用。

尤其是在評茶或者介紹巖茶知識時,用這種尺度不明、含義不清的詞彙。

嚴謹度不高,體現不了專業度!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肉桂中喝出顆粒感,才是正巖茶該有的表現?李麻花又來打臉了

《6》

巖茶裡,包括巖韻、香清甘活、巖骨花香、骨鯁感等特定詞彙。

可以找到歷史名人背書,概念界限清晰,沒有歧義。

這背後可以查證資料,找出袁枚、梁章鉅、甚至清帝乾隆等前人論證。

茶界當中,約定俗成的詞彙,早已經深入人心,概念清晰。

反觀顆粒感一詞,說得好聽些,它是民間評茶暗語。

說得難聽些,這種雲裡霧裡的新詞彙,與“胡咧咧”的茶圈不良風氣,息息相關。

放著專業詞彙(醇厚、辛辣、苦澀等)不用,偏要用這些含糊不清的“新詞”。

透過假裝高深來體現專業度,這樣的把戲,未免太拙劣!

更多關於巖茶的原創知識

茶友來信,​一般巖茶的烘焙期有多長?這要從巖茶的火功說起

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巖茶湯水裡的顆粒感,就是巖韻嗎?

顆粒感、砂粒感,茶湯裡究竟還有哪些古怪?

武夷巖茶肉桂除了桂皮香,還有幾種香氣?

​喜歡喝武夷巖茶的你,聽說過巖茶裡的“倒青”嗎?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