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簡介因為這一特殊的屬性,皮影戲藝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溝通人與神之間的媒介,舊時還對皮影藝人有相應的要求

皮影戲是戲劇嗎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信陽水多,田多,池塘多,路兩邊隨處可見一片片閃著光的水面。信陽的山都不高,但山清水秀,一派好風光。信陽的羅山不大,但良田桑屬,出得了皮影師傅,“江淮皮影戲,師傅在羅山。”清朝末年時,這句話曾在皮影藝人中廣為流傳。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李世宏是一位羅山皮影戲師傅,用他在給市文化局領導信中的自我介紹是:“李世宏,男,漢族,1973年農曆正月二十九出生於羅山縣周黨鎮龍鎮村羅窪組,我父母以務農為生。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羅山皮影的影人用本地黃牛皮製作,清水泡製後,刮淨牛毛、肉渣、裡皮,經晾曬後用小刀刮平,厚薄一致,最後呈透明狀。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然後用櫻花平刀扎,萬字平刀推,袖頭襖邊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成需要的服飾、帽子、兵器、桌椅等零件。再用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敷彩,接下來給皮影脫水發汗。最後把各個部分裝上楔子,皮影人就能做出跑、立、坐、臥、躺、滾、爬、打鬥的千姿百態。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皮影影人的樣式和刀法制作口訣都是世代相傳的。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演武戲時,幕上兩個色彩斑斕的小人打架,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幕後操作的人,則掄圓了胳膊,動作嫻熟誇張。羅山皮影戲表演中,武戲的數量多於文戲,其中的激烈爭鬥的場面是百姓們最愛看的,所以羅山皮影戲藝人必須熟練掌握武戲的技巧。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到了兩軍相爭時,一位藝人站在影臺左方,拿著影人向右方行進,雙手十指控制影偶身上的操縱桿,基本上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一場戲下來,只見演員鼻尖上閃著汗水的微光。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皮影戲早期被稱之為“宣卷”,以酬神還願為主。從歷史上看,漢代的還魂巫術是我國影戲的原始胚胎。到唐代佛教盛行,佛教故事一定程度上藉由影戲的方式傳播,在不斷地演繹中逐漸形成了系統的表演模式。因此皮影戲本身就具有了宗教儀式的屬性。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因為這一特殊的屬性,皮影戲藝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溝通人與神之間的媒介,舊時還對皮影藝人有相應的要求。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信陽地區戲曲全志•羅山卷》中記載:“舊皮影箱有‘四大忌’,即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違者,謂之不吉不得利。”

皮影戲的忌諱:不準拍掌,不準扔竹簍,不準唱山歌,不準上樹

在皮影這一行裡,藝人很看重師承關係。一個完整的拜師禮中,必須有引薦人推薦,並且有見證人的拜師儀式才算是禮成。在沒有正式師承的情況下,出去唱戲不僅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同時還會受到他人的欺負。李世宏正式拜師在15歲。“1988年農曆正月二十一日,拜的是我們這裡最有名氣的老師傅,叫熊自元,藝名‘凌雲’,論親戚我該叫他‘爺’。拜師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宏麼,你學戲呢,我是你師父。但是,你不能喊我師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