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安達日語是什麼意思?安達日語是什麼意思?薩爾圖是什麼?

簡介不管怎麼說,大慶這塊草原最早出現在中東鐵路的站名為“薩爾圖”是確定無疑的了,而且當時是中俄兩種文字並行,這個說法在鐵路史志上有記載,但恰巧俄語裡“打不成水井”竟然和蒙語發音相近,要是這麼應景那隻能說太巧合了

安達日語是什麼意思

黑龍江的地名在全國範圍內可謂是最特殊的了。這裡不是自治區,但很多地名卻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甚至帶有異域特色,時間久了,不光外省人搞不明白很多地名的真正意思,就連久居的本地人也搞不清楚家鄉名稱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來談談黑龍江大慶市的“薩爾圖”。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大慶地區發現了特大型油氣田之後,“薩爾圖”一下子就成為了與油田緊密相連的地名,聲名遠播。目前大慶人普遍認可的說法都認為薩爾圖是蒙語,意思是“月亮升起的地方”。

事實真的如此嗎?先說蒙語吧。

至少在發音上,是蒙語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這片大草原歷史上一直歸屬蒙古人管理,民國以前滿蒙交界處為“滿溝”(今肇東市),“滿溝”以東是滿族人地界,“滿溝”以西屬於蒙古人地界,而薩爾圖的名稱早在民國之前就有了,所以這塊地域的名稱源於蒙語不是空穴來風。

一言難盡“薩爾圖”

薩爾圖的蒙語寫法

薩爾圖的拉丁轉寫為:saratu,西里爾蒙古文解釋:саршиг, саран тэмдэгтэй,即

像月亮一樣的,有月牙形狀的

。因為蒙文是一種只標音不達義的文字,按照蒙語可以讀出相同的發音,但是代表的詞義卻不盡相同。從詞根上看,有如下幾種解讀:

1。薩爾有月亮的意思,因此有人把薩爾圖解釋為月亮升起的地方,很有詩意。但一般來說少數民族語言表達意境或意思都遠比不上漢語,一個詞能不能表達出一句話或者一個漢語片語的意思,還真值得商榷。

2。薩爾的詞根還有風的意思,於是又有了多風之地的解釋,薩爾圖確實風大,一年兩場風,從春刮到冬,符合當地的實際氣候。

3。薩爾的詞根還可以解釋為溼地,因此有人說薩爾圖的本意是大醬缸,意思是遍佈沼澤。這個說也符合當地的地理特徵。

以上三種說法最為流行,因為文學作品的渲染,月亮升起的地方最富有浪漫色彩,被多數人接受。曾經請教過研究蒙語的專業人員,蒙語和很多語言一樣,各個部落、各個地域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在沒有確切歷史紀錄的情況下,也沒有上下文的互相聯絡,單純一個詞,誰也不敢肯定哪個說法最準確,那就讓我們盡情詩意地聯想吧,草原之夜,牧人遙望著東方一輪冉冉升起的明月,脫口而出:“薩爾圖……”。

一言難盡“薩爾圖”

溼地、油田與城市渾然一體

第二種觀點,認為薩爾圖一詞並不是蒙語,而是滿語。持有這種說法的人雖然是少數,但是論據很有說服力,值得關注。

雖然薩爾圖在近代屬於蒙古人活動的地界,但統治者是滿人,而且早在康熙年間為了有效管理邊疆,就開始對這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開發。在中東鐵路開通之前(1903年前),黑龍江西部地區人口比較稠密的僅有呼蘭和齊齊哈爾兩處,呼蘭為副都統所在地,齊齊哈爾是正都統的府衙,這兩地必然發生交通聯絡。當時有三條驛道從呼蘭城可達齊齊哈爾,分別叫南官道、中官道和北官道。南官道經五站到頭臺、新肇(烏蘭諾爾)與沿江驛道相接到齊齊哈爾。北關道經青岡、明水、林甸到齊齊哈爾。中官道經蘭西、安達、泰康、水師營到齊齊哈爾。

一言難盡“薩爾圖”

卜奎(齊齊哈爾)官道區域性圖

其中的中官道的路線記載很明確,進入杜蒙境內時經過諳達店(安達)、西北行60裡到索克圖店(薩爾圖)、再60裡到喇嘛店,60裡到克什克店(克爾臺)、大蒿子店(煙筒屯)、水師營、最後到卜奎(齊齊哈爾)。

無論大草原上的地塊如何命名,官方驛站必須有統治者管理,所以,有理由認為滿語的索克圖就是薩爾圖,如果按照滿語來分析“中官道”上的這幾站,似乎能夠找到一些答案。過了滿溝(肇東)之後的第一個驛站是安達,安達滿語稱安他卡,和蒙語發音“諳達”極為相似,而“安達”在滿語裡是“賓客”“客人”的意思,過了安達就是“索克圖”(今薩爾圖),“索克圖”滿語是大車店的意思,索克圖的下一站是喇嘛店,這個是漢語,意思是蒙古喇嘛開的大車店。因此,從大車店這條官道分析,把薩爾圖解釋為大車店的名稱,非常合乎邏輯,也有明確檔案記載。

一言難盡“薩爾圖”

需要指出的是,薩爾圖一直不是指某個特定的地點,而是指一大片草原。1903年中東鐵路貫通,途徑薩爾圖。因為行車的需要,每間隔50公里左右就要設立一處避讓站,方便單線行駛的列車相互錯讓,同還要為蒸汽機車加水、排爐灰。因此,有沒有人上下車都得設立一個火車站。

薩爾圖相距安達站大約50公里,在荒無人煙的草原必須設一個避讓站,於是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的時候就有薩爾圖站(四等站)。

一言難盡“薩爾圖”

《大慶站站志》上的薩爾圖火車站舊照

俄國工程師在設計鐵路車站的時候,附近沒有地名參照,打聽到這片草原上的蒙古人叫薩爾圖,於是就用俄文標音,定下車站名。後來又把俄文翻譯成了滿文和漢文,發音就成了薩勒圖或者薩爾圖。由於語言的翻譯轉換,已經距離蒙文的原意相去甚遠,說不清到底是什麼意思。

還有一種說,薩爾圖站名來自俄語。當時設計薩爾圖站要打水井,建水塔,為蒸汽機車提供保障。沒成想,當地的地下水層出流沙,依照當時俄國工程師掌握的技術,水井沒打成,因此薩爾圖火車站沒有建水塔,改在喇嘛甸站給機車加水。由於這個原因,俄國的鐵路人員解釋,薩爾圖(Сарту)是俄語“打不成水井”的意思。而這個詞確實屬於俄語固定詞彙,只要在線翻譯一輸入“Сарту”馬上就會顯示出“薩爾圖”,但這個詞的俄文真正含義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麼說,大慶這塊草原最早出現在中東鐵路的站名為“薩爾圖”是確定無疑的了,而且當時是中俄兩種文字並行,這個說法在鐵路史志上有記載,但恰巧俄語裡“打不成水井”竟然和蒙語發音相近,要是這麼應景那隻能說太巧合了。

一言難盡“薩爾圖”

老中東鐵路木質水塔

大慶石油作家協會副主席、大慶“活歷史”宮柯老師最認同的是薩爾圖為滿語“索克圖”的說法,因為這一大車店的名稱在清朝末年安達的縣治上有明確記載。

但無論哪種說法,薩爾圖這個名字肯定是因為中東鐵路在此設立火車站,然後由俄語音譯成漢語被固定下來。一直到1977年,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召開的前夕,鐵路部門率先把薩爾圖站改為大慶站。

但薩爾圖這個名稱一直還在,目前已經成了大慶市一個區的名稱,也泛指大慶火車站及周邊範圍,同時薩爾圖還是油層的名稱、油氣運輸流程的名稱等。

一言難盡“薩爾圖”

現代大慶

現在想來,或許無解才更有魅力,月亮、多風、草原、流沙……歷史上的薩爾圖肯定藏著不少“你是月亮我是草,你是風兒我是沙”的浪漫,當然,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更多的是“我為祖國獻石油,哪裡有石油那裡就是我的家”的豪邁。

如今,曾經“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早已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每天在路上匆匆行進的人們已經無暇考慮這裡曾經是哪裡?這裡曾經生活過誰?

放在歷史長河中,其實,我們都是過客!

作者其他文章:

閒話東北之飲食篇——東北大醬

閒話東北之飲食篇——老邊餃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