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九大節度使,邊疆大臣,相當於如今的軍區司令

簡介八,朧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統兵75000

節度使相當於什麼

節度使是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排程,故稱節度使。

《資治通鑑》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

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

。景雲二年,

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書記和司令職位。

唐玄宗截止天寶初年共設定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分別是: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九大節度使,邊疆大臣,相當於如今的軍區司令

十大節度使、經略使

一,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龜茲城,統龜茲、焉、於、疏勒四鎮統兵24000;

二,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治所在北庭都護府,屯伊州、西州二州境上,統兵20000;

以上兩鎮內外相連,專對西域天山兩路的諸國。

三,河西節度使——職務是割斷吐蕃與突厥兩國的交通。治所在涼州。統兵73000;

以上一鎮兼顧西方和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

四,塑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雲州,統兵64700;

五,河東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太原府,統兵55000;

以上兩鎮相互應援,專對突厥。

六,范陽節度使——職務是壓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統兵91400;

七,平廬節度使——職務是招撫室韋、靺鞨,治所在營州,統兵37500;

以上兩鎮專對東北諸國,主要是奚、契丹。

八,朧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統兵75000;

九,劍南節度使——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內各少數民族,治所在益州,統兵30900;

以上兩鎮專對吐蕃。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為節度使)——職務是綏靖境內各少數民族。治所在廣州,統兵15400。

節度使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九大節度使,邊疆大臣,相當於如今的軍區司令

節度使分佈圖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

安史之亂後,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之後,唐朝才失去對大部分藩鎮的控制,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九大節度使,邊疆大臣,相當於如今的軍區司令

唐代藩鎮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