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簡介因為“柴”與“財”諧音,有的方言則是同音,農村人認為“借柴”就是“借財”,把家裡的財運借走了,就會使家裡的財運不好,所以人們非常忌諱別人上門來借柴

為什麼小孩的鞋子不能丟

在過去的農村,通常來說米比柴要值錢得多,衣比鞋要值錢得多,為什麼說:“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呢?

這句農村俗語,從現在人的思維角度來看,明顯不合情理,但是在舊時的農村,很多事情並不是值錢還是不值錢的問題,而是普遍的民俗禁忌,有其存在的道理。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1、借米不借柴

說到米,在農耕時代,“錢米”在家庭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錢是貨幣,可以購買東西;米是糧食,是人能夠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質。這兩樣東西都不能少。

舊時,農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地養家餬口,就是為了使家裡的錢米富裕。農村有一句老話說“世間錢米世間用”,也就是說,錢米在世間是可以流通的,互通有無,等價換交。錢可以相互借用,米也是可以相互借用的。事實上,過去農村,鄰里之間,相互借米是常有的事,只要同借錢一樣,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人們講究的是誠信,只有相互信任,這種互相借用的關係就可以長期維持下去。

柴,在農村俗稱為“柴火”。在過去農村傳統觀念中,“柴”和“火”是不分家的,一家人有“柴”才有“火”。過去農村傳統習俗之中,有家裡“四不借”的說法。“四”即家裡的四樣東西。這四樣東西,各地說法不盡相同,但其中有一樣東西各地的說法是相同的,那就是“火”不能借。既然“火”不能借,那麼“柴火”就不能分家,“柴”也同樣也不能借。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柴火”不能借的原因,在過去的農村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是“柴火”代表一個家庭的“火紅”的運氣。

也就是說,家庭的好運氣像火一樣紅,別人借走了,也就借走了家裡的運氣,自家的運氣就會衰敗。如此,人們自然不想把自家的好運氣給別人。

二是“柴火”代表了家庭的“煙火”。

人們認為,一家人有了柴,才會有煙和火。“煙火”最初的意思是說,一個家庭燒火做飯,房屋上就要冒出炊煙。後來,一家的“煙火”是指祭祀祖先的香火,也就整個的祭祀儀式,再後來,通常借指家庭或家族的後嗣。

過去,農村人通常用“絕煙火”來比喻一家沒有後嗣,或者家裡沒有任何人,也就是關門絕戶的意思。也就是因為如此,有哪些人願意把自家的香火借給別人呢?

在農村,柴火到處都有,砍柴回家並不是難事,山上山下到處有,也就勤勞一些,多費點力氣而已,當然沒有透過耕種才能得來的米值錢。但是,柴火對一個家庭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其本身的價值,對過去農村人生存的基本要素來說,柴火是無法用價格來衡量的。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三是“柴火”代表家庭“財運”。

因為“柴”與“財”諧音,有的方言則是同音,農村人認為“借柴”就是“借財”,把家裡的財運借走了,就會使家裡的財運不好,所以人們非常忌諱別人上門來借柴。

我國一些農村,正月初一吃過早飯後,不是急著去別人家拜年,而是進山去砍一擔柴回家。不過大多在年前就把柴砍好,放在山裡,大年初一那天挑回家,寓意就是給家裡“進財”。挑柴回家的時候,家裡人會放鞭炮迎接進門,寓意“接財”進屋。這種做法,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家裡財運亨通。

事實上,這是一種古代的傳統習俗,是遠時代對火崇拜的遺俗。

根據考古的結果,早在母系氏族時期,人們就學會了用火。但是,最早的時候,還沒有發明人工取火之前,人們獲得火種非常困難,於是,火種的儲存就成為部落首領權力的象徵,只有部落首領才有權力儲存火種。因此,從人類學會用火開始,火種就不能借出去。後來,因為柴是用來燒火的,稱為柴火,民間也就形成了柴火不能借的習俗。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2、借衣不借鞋

一、舊時借衣的習俗

借衣,也就是借別人的衣服穿,通常指外衣。衣服可以借別人的穿,民間自古就有這樣的做法。關於借衣的俗語,歷史上戰國時期就有了,比如,《戰國策·趙策一》中有:“鄙語豈不曰,借車者馳之,借衣者被之”“鄙語”就是現在所說的“俗語”。此文中又有孟嘗君的話:“夫所借衣車者,非親友,則兄弟也。”從這句話裡可看出,古代人在親友和兄弟之間,衣可以借來穿。

舊時農村,由於生產力水平很低,衣服從紡紗、織布到縫製,都是靠手工,大多為粗布,俗稱家機布,又稱土布。農村普通人家,要縫製一身好衣服很不容易。小時候,筆者在村裡聽老人常說,舊時,如果家裡兄弟多,家裡並不富裕,通常只置辦一兩套像樣的衣服。一般放在家裡,平時不能穿,只有出門做客、相親、辦事等比較有講究的場合才能穿。有的是父子輪流穿,有的是兄弟輪流穿。而一些親友家裡沒有像樣的衣服,出門時就來借用,回到家裡,洗乾淨後及時退還。因此,在舊時經濟不發達的年代,在普通老百姓之間,借衣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二、舊時不借鞋的說法

農村不借鞋的說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地方風俗會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方言讀音也會有不同的解釋。

其一,人們認為鞋是人的“根”。

舊時,農村人天天與動植物打交道,不免把人與動植物與人相比較。人們把人與樹相比,樹葉的人外衣,春去秋來,樹葉落了又會長出新葉,這就像人的衣服一樣,隨著季節的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季節更換不同的衣服。人們把鞋子比作樹根,樹根是不能動的。因此,人們把衣服看成是外表,把鞋看成是一個人的根本。如果動了根本,也就是動了腳跟,一個人也就會在世間站得不穩,動搖了根基。因此,民間認為,如果鞋子借給別人,就等於把根基借給了別人。

農村人還把人的衣服與蛇的皮來比較,認為蛇的皮可以蛻皮,人的衣服也是可以更換的,但其根本還在哪裡沒有變。

過去,農村人非常注意懷抱小孩子的鞋子。當年輕的父母抱著小孩出門時,在路上寧可丟衣服及飾物,也不能丟鞋子。倘若丟了衣服及飾物,可以去找回來,也可以不去管,但是,倘若丟了鞋子,就一定要把鞋子找回來。農村的說法是,丟了鞋子就是丟了“根”,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其二,鞋子是愛情婚姻的象徵。

舊時農村,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中的婚姻儀禮有六道程式,稱古代婚俗“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在完成第三禮,即納吉後,女子要媒人索取男子的鞋樣,為男子做鞋子,一般為兩雙,也有四雙、六雙、八雙的。到了第四禮,即納徵,又稱納成,民國以後,很多農村稱為“擔八字”,而新式說法,稱為定婚。男方向女方送聘禮,女方則以女子做出來的鞋子作為主要回禮。

從此以後,男子所穿的鞋子,從原來由母親做,定婚後就由未婚妻做,直到結婚後依然如此,到老了女人做不動鞋了,老夫妻的鞋子才有女兒或兒媳做。

另外,在過去的農村,一般來說,當女子鍾情於某男子時,做鞋送給他,也是那時女子表達心意的通常做法,代表了女子對男子的情意。

舊時,農村出門需借鞋的人,通常是男人,女人在家很少拋頭露面。實際上,過去農村“不借鞋”,通常指男人之間不借鞋。因此,舊時的鞋既代表男女之間的婚姻關係,同時也代表女子與男子之間的父女、公媳、及其他親情關係。也就是這個原因,人們非常忌諱把自己的鞋子借給別人穿。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其三,方言諧音的禁忌。

“鞋”的讀音,在方言中的不同發音,導致忌諱借鞋給別人的說法有所不同,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鞋”的讀音,在一些地方與“邪”諧音。

借別人的“鞋”就成了借別人的“邪”,這種說法自然讓人感到忌諱。把自己的鞋借出去的人認為,自己把“邪”給別人,是去害別人,顯得自己不厚道,不講道德。而借鞋的人,因為是借“邪”,心裡也很忌諱。

我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寧試別人棺材,不試他人新鞋”,按理說,給他人試棺材應該說是很忌諱的事,但是,給他人試新鞋比給他人試棺材更讓人忌諱,其中的原因也就是人們認為“鞋”是“邪”。也就因為如此,人們認為,既不能借鞋子給他人,也不能借他人的鞋子。這種說法當然是一種迷 信的說法,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

“鞋子”的讀音,在一些地方與“孩子”的讀音相同。

“鞋子”讀音為“孩子”,大多處於長江以南的一些地區。也就是因為這種相同的讀音,“借鞋子”也就與“借孩子”的話語一模一樣。孩子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誰又願意把自家的孩子借給他人呢?也就因為如此,民間就有了借鞋給他人的忌諱。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其四,借鞋給他人帶來的風險。

在農村,人們談到不能借鞋給他人時,還有一種比較客觀的理由。俗語說“人心隔肚皮”,就是天天與自己玩在一起的人,他們暗地裡做一些什麼事情,並不一定了解。借鞋給他人,如果這個人穿著鞋子去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那就比較麻煩了。古代官府辦案,對於需要偵破的案子,腳印已是破案的主要線索之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舊時,農村有一句俗語:“生不入牢房,死不入地獄”,意思是人活著的時候,不能做違法犯罪的事,也就不怕入牢房,人活著的時候,不能做違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死了以後就不怕下地獄。這是過去大多數農村人最樸實的想法,也是約束自已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標準。

舊時,人們把入牢房又稱為“牢獄之災”,是一種災難,要受盡各種酷刑。如果因為把鞋子借給他人,別人做了壞事連累到自己頭上,就會蒙受不白之冤。舊時破案的技術水平不高,如果案子不破,鞋子的主人就會受一輩子的冤屈。即便案子破了,自己的冤屈也洗清了,但是,自己白白受了牢獄之苦。因此,舊時人們忌諱把鞋子借給他人,也是出於一種風險防範。

農村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麼講究?

總而言之,本文解釋的這句農村俗語之中的說法,看似比較簡單,其中的民俗內涵非常豐富。有的說法已經與現在的農村的時代潮流不相符,甚至帶有一定的消極因素,已經消失;有的說法對現在的農村人來說,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