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簡介鄧紫棋:90後歌手的開拓者 | 唱功技術分析流行演唱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傳承,逐漸完善的聲樂瑰寶

怒音怎麼唱

鄧紫棋:90後歌手的開拓者 | 唱功技術分析

流行演唱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傳承,逐漸完善的聲樂瑰寶。

倘若翻開這本沉甸甸的流行音樂史,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發現,出生於不同時代的歌手們,都傾盡自己的青春與芳華,證明著流行演唱在他們所處的時代,是什麼樣的姿態,擁有什麼樣的進步。

從出生於50年代的鄧麗君,到出生於60年代的劉歡、林志炫,再到出生於70年代的李健、王力宏、楊宗緯,一直到出生於80年代的林俊杰、張傑、張敬軒、袁婭維、姚貝娜等等,我們見證著流行演唱在每一個年代的發展。唱得好的流行歌手,真是一代比一代更多,甚至呈現出來幾何增長。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流行演唱在80後歌手們的演繹之下,真是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空前階段,技術型別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與國際接軌;演唱者所能夠演唱的平均音域,更是在這一批80後歌手們的操練下,出現了革命性突破,所謂的“高音禁區High C”,變得不再神秘,能夠演唱五組高音,已然成為了實力歌手的標配。

然而,80後歌手以後,逐漸嶄露頭角的90後歌手們,在流行演唱技術性的延續方面,似乎出現了斷層。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從2010年開始,90後步入20歲這個年齡層以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沒有能夠聽到在流行演唱的唱功能力上大放異彩的90後歌手。流行演唱的技術深度,依然被80後歌手們牢牢掌控著。

這樣子青黃不接,不太符合歷史規律的現象,終於在2014年,由鄧紫棋登陸《我是歌手》舞臺引得滿堂喝采而被徹底打破。作為一名中國聽眾,我們終於從這位23歲的小女生身上,再一次感受到了流行演唱的延續,感受到了時代與時代的傳承。

是的,鄧紫棋的出現,正式拉開了90後歌手崛起的序幕。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一切還是離不開“高音”。

鄧紫棋登陸《我是歌手》,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是她的成名作《泡沫》。事實上,這首歌曲的演唱,鄧紫棋並沒有怎麼展示她的高音,而是使用豐富的混聲形態,來構造精巧的細節。然而,反響平平,周排名不過第五。

而後演唱的《存在》、《你把我灌醉》,各種F5、G5,這些女生第二換聲點以上的高音狂轟濫炸,立刻使得普通聽眾直觀感受到了她的實力,她的名氣,也伴隨著她的高音,一路飛漲。

在看,許多朋友整天嫌棄高音,真正到了鑑賞唱功的環節,還是隻能夠透過高音進行判斷。

然而,在我看來,高音,並非鄧紫棋的演唱最大的閃光點。恰恰相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包括歌手舞臺上鄧紫棋所展示的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音,嚴格意義上來說,質量算不上優質。不論是壓縮的密度,還是喉外肌的鬆弛度,全部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偏偏鄧紫棋的高音、強聲,就是普通聽眾對於她的演唱的全部印象。喜歡的朋友給她冠以小鋼炮、鐵肺女王的稱號;不喜歡的朋友則高呼除了飈高音一無是處……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無疑都是不準確,甚至偏執的。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這些網友都沒有捕捉到鄧紫棋的演唱最精華、最有價值的東西。作為華語樂壇90後歌手的開拓者,許多朋友對於她的演唱印象竟是如此片面,相當令人遺憾。

正如上文所說,鄧紫棋在歌手舞臺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泡沫》,展示了她聲音之中精巧的細節。是的,這些精巧的細節,恰恰才是鄧紫棋的演唱最有價值的地方。

許多朋友覺得鄧紫棋唱歌就是飈高音,秀肌肉,胸口碎大石。事實上,鄧紫棋是一個輕機能高手,她的弱混聲造詣非常高。不論是輕柔線條的抒情曲目,還是彰顯力量的搖滾曲目,鄧紫棋都會積極地使用弱混聲,來為歌曲增添色彩。

相比男生,女生想要唱出弱混聲,其實比較簡單。所以,我在鑑賞女歌手的弱混聲的時候,標準往往就會更高。並不是單純地滲入環甲肌,弱下來就可以了,還要看你的弱混聲,能否與腔體實現更為精準的配合。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從這個角度來說,鄧紫棋的弱混聲,除了質感一流以外,在聲音色彩方面,更是別具一格。

首先,鄧紫棋的弱混聲,並沒有走空靈化的路子。除了相應的高位置以外,她的低位置始終相當紮實,就算唱得再輕再柔,整個胸腔的縱深感都是絲毫沒有懈怠的。關於這點,跟不久以前我和大家揭秘過的張碧晨倒是比較相似。

但是,鄧紫棋的弱混聲,和張碧晨還不完全一樣,鄧紫棋擁有更多的口腔共鳴。在胸腔的支撐與頭腔的輕薄完全充足的基礎上,鄧紫棋再加入一個口腔共鳴進去,瞬間使得她的弱混聲,她的輕機能發聲,變得彷彿包裹在一個圓形罩子裡面一般。

從美學上來說,這樣子的弱混聲,也能夠更為得心應手的表達口語化的內容,使得弱混聲不再只有空靈純淨這樣子的標籤。

然而,鄧紫棋作為歌手,她的厲害之處,她的那些精巧的細節,還並不是僅僅體現在她的輕機能、弱混聲上。

我剛才提到過,鄧紫棋擁有非常紮實的低位置,這就使得鄧紫棋從弱混聲,漸強到平衡混聲的時候,我們能夠聽到一個非常渾厚,但是不粗重的音色。

其實,鄧紫棋真的不屬於一個力量型歌手,更接近於靈巧型歌手,但是,她在發聲上的一些微妙調整,又使得她的音色相比一般的靈巧型歌手,增添了非常多的野性。

鄧紫棋“高音”背後隱藏著一個聲音,你瞭解過嗎?

豐富多彩的裝飾音運用,當然也是為她靈巧的聲音,增添野性的來源。鄧紫棋的裝飾音,非常華麗漂亮,主流化的哭腔、顫音、怒音,都能夠遊刃有餘控制。

更為特別的是,她甚至將“構音器官殘疾“這個對於演唱者來說極大的劣勢,透過獨到的處理,演變成了專屬於她的優勢。

什麼是構音器官,我在這裡就不過多介紹了,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查閱一下資料。

關於鄧紫棋的“構音器官殘疾“,也就是指她的左顎骨萎縮,這個相信很多網友都是知道的。導致的結果,就是說話也好,唱歌也好,咬字上都比較含糊。

按理來說,這樣子的情況,對於歌唱的影響,應該非常大才對。但是,鄧紫棋透過強大的發聲能力支撐,以及豐富多彩的裝飾音交錯,硬是賦予了這個頗為含糊的咬字一層全新的色彩,也就是更為徹底的元子音濁化。

當然,這樣子的咬字方式究竟是否好聽,還是一個審美觀念的問題。對於我來說,它該有的發聲基礎,一個沒有落下,並且還跟它的許多裝飾音,尤其是頓音,實現了非常奇妙的結合,所以,至少我對於這樣子的咬字方式給予肯定態度,它不僅特別,而且好聽。

以上就是我對於鄧紫棋演唱能力的全部解析,她實在是一位非常靈巧的歌手,她的靈巧,既體現在輕機能的造詣上,也體現在裝飾音的豐富多彩上。

偏偏如此靈巧的一位歌手,許多朋友卻覺得她應該“耍大刀”,也擅長“耍大刀”。這就完全違背了鄧紫棋的技術底蘊。

我們當然應該對鄧紫棋的強混聲能力保持期待,但是,現階段來說,我們更應該真正瞭解鄧紫棋的演唱之中,最為璀璨的那些東西,如此一來,方才能夠更好地品味她的演唱。

或許是數字化時代的淺薄,就現在的音樂環境而言,90後歌手的演唱能力,整體上,依然沒有能夠像80後歌手那樣驚豔。但是,伴隨著流行聲樂教育越來越系統化,我依然對於未來充滿著信心,時代的傳承一定能夠延續下去。而鄧紫棋,就是在這個時代傳承的間隙中,第一位接過接力棒的歌手。

“關注我不迷路,我將用專業分析各路歌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