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豆瓣 9.0《雲遊》| 細品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筆下的雲遊真諦

簡介02 “碎片化”章節構建的“星群小說”所蘊含的深刻意義開始時,作者一直在找一種適合的文體去承載一個人在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以及思考,但是並沒有找到,只是在旅行的過程中簡單地做了記錄

雲遊道士是什麼意思

文/五煜

《雲遊》是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中國出版的第三本書,這是一部比較特別的小說,初看時,會發現裡面是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片段。再往下看時,才覺察到片段與片段之間原來有著某種隱晦的聯絡。

我們驚異於作者對於“旅遊與人體”的描繪竟如此別開生面,又不得不佩服她能將無數個散落的碎片拼湊成一個毫無違和的整體。

如此功力的作品,在2007年出版後便獲得波蘭最高文學榮譽尼刻獎,十年後被翻譯為英文,又獲得2018年國際布克獎。這部作品對奠定她的世界聲譽可謂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9 年時,託卡爾丘克被授予2018 年諾貝爾文學獎,在獲獎演說中她曾提到《雲遊》。

我一直都對相互聯絡和影響的系統著迷,對此我們通常是了無意識的,只有偶然間才會發現,它們是命運中令人驚訝的巧合或交匯,所有這些橋樑、螺母、螺栓、焊接接頭和聯結器,我都在《雲遊》中饒有興趣地關注。

《雲遊》一書的奇妙之處在於,它是由116個或長或短的章節組成的星群小說,章節的篇幅長至三十多頁,短至一到兩段。用託卡爾丘克自己的話說,它是

“星群組合,而非定序排列,蘊含了真相”。

《雲遊》擁有複雜的非線性結構,結合了散文式的反思,虛構的故事,以及虛構化的歷史,全書圍繞兩個不斷交織的主題“旅行和人體肉身儲存”而展開,為讀者帶來一段意義非凡的“雲遊”體驗。

那麼,今天就一起看看《雲遊》一書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魅力。

豆瓣 9.0《雲遊》| 細品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筆下的雲遊真諦

01 極具表現意義的主題,對內容進行的高度概括

對於一位作家來說,一部小說的創作,內容是極其重要的,但小說的名字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作品的名稱,有時候是對內容的高度概括,有時候還蘊含著多方面的寓意。《雲遊》一書尤其如此,從書名到封面,無一不是在對主題進行概括與昇華。

① Bieguni

波蘭語版的《雲遊》書名為Bieguni,在波蘭語中,“Bieguni”指的是最古老的旅行——徒步。“Bieguni”這個詞,其實出自於十八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某個門派,其信徒相信,一直處於移動的狀態下才能避開惡魔的魔爪。

作者在書中“裹得層層疊疊的流浪女說了些什麼”這一篇章,就描寫了這樣的概念:“搖搖,走走,擺擺。只有這一個辦法能夠擺脫他。他統治世界,但沒有權利統領移動中的東西,他知道,我們的身體移動是神聖的,只有動起來、離開原地的時候,你才能逃脫他的魔掌。他統治的一切是靜止的、凍結的物事,每一樣被動的、怠惰的東西。”

“Bieguni”這一詞語,不僅捕捉到了一種旅行的狀態,又緊密地聯絡到了人體與地點。三者合一的狀態下,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抽象的廣袤世界下,與人體緊緊聯絡在一起的旅行狀態。

這個狀態不僅是身體上的,又是精神上的,是過去的,也是未來的,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神聖的。

與作品中所表達的主題“旅行與人體”高度契合。

② 雲遊

再看書本的中文名字“雲遊”,雲遊在中國指的是僧人道士等漫遊四方的狀態,與波蘭語中“Bieguni”的意思具有高度的相似。

根據譯者描述,“雲遊”的標題,

一來是想應和英文版的名稱 Flights 中著重體現的現代飛行遷徙的方式、俯瞰的視角;二來是想應和波蘭原文所體驗的遊牧民族的特質。最後,以中文的詩意呼應託卡爾丘克詩性的寫作。

譯者的本意也是希望“雲遊”二字既能囊括各種方式的移動,也能蘊涵精神和肉體共同達成、或兵分二路的冥想之旅。旅行與自由,身體與遠方,“雲遊”二字實在譯得太過精彩。

豆瓣 9.0《雲遊》| 細品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筆下的雲遊真諦

02 “碎片化”章節構建的“星群小說”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開始時,作者一直在找一種適合的文體去承載一個人在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以及思考,但是並沒有找到,只是在旅行的過程中簡單地做了記錄。

後來有一天,她把這些碎片全都攤在地板上,站在高處俯瞰這堆碎片。她覺得碎片本身就是有聯絡的,它們就是一個整體。所以,她決定把這個整體直接拿出去出版,於是《雲遊》就這麼誕生了。

當時連出版社都以為那只是一堆素材,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反應也是如此。但是細細品來,卻發現正如作者所想的那樣,

這雖然是分散的素材,但卻是一個整體,這巧妙的組合,為這本小說賦予了諸多的意義。

①碎片化書寫與波蘭的民族性

波蘭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奇特的國家,國境線總是在劇烈地變動中。在波蘭的很長一段歷史中,波蘭存在很多的語言,有波蘭語、德語、俄語、烏克蘭語、立陶宛語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下,波蘭語的存活很大程度上仰仗於文學作品。

再看作者出生的年代,託卡爾丘克出生在1960年代,經歷了整個19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

波蘭人的大量遷徙就像這一個又一個的碎片,他們散落在各地,卻又有著不可分割的潛在聯絡。

雖然波蘭經歷了非常多常人沒有體會過的變動,波蘭人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他們卻有著一致的認同感。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國家是沒有“實體”的,也不妨礙他們將波蘭的精神,靈魂傳承下去,這正是波蘭強大的民族性。

作者這樣的敘述剛好打破了很多邊界,包括立場的邊界。在這場移動的“雲遊”中,將波蘭的民族性隱晦地表現出來,正是作者與眾不同的特性之一。

②碎片化書寫表現的兩個主角,相互照應出同一個精神個體

《雲遊》裡面,有 116 個片段,速寫、隨想、日常故事、歷史傳說……這些片段以一種看似隨機的方式交織在一起。於是,最後出現了兩個主角,一是旅行,二是人體。

旅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捨棄安穩,逃離到另一個地方,那是對自由的嚮往;而人體肉身剛好相反,想要不朽,它們只能被動地存放在某一個地方,還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夠正常儲存,不至損壞。這樣的條件所代表的是一個安穩的舒適環境。

一方面嚮往自由,一方面又渴望安穩,那正是人的精神世界。

《雲遊》在一種巧妙的講述中將人的精神世界暴露無遺。很多人都是無止息地掙扎在兩種生活之間難以抉擇。一方面渴望自由,一方面渴望熟悉感;一方面嚮往充滿偶遇的生活,一方面又嚮往穩定的生活。

在書中連線不斷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精神個體,又看到了多種不同的選擇,有人逃離,有人追求。在這樣的敘述中,所表現的內涵正在不斷地擴大加深,這個精神個體該如何選擇,作者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

③碎片化題材所探討的前瞻性話題

不難發現,有許多偉大的作品,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但依然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正是因為其中蘊含的不變真理與具有前瞻性的主題。

《雲遊》一書出版於 2007 年,距今有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卻很有當今時代的感覺。比如網際網路、手機、航站樓、青年旅社等,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當作者用小說化的形式將故事講出來的時候,我發現特別有共鳴。比如其中有一個場景是在機場裡面舉辦的心理講座,講的是旅行心理學,作者在裡面描述了各種人物打發時間的方式。有人去買東西,有人找出一把破傘,將其肢解,將油布疊好帶走,還有人在討論古巴。表面上是在談旅行,實際上講述的卻是人們對於碎片化時間的選擇。

有時候人們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但是他們就是做了。比如現在旅行、移動確實很方便,但是旅行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有一個名為“七年之旅”的章節中講到:“他有沒有想過:‘我們去過那裡’究竟有什麼意味?在法國的那兩個星期究竟去了哪裡?時至今日,兩個星期只濃縮為一兩個回憶中的片段……挪威又是怎麼回事?唯一留下的回憶是白晝長得沒完沒了。”

作者在如此眾多模糊的事件中,把那些貌似碎片的東西之間的內在聯絡激發出來,在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在討論碎片化時間的運用,其實作者早在 2007 年就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時間就是一個瞬間,我們都生活在瞬間當中,透過《雲遊》一書,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時間的碎片化的一個首肯。

豆瓣 9.0《雲遊》| 細品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筆下的雲遊真諦

03 全新的“我”——“第四人稱”敘述者所賦予的深意

眾所周知,《雲遊》是一部“星群小說”。何為“星群小說”?它即是對如今現實世界中人們經驗方式的模擬,創造彼此分離又互相參照的碎片並自然形成整個星群。

作者在一次採訪中說,《雲遊》這本書的敘述者是被創造和設計的。當創作一部由小片段構成的小說時,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主線,因此

,這條主線必須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一以貫之的敘述者。

所以,作者呼叫個人的角度、觀點和品質等創造了這麼一個敘述者。

這個敘述者不僅足夠強大,而且被賦予了深意。

在網際網路高速運轉的時代,世界的真相和知識似乎都被收入了百科之中,我們似乎已經無所不知,又似乎一無所知。我們生活在混亂的資訊洪流之中,感受著科技的進步帶來的電視、電影、遊戲、網路小說等等,當世界上的聲音一起向你湧過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分辨不清聲音的輪廓了。

在資訊的洪流中,個體的聲音失去了輪廓,面對這樣的“危機”,託卡爾丘克說:“

我們不僅沒有準備好講述未來,甚至沒有準備好講述具體的當下、講述當今世界的超高速轉變。我們缺乏語言、缺乏視角、缺乏隱喻、缺乏神話和新的寓言。

因此,他在《雲遊》中,透過一個“我”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因為網際網路使每一個“我”在互相淹沒,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敘述者。

這個敘述者不僅囊括了每個角色的視角,並且有能力跨越每個角色的視野,看得更多,看得更加明晰。

這種多重視角幫助了我們去閱讀她的作品,更加明晰了“星群小說”的魅力,因此,將其稱為“第四人稱”確有一定的道理。

這個“我”被賦予的深意,就透過無數個角度的“我”,去發現自己的侷限,去領略更真實的世界。

豆瓣 9.0《雲遊》| 細品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筆下的雲遊真諦

文字的魅力在於,它能將不同的人的思想,透過一個一個字,傳遞到世界上的許多角落。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對方,卻能夠從對方的文字中,獲得某些共鳴,獲得思想上的碰撞。

《雲遊》一書,從波蘭到中國,卻也是在一個“雲遊”的狀態下被傳遞著的。作者將她的思想,透過她的筆,將其記錄在書中的每一句話中,給了人們最大的想象與理解的空間。因此每一個閱讀的人,都會獲得獨一無二的體驗與收穫,這正是優秀作品的魅力所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