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簡介萬曆二十三年(1595),身為從仕郎、工科右給事中的徐觀瀾被萬曆皇帝“賜進士第”,為澤州城《誥封隰川王府鎮國中尉鍾氏墓誌銘》篆,落款“眷生涵碧徐觀瀾篆”

諫垣幾見遷遺補

說其是直臣,這可不是我說的,《澤州府志》和《鳳臺縣志》“徐觀瀾傳”中有

“直臣不容於時如此”

之記述。想必其口直心快,其有多直?我不得而知,有一個人卻對其讚譽有加。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明朝的萬曆皇帝。在《明神宗實錄》中,萬曆皇帝感言到

“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澤州府志徐觀瀾傳

徐觀瀾,字涵碧,生卒年不詳。

想必是生來五行火多,須用水來中和,故而名和字中皆用水補之。若說我倆有那麼一點聯絡的話,就是我的姥姥姓徐,我的血液中多少也流淌著些許徐氏血液,只不過姥姥是大東溝鎮峪南村人。據《峪南村志》記載,峪南徐姓是從城關南寨街遷來的。不知徐觀瀾是城關南寨街的,還是大東溝的?

萬曆皇帝如此感言,那是因為萬曆二十年(1592)五月發生在“邦外”的一件大事,史稱“關白陷朝鮮”,正史稱之為“倭酋平秀吉寇朝鮮”。

成就徐觀瀾直臣之名的,正是其在“會勘東征功罪”事宜上的直言。說到朝鮮與我國的關係,我們熟知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其實,在大明萬曆朝,便有“援朝鮮”之事。萬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鈞,是大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也是一位有作為有爭議的皇帝。48年間,既有“萬曆中興”,也有“國本之爭”,皆有“萬曆怠政”,更不用說三大邊患,正所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倭寇朝鮮初期,

“八道幾盡沒,旦暮且渡鴨綠。請援之使,絡繹於路”。

圍繞著朝鮮之事,朝廷廷議再一次分為主戰和主和派,朝鮮為我藩屬國,因而主戰者言之

“朝鮮屬國,為我藩籬,必爭之地”“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薊遼,京師鞏於泰山矣。今日發兵協守,為第一策”;

主和者如兵部尚書石星等

“一意主款”言之“諸將未得利,計無所出”

戰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戰爭的天平,也從來不是倒向一方的。

戰爭初始,遼東遊擊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統兵三千僅以身免;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李如松平壤大捷,李如柏進復開城,援師既連勝有輕敵心,敗於碧蹄管,“經略宋應昌急圖功成”,封貢之意起;

十月,科道徐觀瀾與廷臣“交章止封”

。戰爭,有的是正義與非正義之分。

徐觀瀾,因言而功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二月甲戌升工科右給事中。

給事中,可不是什麼肥差,像御史一樣,是個惹人的差事。同年三月,即同意戶科都給事中王德完

“倭欲無厭,夷信難終,封則必貢,貢則必市,是沈惟敬誤經略,經略誤總督,總督誤本兵,本兵誤皇上也”

之言。援朝抗倭,就這樣在戰和之間廷議僵持著拖延著,時而小戰一場,時而封使往來。

萬曆二十五年十一月,萬曆皇帝

“念將士久勞苦,仍發冏金十萬兩犒師,特諭優敘”。

徐觀瀾,耿直“言劣帥宜更”直,抗疏而論

“沈一貫、蕭大亨、邢玠、萬世德黨和賣國”

疏至京,戶部侍郎張養蒙尼之,不得上。

時觀瀾方駐遼造冊,身歷釜山、尉山、忠州、星州、南原、稷山,查獲各處敗狀,據實入冊。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援朝抗倭進入新的階段,邢玠分兵三協為水陸四路。

五月,升徐觀瀾兵科各左給事中;

六月,再次直言“交章參論”。因著東征,廷臣功罪各執一詞,遂

“差兵科給事中徐觀瀾往朝鮮會勘東征功罪”。

兵科給事中徐觀瀾奏查勘東征事宜五請, 九月即奏四路喪敗之狀,“旨下部,斬馬呈文、郝三聘以徇,一元等各帶罪立功”。初,上見丁應泰疏,謂:

“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

援朝抗倭,後因關白病亡而功成。七年間,主戰和主和派拉鋸般拉拉扯扯,廷臣遊移不定,也是導致戰事拉長的原因。七年間,功過是非難以言明,人事之爭辯不絕於耳,時而被貶時而晉封。

萬曆二十七年(1599)四月辛亥,遣刑科左給事中楊應文代徐觀瀾查勘東事,至九月又以東征功成推用徐觀瀾令吏部憂錄。

援朝抗倭,可謂一波三折,“七年之間,喪師十餘萬,糜金數千鎰”。前人作詩:

議封議剿兩無成,七載勞兵困戰爭,

假使豐臣夭假祚,明師何日罷東征?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一直不明白,澤州人骨子裡的那股“耿直直爽剛直敢直言正直”的“倔勁兒”是從哪裡來的,原來是歷史上

如徐觀瀾者,鑄就了澤州人剛直正直之個性;是徐觀瀾者,鑄就了澤州人敢為天下先之精神;是徐觀瀾者,成就了澤州之脊樑。

回顧徐觀瀾的一生,似乎只有傳記中“援朝鮮”這一事。其實,在地方文獻如《澤州府志》《鳳臺縣志》和《澤州碑刻大全》等史料中,還可梳理出些許資訊。

那是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科鄉試之時,徐觀瀾與同鄉庾能人周盤、大陽人張養蒙同窗多年同年中舉。

然周張二人於萬曆五年(1577)高中進士,觀瀾則繼續寒心苦讀以待時機。苦讀之餘常遊於澤州名勝寶地青蓮寺,今有萬曆十三年(1585)《青蓮寺周盤詩五首》記

“冬日,候呂奎庵明府,時藩主北山儲君,節亭楊別駕、大麓林邑丞清守、徐文學涵碧與焉,漫成志遊”,

至萬曆十七年(1589)方高中焦竑榜己丑科進士。

從此,開啟了徐文學涵碧由地方到中央轉身的新的人生。時觀瀾“居諫垣”,初為科道,張居正《請宥言官以彰聖德疏》:“竊以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由此,“直臣”徐觀瀾華麗登場。然其仕途並未一帆風順,較之周張二人,終其一生僅居言職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張養蒙周盤徐觀瀾同年中舉

若說這徐周張三人,不僅同榜,而且生活軌跡多有交集,交情更是非同一般。

萬曆二十三年(1595),身為從仕郎、工科右給事中的徐觀瀾被萬曆皇帝“賜進士第”,

為澤州城《誥封隰川王府鎮國中尉鍾氏墓誌銘》篆,落款

“眷生涵碧徐觀瀾篆”。

此時,徐氏已然和隰川王府攀上親了。撰碑之人,則是“賜進士第文林郎巡按陝西監察御史郡人心銘周盤”。

萬曆二十四年(1596),遠在澤州青蓮寺的“寺僧成志歸依大法”。這一次,周盤特為寺僧成志撰寫《青蓮寺舍利塔碑》,並同澤州知州顏洪等捐谷捐銀,

同時“徐鄉宦觀瀾銀二兩”。

這一年,因援朝抗倭之事,周盤已升任直隸巡按並條上防倭四事:一議復餉兵,以足戰守;一移建營屯,以據要害;一增修城堡,以資保障;一稽練魚船,以消禍患。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高中進士

不為今人所知的是,徐觀瀾和張養蒙還有親家之關係。

《東林本末》有記

“丁應泰,坐以不謹,陷給事中徐觀瀾幾死,並誣害觀瀾親家侍郎張養蒙罷職”

之記載。無端捲入明末東林黨爭,也是時人逃不了的宿命,王允成如此、張養蒙亦如此。

治理黃河始終是古代中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課題。

萬曆二十五年(1597)八月,因黃河改道而“黃堌塞口”廷議未定。御史周盤等議“止挑掃灣直渠展濟濁河及築山西坡歸仁堤以濟運護陵費省功倍與總河合獨總漕褚鈇意見不同部請再行會勘”。

工科給事中徐觀瀾言“堌口之堪三臣既同善均從眾不必再勘請專任河臣以責成功”。

由此可見,徐觀瀾,居言職,敢直言,不辱萬曆朝澤州人之血性。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今日研讀一個距今四百多年的人物,限於資料和能力水平,多有出入和差誤。縱覽《明實錄神宗實錄》,未檢索出徐觀瀾更多的事蹟。《澤州府志》《鳳臺縣志》中,也沒有更多的細節,只記載其“關白陷朝鮮”一事,雖記

“給事中徐觀瀾墓在金村”,

卻不知其墓在金村何處。

其父徐桂,也因其而贈“徵仕郎、中書舍人”。

說徐觀瀾,善書寫,

未能找到其傳世之作品,鍾家莊花園頭村《誥封隰川王府鎮國中尉鍾氏墓誌銘》落款“眷生涵碧徐觀瀾篆”,或是孤證。

雖未確知徐觀瀾為哪裡人,亦不知其生平,頗為遺憾。然可以確定的是,作為“直臣”,徐觀瀾,

先後在工科、兵科、禮科“給事中”的職位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敢說真話,不懼權貴,人如其人名副其實。

古史人物|萬曆直臣涵碧徐觀瀾

附:徐觀瀾奏查勘東征事宜五請

一請敕諭朝鮮君臣前經理奉職無狀業已罷還從此戢眾整兵禁勿侵掠王宜嘗膽臥薪練主兵儲客餉興復輿圖之舊

一請敕戒南北諸將朝廷錄功使過恩德良厚宜釋嫌疑共抒忠勇慎勿彼此異視今後凡有功罪從公賞罰敢有不遵諭旨者督撫以軍法從事

一諸敕督撫諸臣歷查陣亡將卒或設祭以掩其骸或給賞以恤其家傷者厚撫而遣之還存者少優以作其氣庶六師鹹奮

一請敕都察院速差巡按御史一員巡按遼東陳效速赴朝鮮會勘功罪庶查核任專日後軍中不敢隱弊

一請敕督撫諸臣共秉公忠各輸肝膽會議絲毫無隱奏報從實具聞庶足明臣子不欺之義而抒。

長河人物|安陽知縣白毓秀 古史人物|孝廉舉人 嶺頭宋甫 長河人物|王泰來傳

歡迎隨手關注

伊侯山,一個有鄉情的公眾號

做一個有

鄉情

的公眾號!

更多圖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