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簡介參加會試的人必須是透過鄉試的舉人

會試考什麼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科舉制度是我國傳統選拔人才制度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制度。其中科舉考試裡面最為重要的就是三次階段性考試,相當於今天的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試。

它們分別是:鄉試會試 殿試。但是很多人可能會疑問,這三次考試到底考些什麼?科舉考試的考官又是如何選拔出來的呢?這裡不妨為大家介紹一下。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一.鄉試不“鄉”,會試須“會”

明代科舉取士實行三級考試製度,即鄉試、會試和殿試。而會試作為中間一級的考試,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連線作用。

聽到鄉試這個名字,很多人會以為,鄉試不會就是在鄉鎮裡面考試吧。其實這就無解了,所謂鄉試其實是省級考試。

要去省會城市才能進行,和科舉一樣是三年一次。鄉試的參與者大家估計都有所耳聞,他們就是所謂的“秀才”。秀才在古代已經是比較高的文化水平了,其實古代能夠稱得上秀才的人,基本上就相當於20年前的大學生級別。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秀才其實是考試獲得的,根據明朝的教育制度,秀才要經過州府的第一等考試,也叫童生試才能被選拔出來,考中秀才的人,叫做秀才。沒考中的人,就是童生。可別小看了秀才,很多人七老八十還是童生,根本考不上秀才。通過了秀才考試的人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透過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會試。

我們都知道範進中舉的故事,范進中了舉人就是因為鄉試通過了,鄉試透過的人就是舉人,也是會試資格的擁有者。

為何范進如此興奮呢?因為根據慣例,舉人就有當官的資格了,所以范進才會如此興奮。這樣看來會試的級別就相當高了。那麼如果通過了會試又會如何呢?會試又是如何考試的呢?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二.群英薈萃的會試考場

和鄉試一樣,會試實行的也是三年一考,會試的考試年份和時間定在辰、戌、醜、未年的二月份,分別於初九、初十二、初十五三日進行三場試。透過會試者稱為貢士,會試第一名稱

會元。明代會試的一般情況是在鄉試之後的第二年二月舉行,地點設在京師,由禮部主持,因而也稱會試為“禮部試”或“春闈”,又因為在春天舉行,故又稱其為“春闈”。

就科舉的三場試與科舉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而言,會試與鄉試是完全一致的。明代會試考試是以經義、論、策和詔、浩、章、表等為形式,以《四書》《五經》為基本內容,以四書義為基本程文形式的標準化考試。

根據《明史》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而在考試形式方面,則是採用了八股文的文體考試形式

“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為之八股,通謂之制義”。

明代會試分為三場,就和今天高考的語數外等一樣,會試每場的考試內容也有所不同。

按照記載:“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浩、表、內科一道。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翻譯一下就是第一場考察考生對經義的理解。所謂經義就是四書五經裡面隨便抽一段,然後問你是什麼意思,而且這個解釋要能寫成一篇議論文。

第二場就是考察考生的公文寫作能力,看看考生會不會寫公文。第三場則是考察考生的判斷能力,對事物的評判力和對於歷史的分析能力,畢竟古人是以史為鑑的嘛,所以考察對歷史的分析能力尤為重要。那麼參加會試的人的資格又是如何確定的呢?

同鄉試一樣,明代對參加會試者有嚴格的身份限制。對於鄉試,其準考者“禮部會試舉子則國子生及州府州縣學生員暨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應之。其學校訓導專教生徒,及罷閒官吏,倡優之家,與居父母喪者,俱不許入試”。

也就是說,如果你通過了鄉試,你就可以參加會試了,不過呢,還有幾個要求:1。退休官僚不能參加。2。如果你父母是唱戲的,不能參加(有些歧視)3。如果你父母不幸去世,而你還在三年的守孝期限以內,一樣不能參加。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參加會試的人必須是透過鄉試的舉人。其中第一類是新科舉人,他們由各地官府提供食宿費用和交通工具。

第二類是以前各屆會試下第和因為其他緣故未參加當年會試的舉人。但如果已授教職,也不能參加。

同時,如果你三次考會試沒考中,那麼你一樣不能再參加了。可以說這個會試和鄉試完全不一樣,是有明確的次數限制的,如果你三次都考不上那對不起,這輩子你就不可能成為狀元了。也許有人說,反正舉人也能做官了,為何還要成為進士考會試呢?這裡可大有不同。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三.受歧視的舉人和尊貴的進士

明代科舉制的建立源於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鑑於元末的天下大亂,無法立即開科取士,而為了廣泛搜求各方面人才,在洪武初年,採用了科舉和薦舉交替進行的方式。

應該說,朱元璋此一時期所行薦舉還是權宜之計。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頒《科舉詔》,正式開科取士,科舉成為明代選官的重要途徑。

明朝建立幾十年之後,從明宣宗時期開始,“進士日益重,舉貢日益輕”的傾向逐步形成。也就是說,進士出身比舉人出身受到的重視程度那可是高多了。如果你是進士,那麼你的起點就比舉人要高得多。

明代所實行的科舉取士制度是明代封建國家政治選官的主要途徑,明朝的官員來源,特別是文官,主要是依靠科舉仕進。“

明代社會對於科舉考試的普遍認識就是一條——讀書考中進士可以當官,這也造成了明代科舉競爭極其殘酷。

而作為三級考試的中間環節,會試不但從形式上連線著鄉試和最高一級的殿試,更從實質上奠定了士子的為官之路。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會試中式者,雖然還要經過殿試,但明朝殿試無黯落,會試到殿試實行的是等額錄取,殿試只排名,不淘汰。這也就是說,只要透過會試就己是進士身份,若沒有透過,則還是舉人,來年還要再考。

《明史》記載:“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考選庶吉士者,皆為翰林官。其他或授給事、知州、知縣等官”

解釋一下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是翰林院的編修,所謂編修就是負責聖旨的校對工作。這項工作在明代堪稱極其重要,因為明代的聖旨都是由內閣擬定的,內閣成員最初一般都是翰林院的編修。也就是說如果你成了翰林院編修,也就一隻腳踏入了宰相的大門。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所謂庶吉士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樣在翰林院工作,翰林院和內閣幾乎是合署辦公,所以你每日都能見到宰相,可以說飛黃騰達是指日可待。一般的進士最低也是個縣長級別,可以說都是前途無量。

而與之相對來說,舉人只能替補當官,而且最多就是個縣委辦事處主任,可謂天壤之別。那麼既然會試如此重要,會試的考官又是什麼人來擔任的呢?

四.競爭激烈的主考官

按照明代考試官的職能分類,會試主考官屬於內簾官,主要的職責是出題、審卷、決定錄取名單、排定名次並上報禮部。

經糊名、警錄、校對後,由同考官分房閱卷並進行預選,預選出來的考卷送主考官審閱並擬定名次,寫成“草榜”。

草榜擬成後,再由主考官和禮部知貢舉官主持,將擬定錄取的“硃卷”與考生的“墨卷”進行“對號”,編號不對者棄而不取。複核以後,再行“填榜”,即正式確定錄取名單。

明朝對於會試主考官的選拔,並無明文規定有何要求,但是這可不代表誰都能當會試的主考。根據統計,在明朝276年曆史中總計的144位會試主考官裡面,有明確功名記錄的有134人,其中除了永樂十三年的主考官梁潛為洪武二十九年舉人外,其他主考官均是進士出身。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也就是說,明朝會試主考官的進士比例達到了99。 3%,這一高比例足以說明,明代的授官與士子的科舉出身是緊密聯絡的,雖然明代沒有明文規定會試主考官一定要是進士出身,可是明代政治選官的主要途徑就是科舉取士制度,所以士子們的科舉出身也成為了仕途選拔的最重要標準。

同時,在這134人當中,僅有一名舉人,其餘全是進士,這也能夠看出明代進士和舉人入官情形的差別,進士除了先前筆者提到的起始授官要遠較舉人為高之外,在以後的仕途升遷當中,也要比舉人平順許多。

會試主考官除了由進士隊伍構成之外,還囊括了一部分高質量人才。其中,狀元16人,佔總人數的11。 1%。榜眼15人,佔總人數的10。 4%。探花14人,佔總人數的9。 7%。一甲進士(科舉的前三名)在會試主考官中所佔比例為31。 3%。

可以說這些考生也都得心服口服了,畢竟上面出題的人絕大部分都比下面的考生厲害得多。同時根據主考官名錄我們也能發現,裡面不乏一些重量級人才,比如明代著名首輔楊廷和與高拱都曾經擔任主考。

還有明代大才子解縉也曾經擔任主考,這些人的才能明顯都是最頂級的,可見明朝對於會試的重視程度。

古代科舉的“會試”到底考些什麼?考官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總結

作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制度,科舉制度明顯是選拔人才的關鍵途徑,其中會試最為重要一環也有突出作用,但是畢竟四書五經本身的缺陷難以彌補,所以最終科舉制度被淘汰也是大勢所趨,不過這項制度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