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簡介初次上手這款遊戲時,玩家就可以感受到十分濃郁的哥特風格,從地圖到場景再到人物角色,早先文章中就曾提到過“視覺上的享受總是要比遊戲玩法來得更快也更加深入人心”

第五人格的含義是什麼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前言

假使你有一個朋友,時而面露懼色、神情緊張地盯著手機螢幕,甚至身體已經本能地擺出“戰術後仰”;時而卻又面露獰笑,雙目迅速掃過螢幕上的每個角落,猶如一頭兇猛的野獸正在搜尋著獵物。這樣十分極端的性格轉換,只能說明一件事:

你的朋友可能正沉溺在某款非對稱性對抗競技類(Asymmetrical Battle Arena)遊戲中不可自拔,在“獵人”與“獵物”的身份中來回調換著,比如這款網易研發的《第五人格》。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第五人格》中的“哥特風”是什麼

懸疑燒腦的遊戲劇情,緊張刺激的遊戲玩法,這是《第五人格》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作為一款非對稱性對抗競技類遊戲,《第五人格》巧妙地使用各種“差異化”為玩家們造就了一場場極富趣味性的“貓鼠遊戲”。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遊戲的玩法充滿了趣味性與挑戰性,固然是《第五人格》能夠常青的根本所在。但第一時間就能夠抓住玩家,還要歸功於遊戲獨特的角色形象設計和美術風格。相較於利用玩法在遊戲中讓玩家欲罷不能,視覺上的享受總是要比前者來得更快也更加深入人心。

那麼,究竟什麼是“哥特”?它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又是如何被大眾所接納的?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哥特的起源與發展

“哥特”一詞最早起源於中世紀,最初指代東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哥特(又譯為哥德)。公元五世紀,西哥特人建立王國併入侵西羅馬帝國,加劇了其滅亡的程序,直至公元714年哥特民族完全滅亡。

15世紀,人們渴望復興古羅馬文化,從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卻又無法釋懷那段歷史,故而將這一時期稱之為“Gothic”。當然,同“巴洛克”、“洛可可”一樣,早期“哥特”也充滿了貶義並非是什麼好詞,被視為野蠻、暴力、殘忍、恐怖的代名詞,泛指缺乏品位與庸俗的藝術形式。因此,文藝復興運動開始後,哥特文化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詬病、貶低,逐漸轉為沉寂被巴洛克所代替,直到浪漫主義運動才得以正名。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這一時期,浪漫主義的文化思潮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哥特的“復興”由此開始並對今後眾多文學作品產生了影響,例如《簡愛》、《呼嘯山莊》、《夜訪吸血鬼》以及被公認為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說的《奧特蘭託城堡》。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霍勒斯·沃波爾的《奧特蘭託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說的誕生,同時也意味著這類小說創作模式的問世。此類小說在18世紀進入繁榮期,其中充斥著怪誕、詭異的故事情節,著重於刻畫、描繪人們內心的陰暗面,同當時的浪漫主義風格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這或許同哥特文化誕生之初被打上“野蠻”、“恐怖”等標籤有直接關係,受鄙夷、遭貶低,讓哥特文化與歐洲的古典傳統文化在本質上就有著區別。

同時,也為哥特文化賦予了另外一層含義——反叛精神。使得此類文學作品,都有著揭露社會罪惡,批判社會現實、暴露人性陰暗面的核心價值與思想。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除文學作品,哥特文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莫過於其建築風格和視覺藝術,這一點還要從西哥特入侵西羅馬帝國時期講起,雖然哥特人征服了羅馬,但也間接使這一民族被基督教化,公元589年哥特人開始信奉基督教。

在宗教文化的渲染下,哥特文化的發展被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直至13世紀達到頂峰,此後更是持續長達兩百年。這期間,哥特式建築最高代表主要就是天主教教堂,也影響到不少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極其明顯,典型特徵有:尖拱、飛扶壁、束柱、花窗玻璃等。其中,極負盛名的代表有:德國科隆大教堂、法國亞眠主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等。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哥特式建築在設計中會利用拱頂、飛扶壁、束柱以此來營造建築物空間感,令人有一種“向上”的視覺暗示。因此建築物內部整體會給人一種空曠、雄偉的視覺感受,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也使教堂內產生了神秘、華麗的景象,極具宗教色彩。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哥特式風格一直深刻地影響著現代建築,雖然在文藝復興時期有過沉寂,但在19世紀哥特文化在建築方面出現了大規模復興,其代表建築有英國議會大廈和曼徹斯特市政廳,他們都類屬於哥特式建築。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另外,哥特文化除在建築、文學方面生根發芽外,音樂與影視方面也有著滲透,並衍生了獨有的表現形式。哥特音樂起源於朋克,其中摻雜著陰暗、頹廢、冰冷的氛圍,善於表現事物的陰暗面,同其他樂器合奏中,往往能夠描繪出非常宏偉、悲壯卻又華麗的美感。例如,在《血源:詛咒》、《黑暗之魂》三部曲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哥特式建築和音樂。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而哥特式電影起源於1922年,是由弗裡德里奇·威爾海姆·茂瑙指導的恐怖片《諾斯費拉圖》。自此之後,大熒幕上也掀起了“吸血鬼”熱潮,以德古拉伯爵為原型的哥特影視作品數不勝數。20世紀90年代,哥特式電影迎來了黃金年代,其代表作《剪刀手愛德華》更是將這一類電影推向了頂峰。影片透過對愛德華的塑造,深刻探討了人們有關審視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問題,批判了現實社會人們只是一味追求、注重外在美好的表象。現如今,哥特式電影糅合了更多的外在元素,但其內在依然遵循著哥特文化的本質,旨在揭露人性醜惡、黑暗,批判現實社會的反叛精神。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哥特與《第五人格》

時至今日,隨著遊戲產業的飛速發展,哥特文化自然也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玩家們熟知的《惡魔城》《暗黑破壞神》《戰錘》系列均有著哥特的身影,而網易的《第五人格》也是如此。初次上手這款遊戲時,玩家就可以感受到十分濃郁的哥特風格,從地圖到場景再到人物角色,

早先文章中就曾提到過“視覺上的享受總是要比遊戲玩法來得更快也更加深入人心”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談到《第五人格》這款遊戲,很多玩家第一印象就是其獨特的人物角色形象和畫面。蒂姆·伯頓式的“哥特風格”,看似怪異荒誕卻也十分抓人眼球,尤其是對於喜愛哥特式電影的玩家來說,與《殭屍新娘》近乎一個路數的角色形象設計更是牢牢拴住了玩家們的心。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哥特風格的遊戲承襲了哥特文化中陰暗、頹廢、冰冷等特點,這一點同《第五人格》的基調不謀而合。作為一款非對稱性對抗競技類遊戲,《第五人格》本身從玩法上就會給玩家造成一種緊張和壓迫感。從遊戲開始,雙方就並非站在對等的角度上,不管是人數、資源、資訊還是遊戲的規則。作為逃生者一方,玩家只能選擇相互合作破譯密碼機,雖然看似人數上佔據著優勢,但實際上面對兇猛的監管者只能選擇奪路而逃,伴隨著監管者臨近,沉重的鼓點和心跳聲,恰到好處的讓遊戲氛圍更加緊張、刺激。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得益於哥特風格,監管者不僅在玩法規則、背景配樂上為玩家營造了恐懼感,其形象設計上同樣如此。三者結合下,監管者不能力戰、兇猛、恐怖的心理暗示就深埋在玩家心中,使得玩家本能的會選擇逃避監管者的視野範圍。

這也是“非對稱對抗競技遊戲”最大的魅力所在:一場緊張、刺激的“貓鼠遊戲”。相較於傳統競技類遊戲,《第五人格》此類遊戲具有更強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同時,在“不公平”的玩法規則下獲得遊戲勝利,玩家所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更加強烈。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當然,除了監管者之外,逃生者的遊戲角色也充滿了哥特風格。從人物整體再到細節,從寫實到卡通,再到維多利亞時期人們穿著打扮、流行服飾特色、代表性元素、歷史背景等方面都有著精細的考量。充分體現了蒂姆·波頓風格的神韻,其角色特有的形象設計,在與眾不同地表達出了人物形象特徵的同時,配以陰森、恐怖的遊戲音樂和氛圍,使得《第五人格》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五分鐘帶你瞭解《第五人格》裡“中世紀”的瑰寶——哥特文化

結語

哥特文化自誕生之初就被打上了“異類”的標籤,但在經過近十個世紀的發展後,儼然又成為了一種當今社會上非常流行的文化體系。而這一文化體系藉助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利用各種新媒介、新載體,以全新的形式和樣貌呈現在你我面前,而其中一部分元素順著這些媒介已經逐漸被大眾群體所接納和認可,一如遊戲中所傳播的這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