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簡介北京傳統高蹺會在角色扮相、蹺技上獨具特色:十二名蹺手除了4名腰鼓、手鑼外,其餘形象都來自民間傳說、戲劇故事

高蹺會都有什麼角色

北京民俗花會種類繁多、聲名遠播海內外,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多達106種。其中歷史悠久、引人入勝的當屬“踩高蹺”了。

北京的傳統踩高蹺,又叫“高蹺會”,每年元宵節或廟會的民俗演藝中都可見到。其中朝陽區的上辛堡高蹺會最為有名。據說,他們的高蹺會當年曾受過清廷欽點進京為慈禧太后表演,有“皇家高蹺會”的美譽。為彰顯中國民俗文化,上辛堡高蹺會曾走出國門,遠赴澳大利亞演出。

北京傳統高蹺會在角色扮相、蹺技上獨具特色:十二名蹺手除了4名腰鼓、手鑼外,其餘形象都來自民間傳說、戲劇故事。

高蹺會屬於道教會門,每次上蹺12人,據說裝扮的形象來自道教傳人張天師捉妖拿怪的故事。故事大致內容是:有十二個妖怪幻化人形在人間興風作浪,俗稱“十二精靈”。張天師與他們鬥法,收伏了十二個妖怪,使它們修仙得道成為人類,轉世為人間的和尚、婦孺、漁翁、樵夫、公子、小姐等。

上辛堡高蹺會在表演形式上也與常見的高蹺會不同:表演前搭蓆棚焚香拜祖,表演中除了獨門絕技、武場鬥蹺,還有文場唱唸,文化積澱深。文場唱唸段子有《高蹺會歌》《十二精靈》、《四季開花》等,腰鼓手鑼擊打伴奏,對白對唱詼諧幽默。據說他們是道教藝人,沙門祖師叫黑猴。他們在歌中唱道:“高蹺會、代代傳,至今已有三百年。張天師,要進京,十二精靈刮旋風”。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高蹺會隊員中有男有女,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12歲;他們都是本村人員,青年蹺手中,有公司職員、退伍士兵和大學生。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村委會開闢出高蹺會專用會所,有道具室、化妝室、會客室和廚房間,村民踴躍參加高蹺訓練,爭相上蹺參加表演,目前已有四代傳承。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這個黑衣角色叫“棒子和尚”,屬於排頭兵,雙棒相擊傳令開場和收場。扮相是水泊梁山行者武松,在十二精靈中是蜈蚣精。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高蹺表演中最好看的是舞扇,其中公子舞扇與醜婆舞扇,被稱為“雙扇”。這是公子舞扇,基本動作是大翻身,長袖舒展誇張,吸引觀眾眼球。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這是醜婆舞扇,基本動作是深蹲蹦跳,也叫“蛤蟆蹲”。清代鄉村媒婆形象,加上笨拙的高蹺架子,惹人喜愛。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打賞叼煙,是高難動作之一。表演中有些觀眾將一包香菸擺在地上,讓蹺手蹺上去撿。功夫深的蹺手,在地上做首倒立,用嘴將香菸叼起。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這個角色形象是清代兵勇,上衣(馬褂)中間是一塊黑色(有兵或勇字樣),民間戲稱“賣膏藥的”。有的高蹺隊中,也裝扮為舊時鄉村郎中模樣。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這個功夫叫“鐵板橋”,蹺手要在蹺腿相對不動的狀態下,上身儘可能後仰。顯示控制平衡能力。男青年蹺手,都必須會這一招數,才能表演。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腰鼓與手鑼,是傳統高蹺會的標誌。沒有他們(鑼鼓各一對)的高蹺隊,都不是傳統高蹺。鑼鼓手屬於全能蹺手,在“鬥蹺”時他們要成雙成對鬥鑼鬥鼓,十分好看。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踩街鬥坡。踩街是從村子一頭表演到另一頭,鬥坡是在村頭選擇坡地逐個表演‘。鬥坡最考驗高蹺功夫,特別是水泥路坡更增加了一層難度,滑倒摔傷是常事。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走家串戶。高蹺會進院子為農戶表演是當地習俗,農戶提前在門口擺茶桌表示歡迎,表演完畢送水果點心表示慰勞。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高蹺絕活兒。傳統高蹺會有很多絕活兒,比如別胯、邁毛兒、劈叉、拿大頂(首倒立)等。上辛堡的高蹺得天獨厚,絕活兒登峰造極。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鬥蹺。一般的高蹺隊,只是行走和簡單蹺上動作。傳統高蹺會,開場一圈就開始單練或對練,他們叫鬥蹺。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疊羅漢(也叫蓮花樁),高蹺會高難造型之一。表演時6名蹺手勾肩搭背為底座,一名蹺手在上做首倒立。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拉駱駝(也叫穿鎖鏈),經常是在一處表演結束時做退場造型。表面看沒什麼驚險,實際上還是有難度的。6名蹺手必須動作一致,才能保證單腿起跳行進。

上辛堡高蹺會——三百餘年傳承的民俗花會碩果

津門網 王永和,北京攝影藝術協會會員,從事過七年專職新聞工作,在軍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攝影作品百餘幅。專注人文題材攝影,熱心社會助學活動,被聘為蔚縣愛心活動團顧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