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簡介面對“創造社”的大招“棍掃一大片’,魯迅直接就上了一招“槍戳一條線”,把郭沫若、成仿吾、田漢、郁達夫等人給串成了一串兒在罵

魔攻是什麼意思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魯迅在雜文界裡坐頭把交椅。郭沫若足足比他小了11歲,是一個留日歸來的文壇新銳。

二人從未見面,本來也無怨無仇,只是因郭沫若朋友成仿吾爆錘《吶喊》“寫得爛”

,於是連帶著郭沫若也對魯迅產生了偏見。

1927年12月,郭沫若以復刊《創造週報》為由,特邀魯迅加盟。等到魯迅動身去了,才發現郭在沒有通知他的情況下將《創造週報》改成了《文化批判》,魯迅氣得扭頭就走。可是沒想到這一走,他就成了對方的批判物件。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

這是一場由郭沫若精心策劃的“炒作”。為了提高雜誌銷量,打響“創造社”的名頭,

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對魯迅發起了一輪“魔攻”。

雙方你來我往,大戰八百回合,最後各自祭出大招。郭沫若攜東洋魔法“天之御中”對抗魯迅傳統大招“無限反彈”,最後居然在“常人眼中”算是一敗塗地,也算一奇!

一、罵戰的大致經過

作為新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郭沫若所在的“創造社”和“太陽社”在1928年聯合發起了一場“破舊立新”的文學運動。想爭取“新派作家”在文壇上的發言權,並且從此不給“舊派作者”吃飯的機會。

剛開始出場的並不是郭沫若本人,而是其他的人。

在這個“運動”中,由於“棍掃一大片”,掃到了魯迅的衣角。於是魯迅在《語絲》雜誌上寫了兩篇文章反駁,其中有一篇名叫《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

魯迅的筆力,大家是知道的,大概他一出手,“新派作家”就踉踉蹌蹌連著退了好幾十步。於是郭沫若看不過眼,就擼起袖子親自出場了。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如今我們都知道,魯迅有點愛寫“通假字”,可是郭沫若才不認這個理!

他發文嘲諷魯迅:

到底是“氣量”還是“器量”?

矛頭直指魯迅的語文老師。

在自以為抓住了魯迅的“七寸”之後,郭沫若還不算完。他企圖利用東洋忍術“天之御中”,一下子把魯迅打進“異度空間”,於是他惡毒地攻擊魯迅是“封建餘孽”外加“二重反革命”。

罵他“封建餘孽”算了,但為何罵他“二重”反革命呢?原來,郭沫若認為魯迅“不學無術”,也不懂得什麼叫“意識形態”。又因為不懂得“意識形態”,所以自然是不懂得“唯物主義”的,於是他就成了“二重反革命”。

這樣一來,

魯迅也急了眼!他心想:老子有錯別字這個事,是賴不掉了,但是老子就不信你小子寫的東西不出錯!

於是匆忙間找到了郭沫若的小說《一隻小手》,蘸著口水胡亂地翻了翻。

估計也沒看明白寫什麼,就開始亂“噴”書中主人公,才被機器“壓掉了一隻小手,為啥不是大腿和腦殼呢?還得留著另一隻手給女人送鮮花”,“可見他革命不徹底”!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認真算起來,這一場罵戰起因雖然是郭沫若挑起的,但是過程中魯迅也沒佔多少理,至少他的文章未能全部“反彈”對面的攻擊。大概魯迅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還想繼續用“吸星大法”反彈對面,結果郭沫若已經跑到了日本。

魯迅出不了這口惡氣

一直記恨到1930年。

當時他在《我和語絲的始終》上叨叨這件事,然後又藉機再罵郭沫若一回。郭沫若從日本回來後發現又被罵了,簡直被對方的韌性打倒了。

於是也寫了一篇《眼中釘》,迴應魯迅。並且承認自己最先看不慣魯迅,是受了成仿吾的影響。

郭沫若的意思是說:“好啦好啦,別這麼小氣。就算我錯了,我認輸還不行嗎!”

後來,魯迅再也沒公開提過這事。不過4年之後,他在寫給朋友楊霽雲的信裡還是說:當初嘲笑我寫錯別字的傢伙裡面有一個叫“杜荃”的,那貨就是郭沫若。

二、罵戰留下的“江湖傳說”及其它

魯迅與郭沫若這一戰,後來被人稱為民國文壇的“世紀之戰”。表面上看,事件起因是成仿吾挑唆起來的“私人恩怨”。但

事實上是當時文壇新、舊兩派作家間“權力的遊戲”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因為當時的情況,其實是兩派作家誰罵贏了,誰就取得了文壇上的話語權與主導權。並且在文壇上進行一場“撥亂反正”,讓別人都跟在自己屁股後頭進行創作。

魯迅、郭沫若兩派,都認為自己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兩方卯足了勁兒,罵得非常激烈。這一場巔峰對決之後,民間留下了無數傳說。

相傳,當時魯迅罵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郭沫若罵魯迅是“衣冠禽獸”。兩個人在紙媒上面鏖戰了“上千回合”,結果依然是不分勝負。

一部分觀眾來得遲了,未能買票(買報紙)入場,於是又自動給這個故事續寫了劇本,添加了一首詩,並編排魯迅罵郭沫若是:“遠看一隻狗……”

咳咳咳,但是以上的這點“八卦”內容,經許多高人查實之後,發現純屬是虛構的。不過,魯迅的確罵過“新派作家”是“才子加流氓”,但是他並不是專門罵哪一個人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面對“創造社”的大招“棍掃一大片’,魯迅直接就上了一招“槍戳一條線”,把郭沫若、成仿吾、田漢、郁達夫等人給串成了一串兒在罵。

而郭沫若應該從來沒有罵過魯迅是“衣冠禽獸”。至於那一首“遠看一隻狗,近看XXX的詩”,也沒有證據證明它是魯迅寫的,而不是其他什麼迅寫的。

結語

魯迅和郭沫若結怨,主要是因為魯迅太“紅”。而魯迅的走紅,引起了“創造社”成仿吾等人的不滿。而成仿吾發自內心地覺得《吶喊》寫得爛,這其實是個人的口味問題。

在結怨事件上,魯迅“紅”和成仿吾不喜歡《吶喊》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存在。

因為他紅,所以才罵了他,因此郭沫若辦的新刊才能夠紅起來。

但是,當時未必就只有魯迅一個人紅,那麼為什麼他們不去罵別人只罵魯迅呢?這事,顯然要賴成仿吾了。

從未見面卻又時常互懟,魯迅與郭沫若,為何會成“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後來魯迅為此事耿耿於懷了一輩子。一來因為,郭沫若當時居然說他是“二重反革命”,妄想打得他倒退著滾出文壇;二來

因為,郭沫若畢竟第一回合就打中了他的“七寸”——寫“通假字”,而他的確沒有在文字方面抓住郭沫若的BUG。

雖然他透過“無限反彈”與“持久戰”嚇退了郭沫若,在普通人看起來,郭沫若彷彿完全不是他的下飯菜,但是別人不清楚,魯迅

自己心裡還是很清楚的,這一戰,他是敗得很徹底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