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中華飲食文化:閩菜名饌(二)

簡介春捲春捲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

雞絲春捲是什麼菜系

南普陀素菜

南普陀素菜出名菜餚40多種,主要原料是米麵、豆製品、蔬菜、蘑菇、木耳等。廈門南普陀素菜講究造型、色澤和味道,大都以形態命名,不但色、香、味、形俱佳,而且每道素菜均有其各自不同的獨特口味。

在沒有佛教以前,中國就有素菜的記載。南普陀素菜館歷史比較悠久,至今有一千年的歷史。最初,素菜館只是很簡單的供應香客來這裡拜佛後吃個齋,也就是炒個米粉、煮個豆腐湯。隨著廈門對外開放,加上整個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遊客,顧客的需求不斷提高,素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吃素菜與當地的社會文明、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過去,百姓生活主要是求溫飽,隨著溫飽問題解決了,大家就會追求健康、美容的飲食。所以素菜隨著群眾生活的需求應運而生,這是社會的需求、形勢的需要。

在南普陀寺實業社的精心經營下,現在的南普陀素菜,在遵循佛教飲食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倡導科學消費、綠色消費及文化消費,它融合宮廷素菜的精細、民間素菜的天然及寺廟素菜的純正,加上清靜優雅、寬敞舒適的獨特環境形成獨具詩情、景意、禪味、時尚的健康科學的素食文化。

南普陀素菜名也頗高雅,如“半月沉江”、“南海金蓮”等等。美味的菜餚和美麗的菜名相映生輝,一道菜一個雅名,可以說是神韻高雅,充滿詩情畫意。

七星魚丸

魚丸是福建著名的湯菜之一。它是用魚肉、瘦豬肉、蝦乾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那一顆顆如核桃大小的雪白魚丸,漂浮於熱氣騰騰的湯麵,如滿天星斗佈於空間。因此,海外華僑把它稱為“七星魚丸”。

關於七星魚丸,有一個傳說:古時候,閩江之畔有個漁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經商,船出閩江口,進了大海,正遇颱風襲擊。船入港灣避風時,不幸觸礁損壞。修船耽誤了時間,糧斷了,天天以魚當飯。商人嘆道:“天天有魚,食之生厭。能不能換換別的口味?”

船婦說:“船上糧已斷,唯有薯粉一包。”心靈手巧的船婦便把剛釣到的一條大鰻魚去皮除刺,把魚肉剁細,抹上薯粉,製成丸子,煮熟一嘗別有風味。

事後,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裡開設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這位船婦為廚師,獨家經營“魚丸湯”。開始時,生意並不興隆。一天,一位上京應考的舉子路過此店就餐。店主熱情款待,捧出魚丸。舉子食後,頗覺味道極美,便題贈一詩:

點點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

店主將詩掛在店堂上,賓客齊來觀賞。從此生意興隆,小店日日春風。“七星魚丸”也從此得名。

中華飲食文化:閩菜名饌(二)

春捲

春捲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據說宋代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菜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菜。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捲,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福州人春節期間常常食用,跟北方過節包餃子一樣普遍。蔡襄曾寫詩讚說:“春盤食菜思三九。”現在春捲皮已改用麵粉,餡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乾,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階的春捲則用雞絲、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製作而成。

春捲是用乾麵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它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據晉周處《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供人們在春日食用,故又稱為“春盤”。唐時,其內容有了發展變化,《四時寶鏡》稱:“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以後發展日趨精美,至遲到元代,已有關於包餡油炸的春捲記載。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

宋朝吳自牧在《夢梁錄》中這樣描述:“常熟餈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

元代無名氏編撰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記載有“卷煎餅”:“攤薄煎餅,松仁、榛仁、嫩蓮肉、幹柿、熟藕、銀杏、熟慄、芭欖仁,以上除慄黃片切外皆細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薑末、鹽、蔥調和作餡,捲入煎餅,油焯過。”這就是早期的春捲製法。

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清代已出現“春捲”之名。《調鼎集》雖仍以“春餅”為名,但是已做成卷狀,其原文為:“麵皮加包火腿肉、雞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共剁碎,卷春餅切段。單用去皮柿餅搗爛,加熟鹹肉肥條,攤春餅作小卷,切段。單用去皮柿餅切條作卷亦可。”這裡介紹了三種製法,既包餡(鹹、甜均有)又有卷,是典型的春捲形狀及製法,與今日之春捲極為相近。

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捲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菜點中,春捲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

芋泥

“香飯青菰米,嘉蔬紫芋羹。”這是唐代詩人王維讚美芋頭的詩句。芋頭歷來是盤中佳餚。“太極芋泥”是閩菜傳統甜食之一,福州地區逢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菜。

芋泥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簡單,把檳榔芋蒸熟搗成泥狀,加白糖、梅舌、芝麻、豬油等,拌勻後在蒸籠中蒸些許時間即成。吃芋泥時應注意別燙著了,因為泥端上來時,豬油蓋在上面,熱氣不易散發,而表面又看不到熱氣,所以不能匆忙下嘴。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菸時,英、德、美、俄等國的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蓆“招待”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冰淇淋時出醜。林則徐頭一回吃冰淇淋,見那東東冒著白氣,以為燙不可及就用嘴輕輕吹著,洋人們暗自嬉笑。

事後,林則徐也設豐盛筵席“回敬”這些領事先生。幾道冷盤過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似兩條魚顛臥其中、不冒熱氣、猶如冷菜的菜餚。一位外國領事拿起湯匙舀了一勺,往嘴裡一送,燙得兩眼發直,吐都來不及;又聽得“吱”一聲,只見另一位領事的嘴唇也燙出了一圈紅紅的“花邊”,其他客人都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漫不經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作芋泥。”從此,該菜名噪遠近。

制芋泥講究三要素:一要好芋頭——北嶺檳榔芋;二要上等白砂糖;三要好豬油。俗話說“做芋泥沒功夫,糖油做師傅”。今天的商家對其進行了很大的改進,比如儘量降低芋泥的甜度,用奶油代替豬油等,使芋泥這道福州傳統甜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未完待續……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路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