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簡介大理古城鮮于仲通,劍南節度使,傲慢與無知帶來的重大失敗總之,事情鬧大了,南詔王也不想因此和唐朝鬧翻,多次派遣使者說明事情經過,要退回佔領的土地,並威脅要拿整個雲南投奔吐蕃

南詔是哪裡

唐時的雲貴高原,分佈著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勢力,統稱西南蠻。早在李淵時期,西南各蠻就歸附了唐朝,成為羈縻地區。

唐玄宗天寶年間,唐朝與南詔進行了五年的戰爭,唐軍大敗。再兩年後,安史之亂暴發。唐王朝為李隆基的胡作非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場毫無意義的天寶戰爭,起因是因為三個蜀中任職的地方官。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大理大唐天寶戰爭戰士冢

王昱,劍南節度使,可以當一個洋買辦

雲貴高原的地理位置,很適合牽制吐蕃。於是,在唐朝的支援下,六詔之一的南詔逐漸統一了這片區域,南詔首領被唐玄宗封為雲南王。

從唐王朝的角度來看,原來的幾十個勢力太多了,無法形成合力對抗吐蕃。但統一的南詔,同樣不符合唐王朝的利益。最佳結果應該是三到五個勢力同時存在,實力差不太多,互有矛盾,但又都能夠接受唐王朝指揮。

李隆基曾經給劍南節度使王昱下詔,鼓勵王昱挑動蠻夷互相攻殺。說明當時從皇帝到地方官吏,在對外政策方面還是有基本認識的。

但是,王昱接受了南詔王的賄賂,上表請求李隆基批准六詔合一。那時是開元二十六年,李隆基已經頗為昏聵,李林甫為宰相,未經深入調研,就批准了王昱的錯誤建議。

為了一點點自身利益,王昱就成為了外族的代言人。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大理三塔

張虔陀,雲南郡太守,不知哪裡來的瘋狂

六詔合一後,南詔就成了影響西南局勢的重要力量,唐朝和吐蕃都在爭取南詔的支援。而姚安(雲南楚雄)一帶,是唐王朝深入雲貴高原的釘子,南詔若是反唐,必須拿下姚安。

天寶九年,新任南詔王帶著妻子去成都拜會劍南節度使,以感謝唐王朝的任命。路過姚安時,雲南郡太守張虔陀安排夫妻二人分開居住。當夜,張虔陀竟然調戲南詔王妻,被其幾個大嘴巴子打走了。

第二天,張虔陀派兵馬包圍南詔王一行,說南詔王妃無故毆打太守,要交納黃金萬兩賠罪。南詔王無奈,交錢走人。臨行時,張虔陀繼續辱罵南詔王,並向朝廷告發南詔王要謀反。

南詔王大怒,發兵馬五萬,攻佔姚安,佔了唐朝大片土地,張虔陀喝毒藥自殺。

這個張虔陀要麼就是個瘋子,要麼就是一曲忠誠的讚歌。

無法排除張虔陀要逼反南詔王、為唐軍攻打南詔製造藉口的可能性。

至於後面的失敗,那時候哪有人能想得到。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大理古城

鮮于仲通,劍南節度使,傲慢與無知帶來的重大失敗

總之,事情鬧大了,南詔王也不想因此和唐朝鬧翻,多次派遣使者說明事情經過,要退回佔領的土地,並威脅要拿整個雲南投奔吐蕃。

但當時正是李林甫、楊國忠雙奸並立的時候,“欲求恩幸立邊功”,楊國忠為了穩住自己的位置,統籌指揮一些對蠻族戰爭是個很好的立功切入點。

於是,楊國忠命令自己的親信,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大軍八萬進攻南詔。

這個鮮于仲通是蜀中大豪,楊國忠沒發跡之前,經常受鮮于資助。楊國忠當了宰相,就給鮮于仲通安排了這個位置。

鮮于仲通在南詔都城太和城下,與南詔、吐蕃聯軍交戰,唐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幾乎全軍覆滅。之後南詔收集唐軍屍體築成京觀,並歸附吐蕃。

楊國忠掩蓋了此次戰敗,從北方招募士兵準備繼續攻打南詔。並向李隆基謊報吐蕃出兵六十萬援助南詔,劍南兵馬取得了勝利,鮮于仲通升官成了京兆尹。

死了那麼多人,丟了一個羈縻國,這麼大的事情都能被掩蓋,楊國忠真是一手遮天了。

從此,唐朝對抗吐蕃的西南防線崩潰,成都已經處在吐蕃威脅之下,南詔也徹底成為敵對割據勢力。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大理大唐天寶戰士冢

一手遮天的楊國忠,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

三年後,楊國忠再次組織唐朝軍隊大舉進攻南詔。

當時的統帥是前雲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兵馬十餘萬,大多是楊國忠從北方拉來的壯丁。楊國忠許諾一旦勝利,任命李宓為南詔王。

南詔面對唐朝大軍,採取堅壁不戰、誘敵深入、持久消耗的戰術,奇兵摧毀了唐軍洱海造船廠,並截斷了唐軍的糧道。

斷絕糧草的唐軍只得強攻太和城。當時正值盛夏,瘴氣正盛,唐軍戰鬥力急劇下降,再次敗在南詔、吐蕃聯軍手下,李宓陣亡。

“血流成河,積屍塞水。”

先後兩次大型戰役,唐軍損失不下二十萬大軍,天下怨聲載道。

五百多年前,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在這個地方。攻心為上,方能使這個區域成為蜀漢穩固的大後方。而楊國忠這些人,既無清晰的戰略設想,又沒有支撐軍隊遠征的技術手段,將帥都是未經戰陣的庸碌之輩,士兵也是臨時招募缺乏足夠的訓練。

豈能不敗。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洱海

天寶之戰,只是警醒了一批詩人

這場遠離中原的戰爭,給北方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而詩人們才有可能用詩歌來表示心中的不滿。

杜甫“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李白“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都是對這場戰爭的描述和反思,但毫無用處。

等到安史之亂暴發後,詩人們已經忙著逃命,沒有時間去作詩了。

一個強大繁榮的國家,一個昏庸的皇帝,一個奸臣,幾個囂張跋扈的地方官,幾個平庸冒進的領軍將領,就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

不得不說,這就是天寶盛唐的實際情況。名為盛唐,實際上已經虛弱到了極點。

尤其要命的是,這麼嚴重的後果,竟然沒有給李隆基帶來一點點改變,仍然寵信楊國忠,直到安史之亂的暴發。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李白

天寶之戰,可以算是安史之亂的預演。打了一場不該打的仗,損失了二十萬軍隊,耗費國帑無數,還給唐王朝樹立了一個不該有的敵人,吐蕃從此開始興盛,暴露了唐王朝外強中乾的本質。

楊國忠該死,李隆基更是該死。

“欲求恩幸立邊功”,天寶南詔之戰,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