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簡介那孩子就急得罵娘,要掀起破棉襖來,喊同學來幫著解開棉褲上的布條

布條腰帶怎麼系

《遙遠的鄉愁》之157

一場北風一場寒。

天冷了,大樹都發抖了,小草都打冷顫了,老牛都燒碳取暖了,小白兔都穿羽絨了,螞蟻都買暖水袋了,小強都冬眠了……

身在都市的孩子們,穿上了最新款的秋冬裝;而身在偏遠農村的孩子,用衣不蔽體來形容並不過分。

剛上學的孩子,最怕的還是過冬天。

沒上學的時候,冬天還可以躲在家裡和灶火坑裡少出門;但上學後就不一樣了,再冷也要來上學。

那時候,每個冬天,感覺被窩以外的地方都叫遠方。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所以,在北方冬天的早晨,要爬出被窩是要很大的決心和勇氣的。

然而,“一入學門深似海”啊……

當時,教室裡沒有爐子,北方的冬天還特冷。寒風從門縫、窗縫裡像刀子似地吹進來,孩子們在教室裡都凍得鼻涕“吸溜吸溜”的。

有時候,哪個孩子低頭還在寫著作業,一串亮晶晶的鼻涕,就不知不覺要垂落到作業本上了。

聽到其他孩子笑,那孩子才察覺了,“吸溜”一下將鼻涕吸回去;用袖子一抹鼻子,繼續寫作業。

有時候,呼吸間還會將鼻涕吹成一個泡泡。

孩子有時還沒注意,那泡泡就在臉上迸開了。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所以,那時候,每個孩子的破棉襖袖子上,都亮閃閃的,是經常擦鼻涕蹭上去的。

有時候,家長看著寒磣,就在袖口那裡縫一小節袖套。隔一段時間拆下來,幫著孩子洗一下。

實在找不到破布時,就把舊襪子的底剪下來,將襪筒縫在袖口上湊合著。

有時候,家長也會給孩子對付一個“棉暖袖”。

用青布或藍布做個半尺寬的棉花袖子,孩子們平時將兩隻手都揣在暖袖裡暖和著。

等寫作業時,就左手帶著暖袖,右手去寫字。等不及時,就兩隻手都連忙揣到暖袖裡暖和著。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若干年後,在冬天裡看到大家將雙手揣在暖融融的充電的“暖手寶”裡,就想起了小時候的暖袖。

當時,家裡做不起暖袖的孩子,只好將兩隻小手縮回到袖子裡,儘量“不出手”。

“被遺棄樹上,才有成長為梨王的機會”。

因為一直牢記這句話,所以那時的學習也很努力。

那時候,孩子們的小手,都凍得紅腫起來。像十根小紅蘿蔔,握筆時都彎不過來手指,只好一把指頭捏著鉛筆寫字。

每天回家,都要在熱水裡燙一陣子,才感覺能彎曲了。

但到中午天熱時,十指又癢得難受,只好不停地搓,但有時越搓越癢。

那種癢,能癢到骨頭裡,癢得渾身難受、麻酥酥的感覺。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除了凍手,難受的還有凍臉。

冬天裡,很多孩子們的臉凍得像是猴屁股。

即便不凍臉,但皴臉的孩子也是很多;臉上皴了,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有時,在教室裡冷得不行了,老師也會組織大家跺下腳。

於是,所有的孩子用力地一齊跺腳,一雙雙破棉鞋此起彼伏地使勁跺著地面。

跺完腳,教室裡就瀰漫著孩子們跺起的灰塵。

等暖和過來,老師才才繼續上課。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在賊拉拉冷的冬天裡,很多羞澀的女孩要上廁所,還不好意思和老師請假,尿褲子的情況都會時有發生。

那時候,孩子們都是穿著大人做的棉褲,找個寬布條當腰帶,我們稱為氆氌鬚子。

布條子扎腰時間長了,就勒成了一根布繩子,還經常會斷。

有時候,一群孩子在跑著玩,突然“蹦”地一聲,一個孩子就蹲下了,抓著棉褲腰不敢動彈,大家就知道這孩子的腰帶斷了。

這孩子就要提溜著棉褲腰,蹭到廁所裡去接上腰帶,湊合著回家後再換。

布條子的腰帶,還有一樣不好。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那時候,棉褲上都沒腰帶扣,棉褲也是肥嘟嘟的,扎腰的時候要先勒一下,將左邊餘出來的棉褲腰,往右邊一抿;右邊的棉褲腰,再往左邊一蓋,接著趕緊紮上布條子。

動作稍微慢一點,才摸到布條子時,棉褲腰又掉到腳脖那裡了。

所以,用布條子扎棉褲腰,還是很需要點技術的。

上廁所時,蹲下去時,都要將布條子從腰上拿下來,搭到肩膀上或者掛在脖子上,免得掉到茅坑裡。

等起來時,再從肩膀上抽下布條子扎腰。

但有的孩子大哈,不注意時,那布條子還是會滑到廁所裡或者沾上糞尿,那個孩子就倒黴了。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有搗蛋的孩子,自己起來後,伸手將旁邊同學肩膀上的布條子拈過來,悄腿躡腳地走了。

等那倒黴孩子和同學吹了半天牛站起來,到處看了半天沒找到布條子。才急火燎毛地問:剛才誰蹲在自己旁邊?

之後,央求同學抓緊去找那個搗蛋鬼,要回來布條子。

有時候,要布條子的同學沒轉回來,就到上課時間了。

那個去要布條子的同學,也就不敢回來了。

這樣,剩在廁所裡的這個孩子就慘了,提著棉褲腰在廁所裡轉半天。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最後,還是要磨蹭到教室門口,喊老師出來,跟那個搗蛋鬼要回來布條子紮上腰。

之後,才用棉襖領子擋著臉,畏畏縮縮地回到教室裡坐下。

所以,一些吃過虧的孩子,每次到廁所蹲下時,都是將布條子揣在懷裡,才能避免被其他孩子捉弄。

另外,冷天尿急。

冬天趕著衝到上廁所時,都憋得不行了,但有時越是心急,那破布條子還越解不開。

有時,還會將布條拉成死結。

那孩子就急得罵娘,要掀起破棉襖來,喊同學來幫著解開棉褲上的布條。

有時候,布條子好不容易解開了,那孩子說:“不尿了,再繫上吧。”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問他原因,那孩子憋紅著臉說:“已經尿了。”

大家就知道他憋不住,已經尿在棉褲裡了,就一起偷笑著鑽出廁所來。

有嘴快的孩子,還會找老師揭短:“老師,他尿褲子了。”

老師也無奈,大冬天的尿溼了棉褲,也不是鬧著玩的,只好喊那孩子回家換棉褲。

一般的家庭裡,每個孩子冬天裡也就一條棉褲,沒有替換的。

那孩子低頭耷拉腦地回去,少不得被大人喝罵一陣子,脫下來棉褲,喊孩子光腚鑽到被窩裡等著。

大人翻過來溼棉褲,要在灶火坑裡烤半天才烤得幹,還要弄得滿屋子尿騷味。

《遙遠的鄉愁》:用氆氌鬚子當腰帶的年代,不少孩子也經常鬧笑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