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簡介而位於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東史馬村最終也迎來了拆遷的日子,這個村子有一位特殊的村民叫任金嶺,他的家裡是一座佔地面積超過1000平米,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古宅,村子裡的人一般稱這個宅子為任家老宅或是任家大院,這個房子就是那座號稱100億都不換

怎麼檢視一個城市全部地圖

平時的印象裡很多樓盤拆遷時期都遇到過釘子戶,這些人往往坐地起價,當釘子戶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多分一點拆遷款。不過2010年河南東史馬村的一個老農卻顯得有些不走尋常路,開發商為了成功拿下地塊,給這位老農的房子拆遷款高達一個億,而這位農民竟然拒絕了這個提議,甚至揚言“就算是給10億,100億也不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最後這棟老宅又有著怎樣的結果呢?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給100億也不拆的古宅

前幾年隨著城市化程序的推進,城市的土地也越來越緊張,一座座高樓平地而起的背後是巨大的利潤空間,當時的一些城中村或者位置特殊的農村便拿上了新時代的紅利,成功分得拆遷款搬離故土前往城市生活。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而位於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東史馬村最終也迎來了拆遷的日子,這個村子有一位特殊的村民叫

任金嶺,他的家裡是一座佔地面積超過1000平米,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古宅,村子裡的人一般稱這個宅子為任家老宅或是任家大院,這個房子就是那座號稱100億都不換的古宅。

任家老宅是一座相當古老的瓦房,裡外充斥著古樸和歲月沉澱,承載著任金嶺的記憶和堅守。不僅是任金嶺,他的父親、祖父以及祖輩好幾代人都曾經生活在這裡。很快開發商們就來到了東史馬村

,2010年

村民們們得到地皮要被徵用的通知,鄉親們心中難掩興奮,一旦房子拆遷他們就能拿到拆遷款用這筆錢去城市裡買房子生活了,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了一輩子或者幾輩子的人來說,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與村民們的興奮相反,任金嶺顯然有些憂心忡忡,他並不想搬到城市生活或者是得到拆遷款,而是想要一輩子守護家族的老宅,延續祖輩留下的遺產,因此任金嶺果斷的拒絕了拆遷。開發商很快就找到任金嶺,向他提出了拆遷任家老宅的提議,

多次協商後拆遷款竟然給到了1億元

任金嶺當即向開發商表示,別說

1個億,就是10個億、100個億他家都不會拆

。也就是從這句話後,任金嶺就成為了村裡的釘子戶,不管有多少人上門勸他,任金嶺都不為所動,他守護任家老宅的心始終沒有變過。隨著開發商進場搞建設,早就拿到了拆遷款的鄉親們也陸續搬走了,最終只留下了任金嶺和他的任家老宅孤零零地屹立在一片廢墟中。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施工期間的任金嶺也有過擔心,也遇到了各種問題,那幾年總是聽說暴力拆遷的事,要說心裡不慌是假的,為此他寸步不離守著老宅,後來也證明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雖然因為施工原因免不了斷水斷電塵土飛揚,但任金嶺都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沒有自來水他就自己打了一口井,電話線被切斷了他就自己買一部手機。

施工期間,老宅房頂的磚瓦遭到了損壞,任金嶺為此特意修建了一圈圍牆,將自家佔地1200多平的老宅保護了起來。就這樣膽戰心驚地生活了幾年的時間,周圍的房子終於也建好了,在新建築的襯托下,任家老宅格外顯眼,任金嶺很高興終於放下了心,自家的老宅保住了,那麼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能讓任金嶺甘心放棄高達1個億的鉅額資金,依舊選擇守護這座陳舊的古宅呢?

任家老宅的故事

人家老宅是一座擁有200多年曆史的古宅,是整個豫東地區儲存相當完好的清代古宅,有濃厚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背書,同時這座老宅也象徵著任金嶺家祖上的榮耀,也讓任金嶺一家為之自豪。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任家老宅整體是由青磚建造,從內到外透露著古色古香,從現在宅子的規模上看,任家祖上必定是了不得的大家族,有著一套獨屬於任家人的文化和家族傳承。

事實上

任家老宅始建於公元1775年

,也就是

乾隆40年,由家主任君選建造。

當時

任君選的孫子任德潤年輕有為當上了正二品的布政使

,就相當於現在的省長職務,絕對算得上是地方大員。這當然是光耀門楣的大事,任德潤就職後,任家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擴建老宅,把老家舊宅修成了一座七進大院,而這項工作,從動工到結束,竟然進行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直到

道光年間的1838年才算是正式竣工。

期間任德潤也不負家族期望,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將地方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為此還受過皇帝的嘉獎,道光皇帝還親自賜下墨寶,

將“輔翼國政”四個字送給了任德潤

,而這四個大字也被任家人制成了匾額,掛在任家大院的大門前。要知道,在封建年代能得到皇帝御賜的東西簡直是無上榮光,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匾額任家的威望和榮光在當地一時間風光無兩,成為了十里八鄉間人們口中的大家大族。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從“輔翼國政”下的大門進入後,二門上面也掛著一個匾額,一樣上書四個大字“望眾幹成”這四個字是由任德潤的弟弟任清馨親筆書寫

,代表的是對家族子弟的希望和寄託。令人遺憾的是這兩塊匾額早就不是最初的那塊了,曾經的古物在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遺失破壞,如今這兩塊匾額是任金嶺根據家族的記錄和資料找人仿製出來的。

如今算下來任家大院經歷了7代人的成長,早就從最初單純的住宅轉變成了家族的傳承和精神寄託,或許它的象徵意義早就超過了實際意義,它的存在代表了家族的興旺和延續,住在裡面的任家人也見證了200多年的歷史變遷。

事實上現在我們看到的任家大院早就沒有當年的闊綽和榮光,這座七進院落隨著封建社會和任家的衰落早就被改成了二進式院子,不過依舊儲存了1200平米的面積,可見當年繁盛時期的任家大院規模究竟有多豪奢。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除了老宅的框架之外,任家人為了最大可能儲存祖上遺留下來的產業,他們將祖上流傳下來的古董和器皿在戰亂年代深深埋入地下,甚至連房頂上的屋脊獸都扣了下來,還將房樑上的精美雕花用泥巴糊住,這才將保住了大院,留下了如今的遺產。

或許現存的這些東西並不算十分值錢,但它們在任金嶺眼中代表的意義不同,進入新時代後,任金嶺不敢忘記父親要他保護老宅的囑託,幾十年如一日的守護著曾經的任家大院。為了讓老宅繼續傳承,任金嶺將自己收入的絕大部分都拿出來用以維護重建老宅,甚至練成了一手絕佳的木匠活,老宅的每一寸都有任金嶺的汗水。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隨著任家老宅的再現,一同傳承下來的還有樸實家風,清代文化,對家族的寄託和堅定的信仰,讓人們相信即便老宅消失了,老宅的精神也會一代代傳承下來,或許這才是任金嶺守護老宅的真正意義所在。

老宅變身博物館

為了更好地守護老宅,也為了讓這個建築、年代、文化的融合體最大程度的保留,任金嶺在看過很多國內儲存古宅的案例後,突然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什麼不能像獅子園和蘇州園林一樣,讓老宅成為一種文化?為此任金嶺決定將自家老宅申請為博物館,讓老宅連同裡面的文物一同儲存下來。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經過多方奔走

2009年任家大院被列為鄭州文物保護單位

,有了專項資金的支援,任金嶺一家的負擔減輕了不少。2015年任金嶺一家整理出了家族遺留下來的所有文物,兩年後的

2017年任家大院被文物局正式批准成為“天祥”博物館,

任金嶺和老伴崔麗麗就是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歷史也為了讓人們記住歷史,任金嶺決定對外開放博物館,供遊客們觀賞遊覽。兒媳婦順理成章當上了博物館的解說員,不斷地向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解說著匾額的意義

“大門為文,二門為武,兩個匾額結合在一起取的是文治武功結合在一起,交相輝映的意思”。

2010年河南老農拒絕拆遷老宅,揚言100億也不拆,最後怎麼樣了?

大門兩側的倒座房就成為了這座私人博物館的文物展廳,裡面放著任家先祖們收藏的各個時代的文物,以及任家人用過的瓷器、茶具、官服等。除了這些展覽的物件,任家大院的各種雕刻也是不能錯過的景緻,繁複的花紋,古法設計的花樣,很多都是現代失傳的手藝,搭建房子的青磚,遺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有著幾個世紀的歷史。除此之外還有清代遺留下來的家常用品比如織布機、紡花車等物品,都帶著歷史特有的氣息而存在。

被現代化建築包圍的任家大院或許並不是什麼知名建築,也沒有南方園林的精巧,但他是任金嶺一家盡最大可能儲存下來的一種精神,一種韌勁兒,它的文化和歷史意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感佩任金嶺一家不為金錢所動的堅定信念,正是在他們的守護下,才能讓我們重新見識到那個年代的氣息和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