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這兩件冷兵器殺傷力極大,能夠在戰場上以防不測!

簡介宋代以後,火器盛行,為增加靈活性,士兵所穿甲冑越來越輕,用長鞭、鐧對付重甲的機會也相對減少,鞭、鐧尺寸和重量開始變小,其功能也由進攻為主向防身和在狹小空間內格擋、破壞對方帶刃兵器的方向發展

多節鞭怎麼改

鞭、鐧都屬短兵,因二者形制、功能相似,所以歷代都把鞭、鐧相提並論。宋《武經總要》記:“鐵鞭、鐵鐧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稜者,謂之鐵鐧,謂方稜似形,皆鞭類也。”明《武備志》記載也大體相似。小說演義中隋唐英雄秦瓊、尉遲恭即是一個使鐧,一個使鞭,而且其形象以門神的形式固定下來,流傳至今。

這兩件冷兵器殺傷力極大,能夠在戰場上以防不測!

鞭的起源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但鮮見出土文物。鞭有軟、硬之分:軟鞭多為皮革編制,《史記伍子胥列傳》記:“及吳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這裡所用即是軟鞭。後來又出現了金屬質七節鞭、九節鞭等多節鞭,這幾種鞭因為可以摺疊也被歸為軟鞭;硬鞭多為金屬質,以鋼鐵質居多,銅質較少,不可彎曲,人稱鋼鞭。硬鞭尺寸較長,更適用於馬戰。《中國兵器史稿》中稱:“鞭雖屬短兵類,但其形制較長,而且較重,需大力演練。”持鞭者多持雙鞭,左右揮舞,靠砸擊力殺傷對手。

這兩件冷兵器殺傷力極大,能夠在戰場上以防不測!

多節結構是鞭的主要外形特徵,宋《武經總要》稱:“鐵鞭多節,系襲晉代遺制。連珠三節鞭亦系胡人器型。”存世的鐵鞭以竹節形和連珠形居多,橫截面為圓形、方形和六角形等,其節數往往根據硬鞭長度而不同,大致為12節—13節。 鞭在唐代較為流行,相傳唐初名將尉遲敬德就擅使雙鞭。明代何良臣《陣紀》中記載:

“鈀尾鞭、丈八鞭,連珠鐵鞭、豹尾鞭、鐵鞭,各有專門,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來。”可見明代軍中仍有眾多的使鞭者。清代遺留的硬鞭數量遠不及鐧的數量,這與火器盛行有關,也可能是硬鞭製造工藝較為複雜的原因造成的。由於硬鞭與鐧在使用功能上幾乎一致,清代使鞭的人多用工藝更簡單的鐧來代替,因此,今天所見存世的硬鞭多為明代或明代以前的器物,多做工精良。

這兩件冷兵器殺傷力極大,能夠在戰場上以防不測!

鐧亦作“簡 ,與硬鞭外形稍異,但使用功能幾乎完全相同,硬鞭可單雙兼用,而鐧則多雙用。有節、無節是區分鞭、鐧的重要標誌。鐧身無節,橫截面多呈方形或多邊形,根據其邊的多少可分為三稜鐧、四稜鐧、六稜鐧或八稜鐧等。有的銅面刻有凹槽,稱為”凹面鐧“。

這兩件冷兵器殺傷力極大,能夠在戰場上以防不測!

早期的鐧粗大厚重,鐧身前後粗細變化不大,頂端多無尖,主要用於砸擊,即隔著盔甲也能將人砸傷、砸死。明清時期,輕甲流行,鐧身相應變細,鐧根部到頂端逐漸變銳,使重量減輕,在靈活度提高的同時也增加了刺的功能。鐧的大小長短,因人而異,一般多在65釐米一80釐米之間。除長鐧外,還有用幹防衛的短鐧,一般全長不足50釐米, 主要用於防身和塹壕內格鬥。使長兵器的人,常把短鐧藏於腰間,以防不測或兼為暗器。隨著冷兵器逐漸退出戰場,鐧的尺寸也隨之縮小,短鐧數量增多,晚期的鐧普遍沒有凹槽,大多做工簡單、粗糙。清未槍械盛行,鐧作為近距離格鬥兵器,存在了較長的時間,其間,鐧的外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除鐧身縮短外。有些鐧的護格改為兩側延伸的月牙形,或變為如西式馬刀護手樣的”S“形擋手,這都是為塹壕內格擋敵方兵器所做的調整。

這兩件冷兵器殺傷力極大,能夠在戰場上以防不測!

鞭與鐧歷代被視為雜兵,多用來與其他兵器配合作戰,因其格擋效果好,無刃,混戰中不會傷及自己,所以常與長兵器為伍,長短搭配,能攻能守,效果最好。鞭鐧大多沉重,使用技法有劈、掃、扎、抽、劃、架、刺、撩等,使這些動作連貫流暢,需持長鞭、鐧者具備大力。重鞭、鐧對重甲有很大的破壞力,其結構對刀劍等兵器刃部的破壞也很驚人。為增加鞭、鐧牢固度和柔韌性,鐵鞭、鐧均以精鍛的鋼鐵為材質,銅鞭、鐧較少,其材質也為熟銅。所以,現今所見以鑄鐵或鑄銅工藝製造的古代鞭、鐧除極少量為陳設器外均是偽品。

宋代以後,火器盛行,為增加靈活性,士兵所穿甲冑越來越輕,用長鞭、鐧對付重甲的機會也相對減少,鞭、鐧尺寸和重量開始變小,其功能也由進攻為主向防身和在狹小空間內格擋、破壞對方帶刃兵器的方向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