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簡介禕衣曹皇后身上穿的是深青色禕衣,禕衣便是宋朝時最高規格的禮服,同時也是皇后冊封等重要大典時,必穿的衣服,后妃之服

絳紗什麼什麼成語

備註:所謂服化道,是拍片術語,具體來說就是服裝、化妝、道具。

近年來,古裝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觀眾逐漸有了審美疲勞。最近的熱播劇《清平樂》在服化道方面另闢新徑,它沒有迎合大眾的審美,反而致力於還原宋朝社會風貌。

此劇一出,便大受好評,觀眾都讚歎宋朝服飾的端莊優雅。《清平樂》雖然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還是因為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提起宋朝,人們便習慣性地和唐朝相比,如果說唐朝是絢爛的煙花,那麼宋朝便是一幅山水畫。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唐朝民風奢華,才子佳人雍容大氣,是驚豔千年的王朝。

宋朝古板拘謹,只是活在歷史中平平無奇的一部分,可事實並非如此。

《清平樂》的播出,讓我們見識到了宋朝獨有的大氣,劇中眾人雅緻不失內涵,雍容不失淳樸,宋朝的低調主義,在服化道上顯示的淋漓盡致。

先來說說皇帝服飾:

《宋史·輿服志》中記載:“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袞冕,三曰通天冠,絳紗袍,四曰履袍,五曰衫 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親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閱服,天子之戎服也。中興之後則有之。”

宋朝以穩重著稱,較其他朝代而言,更注重禮教,故皇帝在何時穿,何地穿,都有講究。其中,皇帝衣服最經典的便是

通天冠服

我們便以它為例,看一下宋代皇帝禮服的考究之處。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絳紗袍

《宋史·輿服志》中記載:“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為之,紅裡,皂褾、 襈、裾,絳紗裙,蔽膝如袍飾,並皂褾、襈。白紗中單,朱領、褾、襈、裾。白羅方心曲領。白韈,黑舄,佩綬如袞。”

劇中宋仁宗的絳紗袍,也與史書中記載的一樣。用黑色為底,紅色為襯,配以雲龍紅金,顯得威嚴十足。一般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飾,高度還原真實歷史上的宋代帝王絳紗袍。

除此之外,他還佩戴有方心曲領。據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顯示天圓地方的認知。皇帝把天圓地方佩戴在身上,更能顯示出自己獨尊的地位。

《文獻通考》中記載:“今朝服有方心曲領,以白羅為之,方二寸許,綴於圓領之上,以繫於頸後結之或者袷之”。

在很多人印象中,皇帝一般身著黃色龍袍,可宋朝皇帝卻不用“龍袍加身,黃龍在世”來彰顯自己的身份。他們認為,明黃色的“明”與“冥”同音,而朱黃色與明黃色顏色相近不區分,為了不犯這個忌諱,便直接改用硃紅色。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通天冠

《宋史·輿服志》中記載:“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高廣各一尺。青表朱裡,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翠緌,玉犀簪導。”

劇中宋仁宗頭上戴的冠,最上面是琪珠中間,金博山下面則是額花,無論從大小,還是樣式,它都與史書記載的如出一轍。

冠上有24道卷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用一支玉犀簪導著。一般用於祭還、冬至、朝日、臨軒、拜王公、元會、冬會、諸典等等禮儀活動或節日時所穿。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履袍

《宋史·輿服志》記載:“乾道九年,又用履袍。袍以絳羅為之,折上巾,通犀金玉帶。系履,則曰履袍;服靴,則曰靴袍”。

這是用黑革履和絳羅袍穿搭,是宋代皇帝祭祀時的專用禮服。

我們可以將《清平樂》劇中的宋仁宗劇照和宋仁宗的畫像對比,由此看出,無論是白色的圓領和袖口,還是紅色的朝服和帽冠,包括龍椅的裝飾圖案以及人物的表情神態,都十分相似,高度還原歷史。

履袍有白紅兩種顏色之分,紅色相較於白色更為正式,這在劇中也有所體現。在一些重要慶典活動或者祭祀活動時,劇中的宋仁宗禮服,都是參照《宋史·輿服志》所描述的那樣,高度吻合。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說完了皇帝服飾,再來說說皇后服飾

我們以皇后冊封時的服飾為例,來分析曹皇后的服飾講究之處。不難看出,她這一身衣服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宋仁宗皇后像》高度相似,就連手勢和坐姿,都參考這幅畫像。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禕衣

曹皇后身上穿的是深青色禕衣,禕衣便是宋朝時最高規格的禮服,同時也是皇后冊封等重要大典時,必穿的衣服,后妃之服。

《宋史·輿服志》中曾有詳細記載稱:“后妃之服,一曰禕衣,二曰朱衣,三曰禮衣,四曰鞠衣。”且“禕之衣,深青織成,翟文赤質,五 色十二等。青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緣,用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朱裡,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革帶以青衣之,白玉雙佩,黑組,雙大綬,小綬三,間施玉環三,青韈、舄,舄加金飾。受冊、朝謁景靈宮服之”。

這些在曹皇后禕衣上都能看到,不僅如此,劇裡的禕衣還能看到一些小細節,比如紅腹錦雞的花紋。

由此可見,劇組對皇后禮服下了很大功夫。若是尋常宮鬥劇,可能會直接選用正紅色的鳳冠霞帔。曹皇后能依照歷史穿著綠色服飾結婚,已經十分難得。

劇組能這樣參照歷史,也頂著很大的風險。就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一劇中,明蘭身著綠色衣服結婚,就被無知人士嘲諷。

但風險與機遇同在,不按尋常套路出牌,雖然會被少數無知人士嘲諷,卻贏得了大眾的好評。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妝飾

曹皇后的飾品大多修飾臉部,宋朝把這稱為珠面翠華。

《宋史·輿服志》記載:“皇后首飾花一十二株, 小花如大花之數,並兩博鬢。寇飾以九龍四鳳。”

曹皇后額頭部位有一大珍珠,兩側面頰各有小珍珠,她的妝容,則是盛行一時的珍珠靨。在民間,此物大多由金箔雲母製成,而皇后則用名貴的珍珠。

宋朝的女子妝容,擺脫了粉色的俗氣,它更能顯露出一個人原本的樣子,提倡原汁原味的自然美。皇后佩戴的禮冠是九龍四鳳冠,不難看出,冠上龍在正中,鳳在兩旁。

這不僅肯定了古代皇權至上的地位,還很肯定了皇后的地位。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縱使一個小家,也要將就家庭和睦,更何況一個“大家”?

朝廷與後宮總是息息相關,若沒有皇后坐鎮,那舉宮上下必然無法安寧。龍居中,鳳居側,意味著皇帝為主,皇后為輔,才能國泰民安。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何“貌醜不至惑君”幾個字,能成為宋仁宗立曹氏為後的理由。

最下邊則是王母仙人隊,花釵有一十二珠。在宋朝,花釵數量與品階成正比,品階越高,花釵則越多。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疏忽

《清平樂》中,帝后的服飾都算無遺漏,和真實的歷史高度還原,基本與史書記載相符。即使是一些小細節,也都能體現出來。

可卻因一個小疏忽,惹人詬病,甚至招來群嘲。最近有人就在網上說《清平樂》這部劇,在服化道這方面脫離了宋朝歷史背景,只顧男子服飾,忘記了女子的服飾。

比如皇后和皇帝初次見面的時候,身著宋大袖,就如今出土的衣服而言,宋大袖是一種禮服,且它身長112、後長168、通袖220、袖口73。可皇后穿的宋大袖,卻被沒有這樣寬大。

其實這些小疏忽,個人覺得都不算什麼。要說《清平樂》最大的誤區,一更覺得便是郭皇后、苗心禾等人身著低胸的衣服。

眾所周知,宋朝的貴女皆穿交領服飾,侍女皆穿圓領服飾,唯有民間百姓才穿低胸服飾。可郭皇后、苗心禾等人顯然不是尋常百姓,所以她們的穿著,實在不符合宋朝的規矩。(僅代表個人一家之言!)

《清平樂》:服化道高度還原宋朝歷史,卻因一個小疏忽引來非議

苗心禾劇照

一更說

宋朝在歷史上是個特殊的時代,宋朝之前,是貴族至上的獨裁王朝,宋朝之後,便開始鼓勵言論自由。它在軍事方面雖然沒有唐朝強大,但在文學方面,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清平樂》以宋朝為背景,展開一幕幕故事情節,吸引著我們去探索宋朝,感受這個時代的美。

《清平樂》雖是講述宋朝時期宮內與朝廷的故事,但它始終是以娛樂為主的影視作品,而不是錙銖必較的歷史劇。所以它在服化道上的小瑕疵,其實也都可以被理解。

希望不會有人拿這些小小疏忽,來否定這一整部劇。

但從整體來看,不僅是服飾妝容,還是民間習俗,它真的都與宋朝非常貼近,這也給其他的影視劇做出了榜樣。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如有疏漏,懇請大家斧正!

參考資料:《宋史·輿服志》《文獻通考》《宋史》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必刪!本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抄襲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