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簡介由於勳衛自身身份等的一些制度特性,勳衛在其發展中,逐漸演化延伸出不同的職能,成為宮廷侍衛、錦衣衛軍職及勳爵承襲三種制度的結合點

皇宮的侍衛叫什麼

明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它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設立宰相的朝代,還是開創了家喻戶曉、“臭名昭著”的情報機構的王國,設立了錦衣衛、東廠、西廠,甚至還有內行廠等特務機構,這些機構隨著時間的斗轉星移,逐漸成為了明朝這個朝代的代表事物,在明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談到明朝,說到情報員錦衣衛,那我們就不得不談談作為錦衣衛高官的重要來源之一——勳衛。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我們見《明史·兵志一·侍衛上直軍之制》:

“官名。明置,為侍衛武官。任此官者為公、侯、伯、都督、指揮的嫡次子”

可知,勳衛是明朝時所置辦的一種官名,是侍衛武官的一種,而擔任勳衛的人主要是公侯伯爵等大官的家族子弟們。那麼,勳衛制度又有何獨到之處呢?

勳衛出身嚴格限制,朝廷認可才可以躋身“高層”

“勳衛”這個職名,取法其實是來自隋唐的舊制,在隋唐的宮廷儀仗中,有親衛、勳衛、翊衛三部,而在其中,勳衛就由勳貴三品的大官以上的勳貴家族子弟來選補。從中,我們明顯可看出,勳衛更強調勳爵子弟的顯貴身份。並且,在明朝初年的時候,勳衛僅只有一小部分勳貴子弟充任,一般武臣家較難以有機會,去獲得這種恩典。

因而,勳衛在最初選拔的時候,就已經規定了其人員的來源,是普通官員子弟難以企及的高度,更遑論一般平民百姓了。勳衛,勳衛,勳貴的衛士,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其獨到的地方莫過於它的身份限制了。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勳衛一職,與勳爵承襲制度緊密結合。在明成化之後,為確立在家族中的正統地位,授予勳貴襲爵繼承人勳衛一職,逐漸成為慣例,就是說,如果我是繼承人,要繼承我家族的爵位,那麼我就應該先獲得朝廷的賜封,先成為一名勳衛,這才能說是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到嘉靖、萬曆時期,這個定製已完全形成,勳衛還需登入造冊在案。以至於出現了

“公侯世子稱勳衛”

的說法,把勳家應襲子孫等同於勳衛。因而,勳衛又常常被稱為“小侯”,這反映出勳衛雖然不是勳爵,但是也享受了爵位的一部分尊榮,是承襲爵位的的過渡身份。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至晚期明朝,朝廷會將勳貴家族應襲爵子孫全部授予勳衛,說明勳衛冊封的擴大化。可以說,勳衛的選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勳爵承襲的附屬制度,勳衛具備了標識勳爵應襲地位的禮法功用,與冊封皇家太子、親王家世子有一定的相似性,也算是勳衛制度的獨特之處了。

有一個例外情況,在明中期之後,勳臣之家如果出現沒有嫡長子承襲、子孫少且年弱或者擔任爵位的家主被罷等特殊情況時,不是應襲子弟仍有可能被朝廷授勳衛,這多是朝廷給予的特別安置。

貴戚子弟侍從宮禁,或與皇帝混個臉熟

在中國古代,一直都有以公侯、功臣子孫侍從宮禁的制度,宮禁就是派遣羽林、金吾衛等侍衛保衛宮廷,守護皇室,勳衛一般也包含其內。弘治朝內閣大學士丘濬對此有言:

“周制,宮伯掌王宮之士庶子,凡在版者,則是王朝宿衛之人,皆公卿大夫士之子弟也。祖宗以來,用功臣子弟以為勳衛,蓋亦此意”。

一般來說,使用貴族子弟侍衛宮禁,有四個方面的功能:一為保證帝王安危,突顯朝堂威儀;二可以訓練功臣子弟的軍事、禮儀技能;三可以體現貴族身份;四這也象徵臣子對帝王的人身依附關係,有納獻自己的孩子作為人質的意思。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明中期以後,授予勳臣要襲爵的子孫勳衛一職,這更多是為了抬高他們繼承人的身份,使他們身份更加尊隆。各個爵位的勳衛可以在典禮、朝會的時候,侍從陪伴在皇帝的身邊,這樣才識就比較容易被聖上發掘,進官加爵,就算未能在仕途上有所進益,至少也可以混個臉熟,積攢人情人脈,要知道,在古代能被皇帝記住可是莫大的榮耀,這也是勳衛他們獨有的尊容。

勳衛和錦衣衛官出同職,好制度當然留給“自家兄弟”

按明代規制,勳衛隸屬於錦衣衛,勳戚大臣子弟大多依靠祖輩的功勞在錦衣衛食俸祿,因而勳衛是勳家不應襲爵位的子孫升任錦衣衛官職的基礎。像武定侯郭英的孫子郭登,在仁宗登基初年的時候被授為勳衛,後於正統八年(1443年)升為錦衣衛指揮僉事,從郭登等人升為錦衣衛軍官這一點來看,勳衛中的人大部分灌注於錦衣衛。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成國公家次子勳衛朱希孝、魏國公家三子勳衛徐天賜等,他們都是由勳衛陡升至錦衣衛軍官,希孝甚至以都督的身份掌管錦衣衛印。《明史·刑法志》亦有載,錦衣衛軍官有

“勳爵支子任勳衛者一般會加秩至錦衣衛高官,乃至掌衛都督。衛、任子、科目、功升”

而勳衛位列其首,說明在升任錦衣衛高官的人員中,勳衛是最多的。

所以說,勳衛隸屬錦衣衛有制度上的依託,有其他侍衛所沒有的獨到性。

勳衛本屬於錦衣衛侍衛,一些充勳衛者在明末可以與勳爵一起統領禁衛部隊。丘濬《大學衍義補》雲:

“禁旅之帥,必用勳舊之胄,三代之制。”

用功臣貴戚來管理近侍,這是歷代王朝通行的慣例,勳衛,本也是勳臣貴戚,算是下一任的勳貴了。

宮廷侍衛、錦衣衛、勳爵三種制度結合體:勳衛,有何獨到之處

明朝英宗專任勳戚管領侍衛部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為了提升侍衛的禮法規格。隨著宮禁部隊漸趨發展,其軍事職能逐漸減弱,承擔禮儀的職能需求增強,為了突顯朝廷和皇帝的尊隆,更加需要身份不一般的貴戚們來主管。

其二是為了確保宮廷侍兵的忠心。英宗在位期間多次遭受重大變故,對文、武朝臣信任不多,而貴族勳家的利益多與皇室休慼與共,因而,皇帝更為信賴與倚靠。

明代中期以後,剛剛承襲爵位的年輕勳臣,或者待襲爵的勳衛,大多把管理侍衛禁兵作為他們早期軍政歷練的方式。在此基礎發展演變,有些勳衛逐漸有了管理禁衛部隊的許可權,這也是勳衛制度的獨到之處了。

結語

總而言之,勳衛最初是作為一種特殊的侍從職銜被授予少數勳爵子弟,勳衛又是侍衛中身份特別顯赫者,由勳貴或者高階武將的子弟充任。由於勳衛自身身份等的一些制度特性,勳衛在其發展中,逐漸演化延伸出不同的職能,成為宮廷侍衛、錦衣衛軍職及勳爵承襲三種制度的結合點。

同時,勳衛這一制度,可以很好的展現貴族勳貴的地位,因而,雖然其凸顯勳爵應襲地位這一職能被確立的較晚,但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原本作為宮廷侍衛的職能。勳衛制度涉及明代宮廷、貴族、軍事制度等多個方面,體現了明代軍政體制中的貴族特徵。

可以說,勳衛、散騎舍人制度既是明代皇權統治的特有產物,又反映了中國古代宮廷禁衛的演化程序,具有這個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獨到之處!

參考歷史文獻:

《明史·兵志一·侍衛上直軍之制》

《明經世文編》

《暇老齋雜記》

《大學衍義補》

《明史·刑法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