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簡介啟航者A1採用的是單側玻璃背板設計,這也是目前此類機箱最為流行的設計,能夠看到配件,如果有神光同步,RGB風扇的話,透過玻璃側板就能夠感受到酷炫的燈光效果

換主機板要換機箱嗎

現在用的電腦是10多年的老電腦,雖然老,但自從換了SSD,加了記憶體,平時碼碼字,玩玩PS處理圖片,處理檔案,甚至玩一下會聲會影剪輯個影片,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最近天氣漸漸熱了,想給老電腦換一個機箱,由於我的主機板是uATX主機板,所以準備選擇一款M-ATX機箱,畢竟機箱這東西不是消耗品,考慮到即使以後升級或者重新配機也能夠使用,所以就入手了Thermaltake啟航者A1這款M-ATX機箱,花了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拆機就給它主機板換上了新環境,一起分享下。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Thermaltake啟航者A1選用的上是德邦快遞,包裝紮實,正面機箱圖案,產品名稱都很大。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雖然是M-ATX機箱,但在尺寸上有著ATX的身軀了,406×220×440mm的三圍,比我之前的機箱要大一圈,重量有3。5公斤;當然,機箱大有大的好處,那就是寬敞,特別是夏天,散熱方面應該會更好;另外大小方面我覺得主要機箱一般安排好位置,大部分時間是移動的,所以,也就無所謂了,主要是大空間,配件安裝都很舒服。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啟航者A1採用的是單側玻璃背板設計,這也是目前此類機箱最為流行的設計,能夠看到配件,如果有神光同步,RGB風扇的話,透過玻璃側板就能夠感受到酷炫的燈光效果。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這塊玻璃背板設計有一點個性,採用的是可拆卸的鉸鏈轉軸以及磁吸結構,平時不用擰螺絲,開啟非常方便;而這種像門一樣的分頁結構設計除了開合方便還有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不會像擰螺絲那樣,一不小心手一滑,玻璃側板就砸在地上碎了,分頁開合完全避免了這種情況。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對於機箱來說,散熱非常重要,畢竟機箱內各種配件的長時間執行產生的熱量不少,特別是夏天更是如此,除了需要配備風扇外,機箱的散熱孔多少,設計也都很重要。Thermaltake啟航者A1前面板的兩個側面都有長條的散熱開孔,另外,背部與底部,頂部也有大量的散熱孔。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頂部防塵網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底部防塵網

對於機箱來說,散熱與防灰塵總是不能兩全,大量的散熱孔勢必也會有大量的灰層被吸入機箱內部,所以,一些孔徑更小的防塵網必不可少。啟航者A1提供了頂部與底部兩塊防塵網,頂部是磁吸設計,平時打理也很方便。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底部的結構,除了散熱孔,4個直接超大的防滑膠墊的高度比我之前老機箱要高的多,足夠高的膠墊也保證了機箱的熱量散發。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背部的細節,4個擴充套件槽,主機板介面槽,散熱孔,電源安裝位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頂部的介面

從左到右依次是3。5mm麥克風、3。5mm耳機、兩個USB2。0介面、一個USB3。0介面、重啟按鍵、開關按鍵;該有的都有了,不過我感覺USB3。0過於少了,2個USB3。0,一個USB2。0這樣配置比較好,比較目前大部分數碼裝置支援USB3。0,不過對於我的老主機板來說也就無所謂了,不支援3。0;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附送的紮帶以及各種規格的螺絲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看一下機箱內部,啟航者A1支援M-ATX、ITX、uATX主機板,有兩個限位孔可以條件,如果你的主機板孔位位置不對,可以將隨機附送的固定銅柱螺絲擰上即可。

啟航者A1風扇為有6個,同時職場120冷排和240冷排,前板支援3個120mm風扇,或者2個140mm,或者2個200mm;後板支援1個120mm風扇240水冷排,頂板支援2個120mm或者2個140mm或者1個200mm風扇或240水冷排;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開啟另一側的鋼板,它的背部結構擁有兩個2。5英寸的SSD支架、左邊底部還有一個可支援3。5英寸+2。5英寸的硬碟倉。這個硬碟安裝採用卡扣式結構,輕輕一推就可以。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此次不僅購買了機箱,同時也換了一個電源,型號是Thermaltake BT500W,這款電源採用的是全模組設計,包裝也很用心,用上了一個塑膠的收納盒,附送了一根電源線,以及1根20+4針的主電源線、2根4+4針的12V CPU線、6根4針的SATA 線、2根6+2針的PCI-E線以及3根4針的外部裝置連線線。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安裝時,直接將這麼多的線插在電源介面即可,這些介面與線也對採用了防呆設計,一般的話不會插錯,注意的是,有一些線暫時還用不掉,不過,我全部插上了,不怕丟失。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從電源的引數看,12V最大輸出功率為492W,而這個12V主要是給CPU與顯示卡供電,目前市面上的CPU+顯示卡的功率也就200W左右,除非你用上RTX 2080Ti這類超過350W的顯示卡產品,否則的話已經足夠使用了,當然,能用上這樣的顯示卡,也就不會選擇這樣的電源了。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裝機過程就比較簡單了,主要是理線花了一點時間,正面我加裝了3個120mm的RGB風扇,也來點光汙染酷炫一下;其他除了主機板、CPU風扇,記憶體條,基本沒有其他的配件,畢竟是老機器了;整個內部空間很寬敞,走線方便。

寬敞透氣,為老主機板換上新機箱,啟航者A1機箱體驗

背面的線看起來很亂有沒有,不過我已經儘量用紮帶綁緊了,側板一安裝也是妥妥的簡潔,硬碟我是安裝了一塊2。5的SSD以及一塊3。5的硬碟,有一點吐槽的是,兩個2。5英寸的SSD盤位我覺得插線不是很方便,左邊的固定位螺絲會有一點擋手,我是先拆了左邊的螺絲然後插右邊SSD線的。

總體來說,整個安裝過程比較順利,開機一次點亮;該款機箱的厚度手感還可以,側板用勁壓沒有內凹現象,牢固;玻璃側板的設計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太方便了;電源下放,減少了執行時的共振,噪音比較小,另外,機箱內部寬敞,對於我這樣的老機型來說,走線方便,總體還是很滿意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