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大掌櫃:如何正確地做團隊孵化和裂變?(上)

簡介除此,貴公司是否具備發展前景,公司的整體氛圍,甚至老闆的脾氣喜好都可能成為影響員工去留的原因

掌櫃下面是什麼職務

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團隊的孵化和裂變一直都是老闆很頭疼的事。

公司在創立之初,可能只有20人。在發展過程中,組織會不斷地成長,人員、部門會越來越多,達到200人甚至2000人的規模。於是,員工的去留、任用、罷免,公司的裂變就成了一個躲不開的問題。

傳統企業的組織架構一般都是“中央集權式”。上面是董事會或老闆自己,下面就是各個分管部門,如行政、財務、營銷、技術、生產……

大掌櫃:如何正確地做團隊孵化和裂變?(上)

如果規模大一點,可能中間還有一個上傳下達的管理層,如總經理。這種組織結構可以存續這麼年,就證明它一定有其不可代替的優點。

乍一看,這種結構是不是和國家機構設定非常像?它就是脫胎於政治體制。

它最早的原型就是秦朝創立的“郡縣制”。中央機構下設郡,郡級單位下設縣,由縣尉、縣令、縣丞共同署理地方事務。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部門的存在對應的就是郡、縣單位。

大掌櫃:如何正確地做團隊孵化和裂變?(上)

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強大了中央集權,鞏固了老闆手中的權力。

因為各部門都是直接負責制,權責能直接落實到個人,所以老闆對公司整體的把控度很高。

但這種結構能一種持續有效的原因是,在資訊不流通的時代,企業為了自身安全和控制,外部會設定明顯的界限,將資源都封存在企業內部。而內部又有嚴格的層級劃分,專人幹專事。每個部門、每個人都像是個齒輪一樣,嚴絲合縫地保證這架機器能順利執行。

社會的進步是由不守規矩的人推動的,但並不是所有不守規矩的人都是推動者。有些人只是批判家,而推動者是行動派,只要建設性的思路才有推動力——蕭伯納

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結構會漸漸失效。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僱傭時代”已經過去,“合夥時代”已經到來了。

資訊科技打破了企業間的壁壘和隔閡,對於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現在已經很難有“商業秘密”了。員工的擇業也不像原來那樣,只參考本地資料,同行資料,他們可能隨便發篇帖子,得到的回覆就是全國各地區行業非常詳盡的資料和描述。

在這種背景下,原來那種“集權式”的組織結構所體現的優點,慢慢地變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弊端。

1、層級結構太嚴謹,“領導”與“員工”的身份差別感太強。

可能有人會認為,突出身份感,是讓員工形成等級意識。如果員工沒有這種意識,領導下達指令很難得到執行。

這種想法需要辯證地看,為什麼阿里巴巴內部從來不叫人姓名,更不叫XX總、XX經理,都稱呼花名呢?另外,像無印良品對員工管理也是遵循這點,稱呼對方都是XX先生、XX女士。哪怕是上級對待下級,對尊稱對方XX先生。

大掌櫃:如何正確地做團隊孵化和裂變?(上)

有些人私信問我,公司裡90後員工現在怎麼那麼難管?不是90後難管,是時代變了。

和20年前相比,那時候奉行“集體主義”,

大家的薪資待遇都差不多,所以你不能要求一個“另類”的薪資標準。老闆對員工的態度都差不多,你如果不服氣,那是你“矯情”。

在這種集體意識中,你很難做冒頭的那個。剛把頭冒出來,別人就會把你拉下去,變得和他們“差不多”。

現在“個體意識”越來越強了,

原來薪資作為唯一的參考標準,只要錢到位,委屈點也沒關係。但今天薪資已經成為了參考標準之一。除此,貴公司是否具備發展前景,公司的整體氛圍,甚至老闆的脾氣喜好都可能成為影響員工去留的原因。

除了身份感之後,層級分明的架構設計,老闆對於資訊的及時接收和反饋一定是延時和有誤差存在的。

這會直接導致指令下達會變形。

我能保證自己做個好總統,但不能保證以後所有的總統都是好人

——華盛頓

如果你的公司業務是由經理人主管,那麼你們之間的利益是分裂的。

老闆看重的是利潤,經理人看重的是業績。業績越高,他能向你索得的薪酬也越高,但業績不直接等同於利潤。所以,為了追求高業績,可能有些行為並不能讓利益最大化。

另外,員工向上反饋的任何意見和建議,都會被中間層過濾掉,很難直接觸達到你

。而基層員工作為距離市場和客戶最近的人,他們的想法有時候是最貼近公司的。

2、這種組織結構會拖慢公司發展的步伐。

一旦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需要擴張裂變了,勢必要孵化新公司。

如果新公司的管理崗由總公司領導兼任,精力就會被分散。新公司在創業之初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的,顧了新公司,原職位的工作就難兼顧;顧了原職位,新公司就難在短期內快速成長。

如果讓他只擔任新公司職務,要麼高薪,要麼分股。那麼對於一個初創企業,仗還沒開始打,糧食就分出去了一大半,人力成本太高。

如果新公司的管理崗任用外部人員,第一,外來和尚剛開始一定是水土不服的;第二,新公司假如短期內得到快速發展,因為財務系統並未獨立,勢必會觸及到總公司一些在位者的既得利益。為了保住自己利益,當兵的在外打仗,要槍不給槍,要糧也不給糧,新公司在沒遭遇外部競爭之前,就容易被內耗拖死。

大掌櫃:如何正確地做團隊孵化和裂變?(上)

3、新公司的裂變如果仍然採用任用制,依然是缺乏造血能力的。

“任用”的形式有幾種:一是全憑老闆喜好;二是選擇在位的管理者兼任或調任;三是公開競聘。

前兩者基本都是老闆說了算,看似第三種公平。就算是公開競聘,最後由誰來拍板決定?還是老闆。所以,不管什麼形式,都很難擺脫老闆的主觀意識。老闆“覺得”能力強的,他的能力一定強嗎?

此外,單獨“資歷不夠”可能就成為了有能力的新員工流失的原因。

新員工缺乏上升通道,或者晉升完全靠老闆喜好或者熬資歷,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和刺激,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停滯甚至後退。

所以,

任何一件事,如果主觀性太強,它就不可能成為可持續執行的制度。

要想打造出一部自動執行的“機器”,制定出一套裂變的機制和標準,就像工廠自動化一樣,輸入程式,機器就能自動運轉。

如何打造企業自動裂變機制?點個關注,大掌櫃下篇繼續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