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簡介而此時的李世民,卻直接來了句“不打”

大唐800精兵對抗蠻族什麼電影

評價皇帝和評價總裁、總經理一樣,是看他們的領導能力。

比爾蓋茨也剝削下面的員工,但是,他同時也為下面的員工創造了一個好的工作環境。皇帝也是一樣,就像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晶片公司的前總裁,雖然,人品不怎麼樣,私生活也不怎麼樣,但是,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司卻在殘酷的環境下越活越滋潤,這就說明他就是個“好領導”。

李世民,作為唐朝鼎鼎有名的一代明君聖主,多年來一直在人們心中扮演著好皇帝的角色。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但實際上,唐太宗真的如此賢明嗎?

回顧一下相關歷史,李世民統治期間出現的貞觀盛世,其經濟發展水平並非十分鼎盛。而且,對於他的勤政愛民,比他更加嘔心瀝血的皇帝大有人在。此外,比起用人納諫,宋明時期的好多皇帝都做得更到位,所以,他的那些事情並不稀奇。

更有甚者,在外人看來,十分殘忍的玄武門之變,卻被粉飾成了順應天命的行為。大有兄弟花天酒地不能用,父親年邁糊塗不識才的味道,感覺不讓李世民當皇帝,這大唐的江山都沒有繼承人了。所以,與其說李世民的皇帝做得好,倒不如說,他的宣傳工作做得好。

然而,與這些略顯浮誇的功績相比,李世民在帶兵打仗方面卻絲毫沒有馬虎,的確有他的過人之處。李世民,不僅僅是大唐的皇帝,更是一位成績斐然的軍事名家。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說起打仗這個才能,李世民應該是祖傳的。其父親李淵在反隋之前,就是當朝的一員名將,曾經讓突厥人聞風喪膽,落荒而逃。而他的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也都是驍勇善戰、善於帶兵的打仗能手。所以,在這樣家庭環境的薰陶之下,李世民善於軍事,會帶兵打仗是很自然的事情。

當然,與他的兄弟們相比,李世民不見得是最能打的,但他卻擁有旁人所不能及的長處,那就是:膽識、眼界。李世民膽識過人,目光高遠,當然,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具體的事例加以佐證的。在李淵反隋的戰鬥中,唐軍雖然起兵太原,但是,對下一步的計劃卻爭論不休。

此時,有人建議東進,有人主張南下,公說公,婆說婆,各有道理,卻都說服不了對方。但是,唯獨李世民,提出了“西進,取關中”的想法。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李世民的這個想法很瘋狂,因為,當時的中原地區戰事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很多反軍都已經開始佔地稱王,大片中原沃土正等著李家軍去爭奪。

所以,此時離開中原跑去關中,那就等於將中原地區拱手相讓了。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要建議跑到關中打仗呢?

因為,李世民堅信,得秦川者得天下。而事實也證明這一點,李世民是正確的。之後,李淵依照李世民的建議挺進關中地區,由於,不是各路反軍的主要爭奪地點,李氏大軍在這裡的開局非常順利,滅隋朝精銳部隊的宋家軍,贏得了先期的勝利,但卻陷入到了隋軍的圍困之中。

隋朝的援兵一到,與城內的屈突通裡應外合,試圖將唐軍圍困致死。在這個時候,唐軍中有人建議撤軍,有人主張繼續猛攻,但是,李世民卻醞釀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繞路走。由此可見,李世民運用跳躍性思維,將大家僵持不下的問題合理避開了。

就這樣,數萬唐軍從梁山和龍門進入關中地區,只部署少量部隊在河東,用以牽制當地守軍。之後,唐軍從隋軍的部署縫隙中穿過,不用一兵一卒便進入了關中平原。所以,關中地區被李淵輕鬆拿下,並進入長安,稱帝建國,而富饒的關中地區,就此成為了唐朝發展的根基所在。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那時候的大唐,擁有數十萬精兵,八百里秦川,可以說是傲視群雄,國家實力頗為雄厚。建立起政權,接下來就要爭奪天下,鞏固統治。

李世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隴右的薛舉父子,當然,薛舉的實力不容小覷,李世民第一仗就敗下陣來。但幸運的是,薛舉突發疾病去世了,他的兒子薛仁杲開始與李世民對抗。重新修整的李世民再次出兵,在淺水原與薛家軍開始戰鬥。起初,薛家軍士氣高漲,鬥志昂揚,幾次交火,唐軍都失敗而回。

面對如此強勁的敵人,唐軍又該如何部署呢?這次的意見依舊不統一,各種進攻方案,一時間難以定奪。而此時的李世民,卻直接來了句“不打”!面對這樣的策略,其他將領都有點懵圈,不打仗,我們幹什麼來了?雖然,軍中不同的聲音四起,但是,李世民卻仍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打。

不僅如此,即便是薛軍屢次挑釁,李世民都依然按兵不動,這一守就是兩個多月的時間。而此時,大家才恍然大悟,知道了李世民的用意。

原來,薛家軍作為遠征部隊,對其戰事影響最大的就是後勤供給。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正所謂兩軍交戰,糧草先行,李世民是想透過拖延戰術,將敵軍的糧草耗盡,從而拖垮敵軍的戰鬥力。待實際成熟後,李世民先派遣一小波力量,把薛家的精銳部隊引到淺水原,接著派重兵合圍薛軍。

而薛軍面對李世民的計謀,也表現出了其勇猛善戰的天性,即便在糧草不足的情況下,又堅持戰鬥了兩個月,且毫不退讓。原本的圍剿變成了僵持不下的對峙,一日激戰過後,雙方的勢力都折損大半。正在大家都以為這仗恐怕要打平的時候,李世民的後手來了。

原來,李世民還留著2000精騎,並由自己親自率領,向敵軍的邊路發起了突然襲擊。最終,苦撐的薛軍再也挺不住了,選擇了投降,使青海大地盡歸李唐所有。接著,大唐開始了統一的大業。李世民先是打敗了王世充,並將其困在了洛陽城,眼看勝利唾手可得,卻在此時發生了變故。

原來,當時的另一股強大勢力竇建德,親自率領大軍來增援王世充,從背後對唐軍開始了攻擊。當時,在中原地區,王世充、竇建德兩股勢力最為強大,滅了一個,另一個也將被滅。

所以,兩家只能聯手,才能抵禦唐軍。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面對兩股勢力的聯合抵抗,唐軍該何去何從呢?

在唐軍的帷帳內,爭論又一次開始。有人建議撤兵,有人說可以去攻打洛陽。這個時候,退不可能,因為,一旦撤兵,等於讓王世充、竇建德兩家成為聯盟,他日勢力更強大的時候,李唐更沒有活路可走。但繼續攻打洛陽,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稍有閃失,肯定會損失慘重。

此時,李世民提出了另一個方案,那就是留存部分兵力圍剿洛陽,將主力調往虎牢關,與竇建德殊死一戰,因為,虎牢關是竇建德支援王世充的必經之路。由於唐軍的攔截,使竇建德受到了兇猛的攻擊,雙方僵持一個月後,竇建德非但沒能救到王世充,還讓自己陷入了李世民的消耗戰中,重蹈了薛家軍的覆轍。最終,竇建德五萬大軍被俘,本人重傷被抓。後來,王世充只能繳械投降。

至此,兩個最厲害的對手,被李世民一舉殲滅,虎牢關之戰,讓李世民一箭雙鵰,大獲全勝,為唐朝雄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其實,這些勝利都得益於李世民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過人的膽識、謀略。

而李世民更是在虎牢關一戰中,創立了前所未有的新戰法,那就是圍點打援。然而,打江山的時候,大家都是兄弟手足。但是,在守江山的時候,卻變成了競爭對手。所以,儲位之爭開始浮出水面。雖然,在很多歷史資料中,對於李世民的兩個兄弟都頗為嘲諷,但實際上,他們二人並非善茬兒。

雖然,他們都是南征北戰,立過赫赫戰功的人,但是,與李世民比起來,爭儲的招數卻略顯老套,無非是造謠生事、互挖牆腳等。而李世民卻不費這些心力,直接來個乾淨利索,一舉殺了兩個兄弟,再逼著沒有其他子嗣的老父親,把皇位傳給自己。這就是李世民,在帶兵打仗上,總是不走尋常路。之後,奪取了江山的李世民,開始了他宏遠的政治抱負。

這期間,他外抗強敵,內修德政,將統一的中華沃土治理得國富民強、繁榮昌盛,而這些都取決於他不同的戰略眼光。

李世民憑什麼成為了一代明君聖主?雖然他愛作秀但打仗卻不在話下

此外,對於非常難弄的少數民族問題,李世民也能處理得遊刃有餘。

針對周邊遊牧民族以及各割據勢力,李世民透過劃分瓦解、逐一擊破、軟硬兼施等策略加以攻克,使那些蠻族都心甘情願稱呼他為“天可汗”,真是叫人不服不行。緊接著,他完善府兵制度,鞏固中央政權,持續練兵,增強部隊戰鬥力等,讓百姓安居樂業,大唐國泰民安,邊境沒有外敵侵擾,政權的統治更加穩固,使大唐呈現空前盛世。

所以,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雖不能說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最起碼,他作為一國統帥,其眼光和境界還是值得我們探討和學習。

參考資料:

【《舊唐書·高祖本紀》、《舊唐書·太宗本紀》、《資治通鑑·唐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