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簡介於是,從普通的喝水、到嘗試喝低酒精度的水啤、再到喝高酒精度的精釀,就成了普羅大眾對啤酒普遍的心理趨勢

螃蟹加啤酒會怎麼樣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德國慕尼黑國際啤酒節

篇幅稍長,先喝一口,邊看美女邊解渴...

春寒料峭,盛夏如期。

夏日炎炎,汗水涔涔,最是惹人心煩。

三五好友,一桌好菜,任憑山珍海味,仍不及幾瓶啤酒來得那麼爽口刺激。

只見“砰”的一聲啤酒開了,我順勢把它倒入杯中,白色的泡沫迅速堆滿杯口,發出“滋滋滋”的聲音,咕嚕咕嚕幾杯下肚後,恰似六月飛雪,渾身冰爽透涼,舒服極了。

是的,這就是那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

既非聖水,更非神藥, 幾瓶“貓尿”就把哥幾個拿捏得死死的,你信嗎?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英國大不列顛國際啤酒節

一、

我信,

不管

工業

啤酒怎麼清淡

,仍然是

普通

大眾的情人

1、工業

啤酒的成分、由來與口味特點

工業啤酒,戲稱水啤或尿啤,俗稱大綠棒子,又叫商業啤酒。

90%以上是水,還有其他成分不等的酒精、二氧化碳和礦物質等。

口感單一,清淡適飲,泡沫少易消散。

通常,500ml瓶裝酒5元左右,酒精濃度2。5-5%度間,原麥汁濃度10P以下。

工業啤酒起源於歐洲,發展於近代工業,是商業、科技與人性的完美結合。

更是啤酒廠商出於商業目的,在傳統啤酒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技,大量新增廉價原輔料,改變釀造工藝與風味,縮短生產週期,規模化生產的製品。

2、

工業啤酒與精釀啤酒有何區別?

與工業啤酒的清淡乏味不同,精釀啤酒隨著風格的迥異,呈現豐富的口感和變化無窮的奧妙。

要麼色澤多變、飽滿均勻、泡沫細膩;

要麼麥香濃郁四溢、酒花清香微妙;

要麼口感純正,風味俱佳,回味悠長;

要麼酒體醇厚,時而輕盈,濃淡相宜;

真是人間美味,活色生香,妙不可言。

而工業啤酒無論外觀、香味、口感及酒體本身,都要遜色於精釀啤酒。

通俗講,精釀啤酒就像媽媽用砂鍋燉的老母雞,酥脆香口,回味無窮。

工業啤酒更像公共食堂裡的大鍋菜,清湯寡水,淡而無味。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中國哈爾濱國際啤酒節

實質上,啤酒的世界千變萬化,歷史悠久,實在不便簡單分為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來比較,從而掩蓋其豐富多彩的啤酒傳統和品類風格。

何況,精釀啤酒本身沒法界限,更無正式的官方定義。

或許更多的出於對啤酒品質的追求和多樣性的保護、而對傳統的創新和精益求精的文化打上精釀啤酒的標籤。

這樣的話,借用美國釀酒師協會對精釀啤酒的定義略述一下:

1、產能要小:年產量低於600萬桶。

2、產權獨立:釀酒師股權不低於75%,不為營銷而改變配方和酒的品質。

3、產品創新:在傳統基礎上要創新,以最佳風味出品為優先考慮。

這樣看來,兩者自然在生產規模、釀造工藝、配方自主性及成本考量等方面差別很大。

而且,更主要的是產品本身,工業啤酒是毫無個性的工業製品,呆板而沒有靈魂。不會開拓創新、精進品質,只把重點放在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工業啤酒這樣的調性和口味特徵了。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美國丹佛國際啤酒節

3、

既然工業啤酒比較清淡,銷量怎樣?

還別說,習慣喝的人很多。

也就這股“貓尿”味帶勁,讓人們在似醉非醉中,活得瀟瀟灑灑,不知春夏秋冬。

不信,看看

國內常見的消費

場景

你喝,我喝,好像男女老少都會喝;

白天喝、晚上喝,高興喝,鬱悶喝,時時刻刻都能喝;

家裡喝,外面喝,茶坊酒肆,大街小巷,有事沒事都在喝。

白酒論斤,啤酒按件,一件兩件無所謂,不就幾個人民幣,你消費,我消費,都給資本家做貢獻。

店裡太吵,路邊燒烤,一串兩串點起人間煙火,一瓶兩瓶喝的不分你我。

眼睛橫瞪,小肚溜圓,幾個飽嗝,就在路邊撒尿,引來幾隻花貓亂叫:“媽的,這不和咱撒的尿一個味嗎?”

不鬧了,喝酒,看組資料:

據《中商情報網》報告:

啤酒產量:自2016年4506。4萬升,至2021年3562。4萬升,總體呈遞減趨勢;

註冊啤酒企業:2016年10829家,2021年則降至8695家;

啤酒消費金額:2016年1832。7億元,至2021年1794。9億元,基本維持在一個區間波動;

啤酒進出口貿易:自2015年至2021年間,一直保持在4億美元以上的貿易逆差,最高峰2018年在6。5億美元左右。

據《2021年世界啤酒指數》報告:

人均啤酒消費量排名前十的國家:

第一、捷克154升/年,第二、西班牙居137升/年,德國、波蘭等歐洲國家尾隨其後,人均消費量超過99升/年,遠高於世界啤酒人均消費量為33升/年。

中國酒民5-6億,人均啤酒消費量34。2升/年,低於韓國36升/年,和泰國42升/年,略高於世界啤酒人均消費量33升/年。

所以,甭管工業啤酒還是精釀啤酒,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分誰好誰壞,只有合適不合適,爛草鞋配臭襪子,一配一配,和諧社會。

工業啤酒再怎麼清淡,仍然是普通大眾的情人。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西班牙巴塞羅那國際啤酒節

二、

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要喝,是消費者太傻、還是資本家太精?

打個比方,求人辦事,求人者一般小心翼翼,

被求者往往高高在上。

再易辦的事,也要卡著你的脖子,逗你玩,給你足夠的耐心、足夠的反應,讓你明白,不讓你難受。

最後客客氣氣地給你辦事,你還非謝不可。

因為,他懂你,拿得住你,才會給你端著,而你卻被捏著,只好乖乖就範。

同樣,啤酒在中國的情況是不是也有點類似呢?

自近代引進以來,啤酒工業的發展經歷了萌芽、成熟及發展的階段。

資本家對中國市場的把握和人性的瞭解,已經瞭如指掌,遊刃有餘。

一方面,他深知市場稚嫩,體量龐大,潛力無限,亟待開發。

另一方面,資本間的廝殺日趨激烈,增長乏力,亟需謀求新的增長點。

自然而然,也就垂涎三尺、錨上了中國市場,併為我們準備了啤酒盛宴:工業水啤。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丹麥哥本哈根國際啤酒節

三、

啤酒廠商與消費者之間有著很難統一的矛盾

確實,中國人多,消費基數大,是個很有潛力的市場。

但各地風俗迥異,百人好百味。按理說,產品開發要因地制宜、千變萬化,來順應這種口味的需要。

但為什麼卻反其道而行之,變得越來越千篇一律、寡淡無味呢?

這就要涉及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矛盾和博弈了。

首先,消費者的訴求:

1】、

大眾希望物美價廉,適飲。

2】、

小眾希望口味多樣,好品。

但什麼是物美?

沒譜。適飲、品種少沒比較,看著還行,就是物美。

那什麼是價廉?

也沒譜,買的起、品種少沒比較,覺得合算,就是價廉。

也許,大眾心裡要的是簡單不費腦的選擇,而口味單一,相對便宜的水啤,正好契合。

不信,你看看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的套路是不是有點相似?

而小眾挑食,永遠希望樣式更多,口感更好。

就像吃個蘿蔔,也要變個花樣折騰,今天蘿蔔塊,明天蘿蔔絲,燉完炒、炒完又淹。最後還是不知哪個更好吃。

所以,人有百樣,口味有萬千,五花八門,眾口實在難調。

其次,廠商的問題是:

顧頭難顧尾,一雙手只能抓一條魚。

既要滿足自己利益最大化,又不想得罪消費者。

於是在兩者的博弈中反覆拿捏,左右平衡。

一方面,他深知十家鍋灶九不同,正常來講,產銷佈局就要面面俱到,剛柔並濟。

既有標準化的大工業模式,也要有小而精,少量多樣的小眾產品路線。

另一方面,如果這樣,資本的力量不集中,難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投入和產出不合算。

所以,這是個吞下去是塊骨頭、吐出來更像塊肥肉,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的矛盾。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比利時國際啤酒節

四、廠商解決矛盾的思路是什麼呢?

抓大放小,瞄準大眾的最低底線,釀造和推廣最適合大眾口味的水啤。

1、首先,大眾的認知、消費心理和購買能力更有利於發展大工業水啤。

A、不懂啤酒

中國人懂白酒,大都知道個子醜寅卯,搞白酒,很難騙的了消費者。

但對於啤酒,卻是個地道的舶來品。

啤酒文化的荒漠,決定了認知的缺失,絕大部分民眾懵懵懂懂、一知半解,認為啤酒的味道就是像喝水一樣。

所以,你說啤酒就這個味道,他也信。

自1900年第一家外資進入中國以來,資本家到處開疆擴土,瘋狂地揮舞著鐮刀,爽歪歪的割著韭菜,大眾也樂呵呵配合著喝了近百年的水啤。

B、兜裡也沒錢

80年代初,老百姓溫飽都成問題,哪有錢喝啤酒?

喝點酒精兌的高白(也稱氨水酒)就不錯了,喝啤酒奢侈,是小資產階級。

同時,啤酒的社交屬性,也決定其價位不能高,5塊左右一瓶剛剛好。

既要讓老百姓喝得多、喝得爽,還要給足面子讓他付得起帳。

所以度數低、價位低,爽口易飲,成了雙方心照不宣,皆大歡喜的選擇。

C、大眾的消費心理是什麼?最低的底線又在哪?

首先,大眾皆普通,習慣喝酒精度數較低的水啤。

而且,度數越低,越接近水,喝的人越多。

只有小眾喝度數較高的精釀,當然,度數越高,喝的人越少。

事實上,喝水的人自然最多,但如果全是水,就成了農夫山泉。

所以,還得琢磨。那大眾最低的底線在哪?酒精度數多少才合適呢?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中國大連國際啤酒節

稍微扯遠一點,大眾為什麼皆普通?

實質上,地球人都愛喝水,因為,水乃生命之源,萬物之本。

這是世上萬事萬物本質上皆很普通的根源,大家都不是鐵打的,是水做的。

為什麼皆普通?

但,我普通,卻反感普通。

潛意識裡總有一種跨越普通、與眾不同的心理期望。

於是,從普通的喝水、到嘗試喝低酒精度的水啤、再到喝高酒精度的精釀,就成了普羅大眾對啤酒普遍的心理趨勢。

而且,酒精度數越低,喝的人越多,正如普通人本來就多一樣。

酒精度數越高,喝的人一定越少,正如卓越本就稀缺一樣。

當生活把所有不想普通的人打回原形的時候,傑出者總是寥寥無幾,而普通人就更比比皆是。

。。

所以,我反感普通,卻也只能接受並習慣普通。

就像吃慣了鹹菜醬瓜,就吃不慣生猛海鮮;

過慣了苦日子,就享不慣清福;

喝慣了5塊錢一瓶的普通水啤,當然也就喝不慣那度數較高的所謂精釀了。

。。

所以,註定水啤是大眾的口糧,精釀才是小眾的情人。

扯回來,接上文:

大量的科學分析和判斷,認為5度以下是最合適的選擇。

同時,針對不同的細分人群,有3。5-4度的普通啤酒;0。5-2。5的低醇啤酒;0。5以下的無醇啤酒。

這樣,是不是把大眾揣摩透透的、拿捏死死的?

我捏著你的嗓子眼,讓你喝的痛快、喝的爽,喝的無怨無悔。

我給你足夠的體面,足夠的理由,讓你足夠相信,我是啤酒界的扛把子。

這就是可愛的我們,不懂啤酒,買不起貴的,習慣喝水啤的大眾朋友。

那麼,大眾最低的底線在哪?多少度數才合適呢?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啤酒節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面向大眾,大力發展低酒精度數的工業水啤,就變得順理成章,理直氣壯了。

做企業的深有體會,只有讀懂政府,知道其需要什麼,怕什麼,才能更好地理解政府,把握政策的變化,更好地順應時勢、抓住機遇。

比如,政府要就業,要稅收,要GDP,就會支援發展大工業啤酒。

比如,政府怕安全、怕環保、怕能耗,就會規範企業的某些行為。

所以,看看國家和地方政府、乃至民間對啤酒產業的態度和做法就知道。

實際上是直接或間接地為大工業啤酒的發展營造條件,甚至立法規定淘汰小型酒廠及自釀啤酒的產銷,人為地扼制了啤酒創新與多元化發展之路。

2、其次,政府行為,也更有利於發展大工業啤酒。

誠然,各地精釀啤酒方興未艾,烽煙四起,進口精釀也來勢洶洶、與日俱增。

比方高大師、牛啤堂、大躍,熊貓精釀等。

但薪薪之火,實難燎原。

這股力量仍然勢微,難成氣候,對工業啤酒的衝擊十分有限。

3、再其次,作為競品的精釀啤酒,對工業啤酒的影響較小。

工業啤酒依舊面不改色,穩如泰山,照樣是水啤的天下,巨頭的時代。

首先,作為新興的精釀市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資源去啟動、去培育,打天下沒那麼容易。

其次,如果用工業啤酒的思維發展精釀啤酒,本身就矛盾,有硬傷。

正因其獨立、小產能的精釀模式,自然就幹不了大活,幹了大活,就不是精釀了。

就像領導來了開小灶,

但人多了,自然會用大鍋,一起熬。

為什麼呢?

因此,精釀,必定是為小眾而生的,也註定難成大眾的情人。

總的來說,水啤的出現,既是大眾消費心理、經濟條件、認知水平以及政策影響的使然。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中國青島國際啤酒節

更是啤酒廠商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採取滿足大眾的需求,放棄部分小眾的一種發展思路。

五、

方案的落地,水啤在中國市場化之路

於是,啤酒廠商們就在這個思路上、就在這片土地上攻城拔寨、步步為營,內外兼修、統籌兼顧,打起了組合拳。

想的美,更要做的好。

組合拳1、製造端要解決出品

運用大工業裝置和技術手段,實現高產和高效。

同時,大量新增玉米、米粉、等相對低廉的原輔料、改變生產工藝,縮短釀造週期,降低成本和品質標準。

高產+高效+低成本+低口味標準

組合拳2、市場端要解決銷路

運用資本的力量,大量兼併、收購、整合或者打壓中小型啤酒廠,控制產銷兩端,形成巨頭間的壟斷競爭格局。

壟斷,才是最好的銷路。

媒體宣傳、愚化教育及文化滲透,左右大眾口味,營造並定義大眾心中單一、酒精度低、超爽適飲的水啤IP形象。

從而在認知和心智上造成錯覺和缺失,覺得啤酒就是這個味,

完全掩蓋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博大精深的技術演化。

組合拳3、打造工業水啤IP形象

雜草叢生的生態,更適合野蠻生長,不利於大工業的發展。

借政府之力設定小資本和自釀的門檻,規範行為,拔除雜草

,保護啤酒工業的發展。

同時,在徵稅、徵地、融資和准入許可等方面爭取更多支援。

多年來,青島、燕京、雪花以及百威英博等巨頭們哪家不是這個套路?

又誰不是混的風生水起,枝繁葉茂呢?

組合拳4、藉助政府力量,規範市場,爭取支援。

所以,資本逐利和貪婪的本質,決定了其在產品研發、規模生產、成本考量、市場運營以及根植利己的啤酒文化上,總在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算計著一切。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日本東京國際啤酒節

而普通大眾,更像赴宴時還得看主人臉色的小孩,被人拿捏得死死的,總是有意無意地配合喝著那一成不變的水啤。

六、今後我們還喝這種工業啤酒嗎?

只是突然間湧現許多花裡胡哨、琳琅滿目的精釀啤酒時,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多則惑,少則得,喝了半輩子水啤,碰上個洋涇浜,又得多琢磨了。

所以,今後工業啤酒的出路,既不會一方獨大,一水到底,也會審時度勢,玩玩花樣。

更不會只走極端,都搞精釀啤酒。

發展的結果必然會以水啤為中心,以精釀為半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百花齊放,共同繁榮。

如此,作為消費大眾,則能有幸感受啤酒世界的盛世風華,不再被人任意拿捏,更是我輩之福。

是的,會一直喝,不是在喝啤酒,就是在買啤酒的路上。

正所謂“一枝獨秀不為美,萬紫千紅才是春”,讓人好生期待,但求如願而至!

解讀:為什麼5塊錢一瓶的工業啤酒很清淡,卻仍然賣得很旺?

捷克的五月啤酒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