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跨專業考研失敗,我該何去何從?

簡介我覺得,當下面臨的根本問題不是選擇哪個學校、哪個專業,而是要想明白自己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現在港口待遇高嗎

跨專業考研失敗,我該何去何從?

船在港口會很安全,但那不是船的使命。——題記

01

晚上收到一位同學的微信諮詢:老師,您好,想問一個比較困擾我的問題,問題的背景如下:

1。去年考某熱門院校的新聞傳播碩士失敗了,這次失敗給了我很大的打擊,覺得因為自己本身是理科生,短期時間在邏輯思維和寫作方面難以勝過其他學生。

2。新聞傳播真的太捲了,如果二戰繼續考,只能降低目標選擇非名校,但自己非常想透過考研上岸一個名校。

3。非常喜歡新傳專業,未來也想從事記者、廣告、運營這方面的工作。但如果二戰再失敗,害怕自己真的承受不了。

4。找到了另一個稍微不那麼熱門的理學專業,並且和本科專業相關,如果認真學習的話上岸一個比本科好的學校的機率很大,就是在想要不要先換個賽道。

我的問題是:您覺得我該繼續堅持考熱愛的新傳專業嗎?還是先去考別的專業,等上岸後積累新傳方面的工作經歷?我的困擾就在於,現在很想再去追逐一下夢想的專業,但是又很害怕很害怕再次失敗。

02

生命的魅力和痛苦都在於它的不可預見性。

面臨兩難的選擇,我們通常很容易慌張,希望別人立刻給自己一個答案,從此前途一片光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也許做某一類事情有個大致的原則和方向,但是具體到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個體身上,一切又變得極其模糊起來。

例如,考研時,選擇難度大的名校還是容易考上的普通學校?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容易考上的專業?

如果一定要給個確定的標準答案,那就是:看情況。

考研選名校,自然會給未來的發展加持學校光環;選擇喜歡的專業,也會給學習增強更多的動力。

如果選擇了不理想的學校、不合適的專業,等到畢業了,拿著不喜歡、不擅長的專業文憑,到時候比本科生大3歲的年齡,少3年的經驗,面臨的選擇可能會更加艱難。

不要為了考研而考研,那樣只是把當下的難題“續命”了3年,丟給未來的自己而已。

做選擇時,如果真的拿不到主意,就選擇那個更難的選項,也許會失敗,但大機率不會遺憾。

不論誰諮詢考研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給出上面的通用回答。

但是,每個人的個體情況很不一樣,有的人可以接受失敗,考不上名校就去工作,沒什麼大不了,願賭服輸。有的人無法面對失敗,不論是自己的內心還是別人的眼光,都容不下自己考不上這件事情。

目前就業形勢嚴峻,我們也可以換個思路,那就是先考上再說,或者先找到一份新聞相關的工作再說,對學校、對待遇不抱過高的期望,然後徐緩圖之。不指望一步到位,只要目標明確,我們可以接受多走幾步彎路。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原則的思考。接下來,我們一起理一理當前面臨的難題。

跨專業考研失敗,我該何去何從?

03

首先,我們換個思維框架:

遇到困惑的時候,不要只站在當下去評估自己的選擇。

我到底選擇哪個學校?哪個專業?問了N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最後決策癱瘓,不知道怎麼辦。

如果只是單純地看選擇哪個學校或者哪個專業,是找不出答案的,不論選擇了A還是B,只要將來自己對結果不理想,肯定會懷疑和抱怨當初的選擇。

我覺得,當下面臨的根本問題不是選擇哪個學校、哪個專業,而是要想明白自己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想想看,10年後、20年後,你最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在什麼地方、什麼環境下做什麼工作?

作為一個理科生,自己喜歡新聞類專業的原因是什麼?在這方面有怎樣的天賦?當下做出了哪些努力?寫過怎樣的作品?和新聞類專業的學生相比,有哪些差異化的優勢?

再想想看,你希望從事記者、廣告、運營方面的工作,有了解過這些職業的日常狀態嗎?它的好是你希望獲得的,它的不好是你能接受的嗎?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破除自己單純的想象。

很多人都是學自己專業覺得沒勁,看別人專業很香,結果跳過去以後才發現,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

如果自己確定要選擇某個職業,一定要做相關的職業調查。

第一,最好親自去實習一段時間,躬身入局,實地感受,哪怕你親自寫點新聞稿、運營一個自媒體賬號,也能獲得很多直接的體驗。

證明自己的最好東西不是決心,而是作品。

第二,找已經做這個工作的人去諮詢,透過親朋好友、學校老師、學長學姐、網路諮詢的渠道,找到這類人。

第三,看從事這些事業的人的書、微博、公眾號,補充一些側面瞭解。

不要只在心裡想,而要把以上這些問題做個梳理,用筆寫下來。

我們要站在未來看當下的選擇,用親自體驗去驗證自己的選項。

跨專業考研失敗,我該何去何從?

04

其次,要不要繼續考研呢?

還是要結合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去考慮。做這份工作需不需要研究生學歷?如果不需要,考研幹嘛?直接投簡歷去找工作就行了。

你可以在各大招聘網站搜尋未來想從事的工作,看10~20個公司的招聘要求,看看應聘這個崗位需要哪些基本條件?不同型別、不同規模的企業招聘有什麼樣的差異?

這是你要去做的基本功。有了真實的調研資料和體驗,再去決定下一步是否要考研。

不要因為別人考研而焦慮,不要因為名校情結而焦慮。如果真的要再次準備考研,也不要為了單純拿個學歷就選擇一個好考的專業。

有次給大學生做培訓,課間和學生聊天,我發現有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在桌子上擺著一本社會工作專業的考研書,我就問她,是喜歡這個專業,以後準備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她面露尷尬,說這個專業更容易考上。

考研的目的是為了服務自己的未來選擇,而不是為了單純考上。

否則的話,等你三年以後畢業,可能會發現就業形勢也許比現在更加艱難。到那時,你拿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研究生學歷(也許還不準備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只是單純地多個學歷),然後跟已經在這個領域工作三年的本科同學相比,去競爭同一個崗位,哪個人的競爭優勢更大?那時候你的年齡優勢不明顯,但自我期望(薪資要求等)更高,又會加劇這個矛盾。

如果你想考研,最好的理由是自己需要深造(或者改變方向深造),希望透過3年的強化學習,增強自己在某方面的專業功底,從而更好地達到或者靠近自己的未來目標。

孫悟空當年漂泊海外,在須菩提祖師那裡待了整整10年,前面7年做的都是特別瑣碎的日常功課(雜務),“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猴哥那樣性情急躁的人,為什麼能夠踏踏實實做了7年的苦功夫(相當於讀了4年本科+3年研究生的時間)?因為他知道,須菩提祖師那裡有他想學習的東西。猴哥在這裡,不是想混個“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文憑。

我們要靜下心,給自己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仔細想想為什麼要考研?考研是不是自己通往人生目標的必經之路?把自己想到的理由一條條寫下來,直到自己再也寫不出來任何東西。

很多時候,當我們把煩惱寫到紙面上的時候,就能夠更好地審視它們,幫助自己尋找到更好的解題線索。

跨專業考研失敗,我該何去何從?

05

最後,談談失敗。

很多當下的失敗,都可能成為將來的佐酒菜。所有當下你覺得肯定無法邁過去的坎兒、要死要活的坎兒,最終都會挺過來,說不定未來這些坎兒會成為你成長的墊腳石。

這是我們給失敗的定位。

為什麼我們害怕失敗?

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丟面子,走在路上似乎都感覺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很多情緒的苦惱,都源自我們的內心戲太多了。

要知道,你考不上,你失敗了,別人哪怕問一句,也只不過是這一天特別普通的閒聊,1分鐘過後,這件事就過去了,每個人都很忙,都要面對自己生活中的挑戰,因此沒有那麼多人會一直圍觀你,圍觀你那點芝麻綠豆般的苦難。

面對別人的詢問或者調侃,你都可以坦然說一句:“努力不夠,運氣不好。”

失敗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一旦你承認了失敗,面對了現實,就沒有人可以用這件事傷害你。

相比別人的關心、唏噓、嘲笑,我們其實更難面對的是自己。

如果拼盡全力,也就沒了遺憾。怕就怕我們的目標不夠堅定,決心不夠大,行動不夠快,投入不夠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失敗了,卻責怪這個世界太卷。

假如考研錄取50人,你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自己送進前50名,至於後面報名的隊伍排到100人,還是1000人,都沒關係。

你需要面對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希望報名的人越來越少,競爭壓力越來越小。實際上,你的真正對手只有你自己。

沒有競爭的地方,其社會價值大機率也不會太高。就像有些同學說的那樣,即使有些專業願意免試錄取自己,也不願意去讀,因為那不是自己的目標,那裡沒有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果家裡條件還不錯,不需要你上班也能養活你,再考一年就是了。考上了就認真去學習,考不上也沒關係,人生百年,多花一年的時間備考學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如果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必須要求自己畢業於名校,而且是相關專業的學歷,那就評估一下自己的毅力、家庭的支援。

即使努力複習了一年,沒考上也不要緊,繼續考或者去工作。多花一兩年的時間去探索,去嘗試,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甚至還有父母支援你,讓你無憂無慮地投入到學習中。如果你已經30多歲,上有老下有小,就很難有這樣的自由了。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也可以嘗試先去進入自己喜歡的行業,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哪怕剛開始公司的規模小一點也沒關係,先攢經驗,然後利用晚上的時間認真複習。

只要加班不是很厲害,每天能抽2~3個小時的完整學習時間,考上的機率也是比較大的,我熟悉的一些學生就是邊工作邊考研考上的。當然這一年會過得比較辛苦,但是隻要自己目標堅定,其實一年的時間過得很快。

吳軍老師在新書《元智慧》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年輕有個莫大的好處,那就是失敗的成本很低。

後來研究生畢業留校,不再需要上下班通勤,我會每天晚上看資料、寫論文。我在國內發表的所有論文都是下班後晚上寫的。後來到了谷歌,雖然一開始總是工作到深夜,但是週末有時間,我依然要學新的東西。過好下班的生活,不僅僅是為了抓緊時間,也是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我本科畢業後,每天晚上到家和大家一樣累,但是我會看書學習4個小時,每天如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