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反腐心理學趣談——你是潛在的腐敗分子嗎?

簡介針對人和權力結合的時間節點,以及基於人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的分析,我認為腐敗發生機制並不是沒有規律可循,進入體制內的人如果長期因為不可抗力徘徊在某一層次需求上,而不能順利進入下一層次並最終進入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層次,就很有可能埋下腐敗的定時

腐敗是一種什麼現象

反腐心理學趣談——你是潛在的腐敗分子嗎?

作者 | 陳功

單位 | 湖北省隨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公室

我是公務員原創出品

一、腐敗的定義:人和公權力的結合

我們研究反腐敗,首先要弄清楚腐敗是什麼。

關於腐敗的定義有很多,長期以來學術界對腐敗問題並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亨廷頓認為,腐敗是國家公職人員為實現其私利而違反公共規範的行為,其基本形式是政治權利與財富的交換,即權錢交易。海登海默將腐敗定義為“運用公共權力來謀取私人利益的行為”。麥克繆蘭定義為:如果一位政府官員接受金錢或者其他價值做他有職責做的事情,做他沒有職責做的事情,或為不正當的理由採取合法行為,那他就腐敗了。國際透明組織則認為:公共部門的官員透過錯誤使用公眾委託給他們的權力,使他們自己或親近於他們的人不正當地和非法地富裕起來。關於腐敗的定義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認真分析這些不同定義背後的聯絡,我們不難發現,關於腐敗的定義緊緊圍繞2個方面來展開:

人和公權力

,而且這2個方面缺一不可。

單獨的人,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公共權力,是無法進行腐敗的。

公共權力不是抽象的東西,離開了人這個主體性,權力不可能發生作用,更談不上腐敗。雖說權力傾向於腐敗,絕對的權力傾向於絕對的腐敗,但是權力本身並不必然導致腐敗,權力走向腐敗只是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高低和最終是否必然走向腐敗完全取決於掌握權力的人。我認為,我們研究反腐敗,關鍵就在於研究掌握一定公共權力的人是如何將權力走向腐敗這種傾向性變成必然性。對腐敗的2個方面的認識,提示我們反腐敗的研究也應該聚焦於此。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從公共權力的維度出發,要最大限度的預防腐敗,就是儘可能的壓縮公共權力,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我國政府這些年來大刀闊斧進行的簡政放權的改革,實際是還權於民。

但是從世界趨勢來看,政府無能是機構還是權力都有自我膨脹的趨勢,尤其在中國的歷史—社會—文化背景下,公共權力在社會結構中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公共權力始終是指導和調節整個社會資源的強大無比的力量。王滬寧在《反腐敗:中國的實驗》一書中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將這種現象總結為“社會主義制度下公共權力功能上的全面性和總體性”,並分析了其中的必然性。既然從削弱權力的角度看似乎行不通,我們很當然想到就是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中國現行的黨內外法律法規也都是基於此。這固然很重要,但是在腐敗問題上,任何形式的監督都只可能是一種事後監督,即腐敗行為已經實際上發生了,事後的懲罰往往無法彌補腐敗已然造成的損失,這種損失既有經濟上、更有政治上的。分析到這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轉而來思考人的問題。

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人和人的需求

在這裡我不想太多地去討論人性的好與壞,因為這就跟談論先有雞還是蛋一樣,會陷於無休止的爭論。可以肯定的是,人是理性的,人是有意識的。腐敗是由不同的人的具體行為所構成,腐敗者一般是有意識、有目的進行活動。這裡所說的有意識,更多是指他們知道自己行為的腐敗性質,並且意識到這種行為一旦被發現所帶來的後果,或者說他們在權衡行為的收益必然性和懲罰性後果的可能性後做出的一種理性選擇吧。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天平的兩端不平衡,極易導致掌握權力的人滑向腐敗的深淵。如何降低這種對利益必然性的追求,同時確保懲罰性後果的必然性,是我們做好反腐敗工作的兩個切入點。本文更側重在前一點。

我們知道,腐敗的發生是在權力和人結合的那一刻起,就產生了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更多是權力天然屬性,我們無法迴避。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增加人的能動性,確保掌握權力的人始終將公共權力為公共利益所用。人和公共權力的結合有幾個重要時間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社會人進入公共部門的那一刻,這個時候我說是結合,更多強調地是一種潛在性。因為剛進入各個部門的公務人員其實基本不具有分配價值的權力,但是他們卻是未來掌握公共權力的人的主要來源。中國的黨政領導幹部基本是從體制內自下而上產生,從體制外空降的也有,但微乎其微。這個時候的體制人(特指剛進入體制內的人),對權力更多是一種好奇和處於本能的崇拜。經過一路披荊斬棘,其中一小部分人進入不同層次的領導崗位,這是人和權力的第二次結合,此刻的體制人,我們稱之謂掌權人。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裡所謂權力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在一定範圍內對某種價值擁有絕對的支配權的,就構成所謂的“掌權人”。

透過前面的分析我們鎖定人才是腐敗中的可變因素。那麼我們反腐敗的重點就要放在對人的研究性上。對人的研究,角度有很多,筆者不才,擇一考之。從心理活動的層次上來把握一定社會條件下腐敗行為的產生和特徵,不僅有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和剖析各種腐敗行為和現象,而且也可以對當前的反腐敗鬥爭提供一種新的可能的切入點。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個層次,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併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下面我們將上述提到的兩種人置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透視,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體制人,剛剛完成從體制外到體制內的轉換,對於不同的人可能抱著不同的心態進入體制內,這裡我們不妨大膽進行一個分類。

第一種情況

是完成一種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滿足,這類人多是一些寒門子弟透過寒窗苦讀進入體制內,體制內的身份對他們來說首先是一個飯碗,一種安身立命的手段。

第二

情況

是在進入體制前,本就家境殷實的,這一部分人更多的是或者處於自己選擇或者迫於外在(很多是父母)的壓力進入體制,這類體制人處於尋求一種歸屬感的層次上,如果長時間這個歸屬感和預期得不到滿足,那麼就很有可能會選擇退出體制,這也是近年來基層新入職公務員頻繁辭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在。

第三種情況

,就是官二代(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這裡所指的官二代是一箇中性詞,是不帶有任何情感色彩的),這類人在進入體制前,其父母或者直系親屬已在體制內多年,他們從小耳濡目染體制內的生活,對體制有種一種異於常人的情結或者是認同感吧,通常其父母和體制內親屬也是支援其進入體制的。第三種情況其實是第二種情況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分支,我之所以單獨拿出來分析,是因為其對整個政治體制有著深遠的影響。筆者不才,有著幾年基層工作經驗,對此也頗有感觸,當然具體基層的官二代現象到了何種地步,礙於可掌握的資料有限,對此也只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雖不能說明一切,但也不失為看問題的一個角度。此類進入體制的人,他們有著強烈的政治目標,他們大多跨越了前三個需求層次,直奔第四個和第五個層次而去,得益於已有的資源和條件,他們常常也比同期進入體制的前兩類人更易於達成目標,或者說仕途更順一些,這是無容置疑的。掌權人,進入體制的時間和資歷都比較久,他們大多處於第四個、第五個層次上,更多地是對於政治前途的追求和渴望。

分析完兩種人在需求層次上的位置後,我們再來反觀一下,當下中國的腐敗發生維度。一般認為,在獲取經濟資源較易、政治資源較難的社會(這裡所謂的難和易只是一種相對而言,下同),腐敗的產生常常是從經濟流向政治,即以錢換權。相反,在獲取經濟資源較難、政治資源較易的社會,腐敗的發生常常是從政治流向經濟,即以權換錢。但是,在中國這種情況可能更為複雜,中國特殊的歷史—社會-文化的背景似乎決定了在中國,無論是獲取經濟資源還是謀求政治上的升遷都不是那麼輕鬆,所以在中國環境下,腐敗的產生常常在經濟和政治之間往返流動,由此滋生出了諸如經濟—政治—經濟,政治—經濟—政治等等的腐敗鏈。這也正是一些地方出現塌方式腐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三、反腐敗的預期假設:你是潛在的腐敗者嗎?

針對人和權力結合的時間節點,以及基於人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的分析,我認為腐敗發生機制並不是沒有規律可循,進入體制內的人如果長期因為不可抗力徘徊在某一層次需求上,而不能順利進入下一層次並最終進入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層次,就很有可能埋下腐敗的定時炸彈,並且這個層次越低、時間越長,危害性就越大。下面我們就來列舉其中幾類高危人群,大家對照自己的情況,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1、新進入體制內的家庭困難或者進入體制不久遭遇重大變故的人。

這類體制人,雖然還沒有實際成為掌權人,但是確實掙扎在滿足溫飽的第一個層次上,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外界的積極干預,很有可能激發他麼內心渴望改變現狀的洪荒之力,他們吃過的苦恰恰是促進他們快速成長的最大動力,他們往往比一同進入體制的人更能吃苦和上進,他們的成長和進步也較為迅速,一旦完成從體制人到掌權人的身份轉變後,他們那種對物質生活改善的渴求也往往比其他人更強烈,這個時候權力導致腐敗的傾向性就會比較大。所以對這類對生活困難的體制人,早期要及時進行必要的救助和幫扶,及時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儘量減少其在第一個層次掙扎的時間,確保其順利進入下一個需求層次,這種意義是深遠的。我們很多一些透過自身努力進入重要領導崗位的幹部最後沒能經受住誘惑,和其早年甚至剛進入體制內與同齡人的巨大反差和落差不無關係,值得我們深思。

2、長期滯留某一部門、崗位的官二代。

這類人群從進入體制的時候,就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有著清晰的規劃和超乎常規的期待,倘若長期徘徊在某個層次上,看不到升遷的希望,就會激發其圖變的心理,再者來自父輩的壓力和外界的壓力,極有可能走向政治—經濟—政治的腐敗鏈,而且這樣的腐敗更多時候是裙帶式的,更多的指向政治目的,危害性不亞於經濟腐敗。

3、長期滯留在某個領導崗位的掌權人。

一些領導幹部長期在一些部門和崗位上,迫於年齡等多種因素的結合,感覺升遷無望,從而失去了更高的追求,沒有順利實現從自我滿足到自我超越的昇華。針對這些掌權人,要加強對其教育引導,或者進行適當的崗位調整,更大程度激發其幹事創業和創造價值的內生動力,順利實現需求層次的躍升。但是這確實是我們各級反腐敗機構重點跟蹤觀察物件,必要時候我們可以採取調離關鍵崗位,取消產生腐敗的土壤。

腐敗是一個永恆性的話題。只要有公權力的地方,腐敗始終隱藏在權力的某個角落,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何時會爆炸,無奈的是我們在腐敗這個炸彈面前顯得那麼被動。本文從腐敗發生中人和人的需求層次出發,分析了與公權力結合的人在不同需求層次上的腐敗的可能性,並從某個角度給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我不敢保證這些建議有多大的作用,但至少從某個程度和範圍上,對預防腐敗的產生有著積極的影響,如果這個積極影響能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和鞏固,那可以說我的目的達到了。大家也可以對照自己的情況,認真深刻反思自己是潛在的腐敗者嗎?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調適,始終在正確的權力軌道上前進,是擺在我們每個體制人面前的一個永恆的話題。當官、發財兩條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矣!

合作QQ:7659638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