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中秋賞月源自秋分祭月

簡介中秋賞月是由秋分祭月演化而來

皓魄怎麼讀

「本文來源:燕趙都市報」

今天是秋分節氣。中秋節過後就遇到了秋分,好巧?其實,中秋賞月是由秋分祭月演化而來的。祭月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而在莫言剛剛發表的公號文章裡,他寫道:“我總是感到中秋節是北京人發明的一個節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秋分祭月與中秋賞月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宋代詩人李樸的《中秋》描寫了在廣袤無垠的月夜裡賞月的情景。中秋賞月是由秋分祭月演化而來。

祭月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先人認為,“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月代表著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蓬勃生長的保證。《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視祭祀日月。日和月是天地之神,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只有天子才能與之溝通,所以祭月就成為皇家的“專利”。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分別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管子·輕重己》說:“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吹壎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犧牲以彘。”《史記·封禪書》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

秦漢兩朝傳承了皇室祭月禮儀,並在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史載,秦始皇祭日於成山,祭月於萊山。漢武帝則“夕夕月則揖”,即行朝日夕月之禮。北魏、隋唐直至明清歷代沿用秋分祭月禮儀。明世宗時,還在北京修建月壇,專供天子於秋分設壇在夜晚祭祀月神。規定每三年一大祭,遇醜、辰、未、戌年皇帝親自在月壇祭月。其他年份則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後來,皇家祭月禮儀也流傳到民間,並逐漸成為一種民俗流傳下來,人們祈求月神降福人間,表達一種美好的心願。

秋分日,都是在農曆八月裡,但是具體日期每年都不同,所以不一定能碰巧趕上圓月。而祭月無圓月則大為遺憾。所以,後來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中秋除了祭月的儀式外,還有遊賞的風俗。據《晉書》記載,早在晉代已經有泛江賞月之俗。並且賞月活動愈演愈烈,而祭月的風俗在民間卻越來越淡化,一向嚴肅的祭祀儀式變成了輕鬆活潑的賞月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繁盛一時,其內容也融入了唐朝開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時代精神,演繹出更多的傳奇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遊月宮等神話傳說活靈活現,使中秋文化充滿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

《太平廣記》裡記載了唐玄宗夜遊月宮的故事,開元年間的中秋之夜,玄宗在宮中賞月,被一名叫羅公遠的異人接引前往月宮,見到仙女數百,素練霓衣,舞於廣庭。玄宗於是密記其聲調,歸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曲》,風靡一時。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在宮中看過《霓裳羽衣曲》的演出,讚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到宋元明清時代,宮廷和民間的賞月活動已形成規模。《東京夢華錄》對東京汴梁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宵。”

《中華讀書報》 作者:鄭學富

莫言:中秋是最美好的季節

我知道立秋的節氣已過,但氣溫依然是灼熱逼人,家家的空調機還在轟鳴著。

在無事的情況下,我不會在中午這個時刻出門。

我在這個時刻,多半是在床上午睡。

我可以整夜地不睡覺,但中午不可以不睡覺。如果中午不睡覺,下午我就要頭痛。

我的午休時間很長,十二點上床,起床最早也要三點,有時甚至到了四點。

等我迷迷瞪瞪地起來,用涼水洗了臉,下午的陽光已經把窗上的玻璃照耀得一片金黃了。

起床之後,我首先是要泡上一杯濃茶,然後坐在書桌前。

如果老婆不在眼前,就趕緊地點上一支菸,喝著濃茶抽著香菸。

那感覺十分美妙,不可以對外人言也。

喝著茶,抽著煙,我開始翻書。亂翻書,因為我下午不寫作。

我從來也沒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拿起一本書,有時候竟然從後邊往前看,感到有趣,再從頭往後看。

看一會兒書,我就站起來,心中感到有些煩,也可以叫無聊,就在屋裡轉圈,像一頭關在籠子裡的懦弱的野獸。

有時就打開了那臺使用了十幾年的電視機,我家這臺電視機的質量實在是好得有點惹人煩。

十幾年了,天天用,畫面依然清晰,聲音依然立體,使你沒有理由把它扔了。

電視裡如果有戲曲節目,我就會興奮得渾身哆嗦。

和著戲曲音樂的節拍渾身哆嗦,是我鍛鍊身體的一種方法。

我一手捻著一個羽毛球拍子使它們快速地旋轉著,身體也在屋子裡旋轉。

和著音樂的節奏,心無雜念,忘乎所以,美妙的感受不可以對外人言也。

在北京的秋天的下午,我偶爾去菜市場採買。

以前,北京的四季,不但可以從天空的顏色和植物的生態上分辨出來,而且還可以從市場上的蔬菜和水果上分辨出來。

中秋節前後,應時的水果是梨子、蘋果、葡萄,也是各種甜瓜的季節。

但現在的北京,由於交通的便捷和流通渠道的暢通,尤其是農業科技的進步,使季節對水果的生長失去了制約。

比如從前,中秋節時西瓜已經很稀罕,而圍著火爐吃西瓜更是一個夢想。

但現在,即便是大雪飄飄的天氣裡,菜市場上,照樣有西瓜賣。

世上的水果蔬菜實在是豐富得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東西多了,好東西反而少了。

按說北京是個四季分明的地方,秋天有三個月。

中秋應該是北京最好的季節,其實,中秋無論在哪裡,都是最美好的季節。

我小時候在山東老家,對中秋節就很感興趣。

因為中秋節除了天上有一輪圓月,地上還有月餅。

蘇東坡的千古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在我的故鄉做知州時寫的。

可見那時的月亮是何等的明亮。

那時還沒有吃月餅的習俗,如果有,蘇東坡不會不寫的。

月餅之所以有餡,是因為元代的中原人民在月餅裡夾上了造反的紙條,要造蒙古人的反。

我總是感到中秋節是北京人發明的一個節日,因為北京曾是元朝的大都。如果在秋天的下午,站在元大都城牆上的樹林子裡,也許會更多地感受到一些北京秋天的美麗吧。

摘自我的散文集《會唱歌的牆》,寫於2001年8月25日下午。

(莫言公眾號) 2021-09-23 00:00:00:01021140http://yzdsb。hebnews。cn/pc/paper/c/202109/23/content_102114。html2中秋賞月源自秋分祭月/enppropert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