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簡介歐陽修在蘇洵的墓誌銘裡寫:“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君(蘇洵父親)縱而不問,鄉閭親族皆怪之

拾芥之才是什麼意思

文:易之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人到中年,大喊一聲“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並不容易。

《三字經》裡有一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這一段的意思是,蘇洵(自號老泉),二十七歲,終於開始發憤讀書了。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27歲還沒讀書,放到今天簡直不可想像。27,髮際線都開始後退了,碩博連讀都該畢業了,蘇洵終於看起了考試大綱。對比一下他兒子蘇軾,20歲就已經考上了進士,蘇洵的起步有點晚。

那麼27歲之前的蘇洵在幹什麼呢?“終日嬉遊”。這個樣子,是不是像極了手機前的自己。歐陽修在蘇洵的墓誌銘裡寫:“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君(蘇洵父親)縱而不問,鄉閭親族皆怪之。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蘇洵不學習,他父親還不聞不問。對自己兒子的智商信心百倍,彷彿平時默寫背誦、一模二模通通不用,直接報個復讀班,必定一鳴驚人。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到27歲,眼看著接近而立之年,蘇洵開始學習了。他把平時嘻嘻哈哈的好友拉黑,課外活動一律謝絕,閉門讀書。人到中年,他決定乘風破浪了。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人生不是綜藝,哪有背景音樂一換,就來一個高光時刻。蘇洵考進士,沒考上;又去考“茂材異等”,又沒考上。

“茂才異等”沒考上,對蘇洵的刺激特別大。他把自己昔日的文章搬出,越看越難受,越看越氣,一把火燒掉。

中年人比較害怕摧毀信心,自己的半生積累,對自己才智的信念,這些包袱其實最難放下。人到中年,或許就怕那句直擊心靈的追問:也許,我就是個普通人?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蘇洵把自己的舊作一把火燒掉,大概也能看出來他的個性。他的文章,可能是自以為縱橫捭闔、氣勢磅礴,排比、引用、首尾呼應,每個拿分點都照顧到了,但那種浮薄與淺白,無法掩蓋。畢竟錯過了那麼多年,不是一發狠、一跺腳,人生就起飛了。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蘇洵自此以後,更加努力,而且“絕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著重積累,不寫文章,不輕易地鋒芒畢露了。

在好幾年的苦讀之後,有一天他彷彿靈光一閃,嘴裡說道:“可矣。”隨後落筆,文思泉湧,頃刻數千言。在蘇洵眼中,這文章終於可以看了,他也四處遊學,增長見識。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終於在嘉佑元年(1056年),蘇洵做出了乘風破浪的重要一步——上船。他帶著兒子蘇軾、蘇轍,順岷江而下,前往汴京應試。而此時的蘇洵已經47歲了,從27歲勵志讀書,已經過去了20年。

中年之後,不是什麼劣勢都可以彌補。此時的蘇洵,已經放棄了考試。他估計自己,已經考不過年輕人了。他眼看著兩個兒子考上,扎心地寫了首詩: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於是他轉而給大人物寫信,把自己的文章寄過去,希望得到推薦。韓琦、富弼、歐陽修,都沒落下。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終究還是好人歐陽修,十分欣賞他的文章,還將文章獻給朝廷。一時間,蘇洵名動天下。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復讀生,文章竟如此驚人。

蘇洵的高光時刻終於到來,那失去的時光,似乎可以補回來了。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中年人的心酸,大概只有自己才懂。相比於蘇軾進京時的意氣風發,在應試作文裡編典故的瀟灑不羈,蘇洵則飽嘗人間冷暖。

他給歐陽修寫信,說自己“於今世最為無用”,是“墮在草野泥塗之中”,非常失意,只能是放下身段,請求一個機會。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而歐陽修呢,其實也挺忙。蘇洵自己說,他不停地拍一拍歐陽修,希望歐陽修能回個資訊。結果歐陽修只說了句:“吾未暇讀也。”歐陽修沒空看,可以想象蘇洵收到這些回信時的心情。

當然,蘇洵最後被大力推薦,好在士人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善良。但我們也能腦補出,在當時汴京城,有一位中年人,悽悽惶惶地等待訊息,希望自己遲到的人生,能有一番轉機。

蘇洵後來再也未應考,別人推薦,他都拒絕了。後來,他參與編修《太常禮》,編成後沒過多久即病逝。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錯過的時間,其實補回來並不容易。像蘇洵,雖然說他勵志,但他終究失去了應考的機會,沒法走最主流的途徑,最後只是個“霸州文安縣主薄”。

但蘇洵終究耐得住性子,在數十年的時間裡積蓄力量,在常規途徑之外收穫認可。據載他到汴京之後,“名動天下,士爭誦其文,時文為之一變”,看來還是個引領潮流的人。

人生光陰易失難得,中年再想乘風破浪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從蘇洵的經歷看,人到中年,要想破浪,先得深潛。

中年開始乘風破浪,他懂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