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不安全型依戀如何轉變成安全型

  • 由 戀愛大魔王沐然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2-09-20
簡介但迴避到焦慮轉化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前面我們提到,焦慮的本質是靠近去得到“愛”,迴避雖然壓抑對愛的需求,但也會出於對“愛”(不論質量高低的“愛”)的渴望而走出自我的圈子,或是在某些方面對伴侶病態地“控制”

戀人心表達了什麼意思情感

不安全型依戀如何轉變成安全型

作為一個多年迴避,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收穫了自己想要的親密關係,想以我自己的依戀風格改變為靈感,

以我自己接待的焦慮和迴避來訪的大量案例為基礎,

談一下我對焦慮和迴避這兩種依戀風格的理解。

關於依戀風格轉化的客觀資料:《讀懂戀人心》一書認為依戀風格約有

25%的人每隔4年就會轉變一次依戀風格。

本文章

提到的轉化更強調一種具體情境介導下的轉化。

1 焦慮與迴避的本質

其實焦慮和迴避本質上都是缺

“愛”

(就我個人的觀察而言,這種愛甚至無關“絕對值”,而是取決於他們內心感受到的“相對值”)。

迴避採取的方式是壓抑自我,即首先

“否定自我的感受/需要”,繼而避免因這種慾望而產生痛苦,如果又感到難受,那將進一步壓抑這種需求,寄希望於自己是“無慾無求”的,以此來偽裝一種“假性獨立”。而焦慮採取的方式是不停地去靠近以解決內心的不安,他們寄希望於絕對的親密來克服對分離、孤獨的恐懼,一旦感到害怕,焦慮會主動(區別於迴避的逃跑策略)去靠近,以期解決這種不安,而靠近迴避往往又會啟用迴避的依戀系統,迴避採取escape的方式來應對。對焦慮而言,他需要的依戀感並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又會進一步靠地更近。

1.1焦慮到迴避的轉化

迴避和焦慮在各自的依戀系統惡性迴圈中互相折磨,甚至有些焦慮長期得不到想要的

“愛”,在長期的“習得性無助”中,焦慮本身的自我也是不夠穩固的,自然而然也習得了迴避的“壓抑需求”策略,來弱化自己受到的傷害,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自己未來受到傷害,轉化成了迴避。

1.2迴避到焦慮的轉化?

按照上述邏輯,我們可以推斷,對於迴避而言,只要

“自我壓抑”的策略奏效,沉浸在“自我獨立”的幻象中,將很難共情到伴侶(無論是否為安全型),長此以往,內心秉持“只要我自己足夠強大/獨立,我就不需要他人”的觀念,將以封閉自我的感受、需求,陷入軀體上的焦慮、抑鬱等。而回避的內心依然是期待“被愛”的,故而很多回避會透過建立“絕對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否定潛在伴侶、已有伴侶甚至自己,他們會忽略自己被愛的事實,依然沉浸在自己絕對自由的想象中。

在我個人看來,迴避的惡性迴圈是很難打破的。迴避透過壓抑親密關係的需求,轉而將自己的時間、精力投入到事業等其他更感興趣的事情中,或者藉由友情或是其他關係來填補對親密關係的需求,繼續自我欺騙。

但迴避到焦慮轉化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前面我們提到,焦慮的本質是靠近去得到

“愛”,迴避雖然壓抑對愛的需求,但也會出於對“愛”(不論質量高低的“愛”)的渴望而走出自我的圈子,或是在某些方面對伴侶病態地“控制”。迴避和焦慮的本質都是缺“愛”,會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在某些領域(簡而言之,即不同的情境下)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於是形成了混合型,或是以某一種不安全依戀風格為主,混有另一種。

1.3不安全依戀風格到安全型的轉化

開頭

我提到,不安全依戀風格的本質是缺

“愛”,那轉化的關鍵在於補“愛”。但是務必警惕,這種愛不能只是父母之愛、朋友之愛、戀人之愛。這份“愛”是對自我的“愛”。(很俗套的話就是“自愛”。)只有相信愛是可能的,相信自我是值得“真誠的愛”的,改變才可能發生。

這需要穩固的自我核心,對自我價值由衷地認同,具體的原則及實現路徑我也還在摸索。

這裡

幾點原則:

(1)

真實地覺察自我

因為童年習慣被忽略的情感需求,有的人或許完全不瞭解自己有哪些情感期待,這需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來瞭解自己,探索真實的內在需求。

不妨準備一個日記本,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瞭解自己,先跟自己做知心朋友。比如今天有哪些事讓你難堪、哪個人讓你感到討厭,哪怕只有一點,也不要自我安慰這不要緊,這無關緊要

……

不放過每一個不舒服,把它記錄下來。

因為,你很可能已經習慣性催眠自己,說自己不在意,自己很寬容,自己無所謂

……

更不要被腦中那些自己也太矯情,自己也太事兒了等觀念洗腦,這就是你真實的情感需要,它需要被滿足。

(2)

找一個安全型的伴侶,而不是受虐的伴侶

安全型的伴侶能夠透過溝通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瞭解伴侶的需求,能及時安撫伴侶的情緒,他們深知自己渴望被愛,也值得被愛,不論是焦慮還是迴避,安全型都是理想的伴侶。

安全型依戀的人,在伴侶生命長河中,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為其提供安全基地,就像港灣一樣,能夠去給予伴侶一個寬鬆平和的環境,

鼓勵伴侶勇敢前行。

(3)

做真實的自己,並進行有效的溝通。

這一步對於迴避來說,是非常難的,剛開始覺得自己有些怪異,突破一下就會好很多。

永遠不要質疑自己,表達你的需要並不羞恥。學會表達之後,如果增進了彼此的關係,令你感到害怕,你仍舊可以提出你的這部分需要,比如你恐懼朋友、同事太靠近,捱得太緊。

這不是你對對方有什麼不好的看法,不是不愛對方,而是你成長過程中的遭遇,令你不適應這樣的狀態。

關於有效溝通:

針對焦慮型

—你一旦感覺自己開始採取防禦行為了,就該轉而進行有效溝通了。當你的伴侶有些話語和做法(或者說一些欲言又止的時刻

激起了你的依戀機制,並且讓你感覺自己快要爆發,透過一些類似不接電話、要挾分手或者移情別戀等防禦行為來反擊的時候,請制止你自己。這時候應該理清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基於此產生有效溝通。當然,這一切都要在你完全冷靜下來以後進行。(這對於很多焦慮型的人來說,可能需要一到兩天

針對迴避型一提醒你使用有效溝通的準確訊號,就是在你感覺被束縛得幾近室息時。你可以透過有效溝通向伴侶解釋,說自己需要一點空間,並且尋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

比如說在確保對方的情緒能照顧到的情況下,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在有效溝通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親密關係不再是厚重的枷鎖。

(4)

建立親密關係中的安全感

儘可能使安全感日漸穩固。

開頭我們說過,依戀風格雖然穩定,但也是可塑的,因此安全感的建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當新的顧慮、不滿和衝突出現時,我們就記錄下這條新的資訊。這樣做能夠讓我們漸漸打破不安全的正規化。但是,安全感的建立不僅僅是解決親密關係中遇到的問題,也與兩人的共同樂趣有關。找到享受二人世界的方式,比如在公園散個步,一場電影或一頓晚餐,看一檔兩人都喜歡的綜藝節目,總之找一種方式讓彼此更加貼近對方。只有擺脫非安全型的行為模式,你處理感情問題的能力才會大大提高。建立關係中的安全感、認識到自己對伴侶有多強的依戀感,非常有利於推進雙方的戀愛關係。

你能做到這幾點,不論是焦慮還是迴避,還是有希望改變和治癒的。

最後,我推薦幾本書,幫助焦慮和迴避們自我療愈。

《讀懂戀人心》

親密關係

依戀障礙

關係的重建

好啦,那今天

的文章

就到這裡,希望

對你認識依戀有幫助

,我

會持續更新

,如果你有任何

情感

問題呢,

需要解決或者治癒,

都可以

私信

告訴我,我都會看。

我是沐然,一個比較佛系的心理諮詢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