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簡介腦袋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念頭,有的很快過去了,有的好像會跟著想一會兒,同時你也知道你心裡是什麼狀態,情緒怎麼樣,有的是覺得身體的某個部分有點緊張,有的是覺得有些氣脈的流動很明顯,還有一些自己無法描述的東西

多動症吃什麼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本文來源:本文摘自李辛《兒童健康講記》多個章節

家長能夠安靜下來,對小孩子的健康特別重要。

有時候家長帶著孩子來看診,我看家長急躁忙亂的,心裡面就有點沉重,因為這種家庭環境下的孩子不好治。

作為一個生命活在這個世界上,它時時刻刻都在跟外界進行交流。我們現在的文化關心的是什麼呢?關心的是今天吃了多少卡路里,吃了多少纖維素、多少蛋白質,這些都是物質方面的。

健康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什麼地方,跟什麼人在一起,做什麼事。

這些非物質方面的很重要。

—— 李辛《兒童健康講記》

減少自己內心的震盪,

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滋養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很多家長帶小孩子來看病,有的是身體上的病,比如說反覆感冒啊、反覆發燒啊、消化不良、鼻炎、面板病,有的是學習困難、情緒不穩定和神氣有關的問題。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柱,不僅僅是生活支柱、經濟支柱,最重要的是精神的支柱。打個比方,

孩子就像一個接收器或是一塊小磁片,爸爸媽媽就像一個大的發射器或是一塊大磁片。

尤其是對於剛剛生下來的孩子,三歲以內的,這個階段從心理學上來說,自我還沒有顯現,是一個相對無我的狀態,

他的精神狀態和節律,是跟著爸爸媽媽的精神狀態和節律,跟著整個生活環境的狀態和節律同步的。

作為爸爸媽媽,

如果能有意識地讓自己的震盪減少,讓自己的意識、精神、內心清晰穩定,不亂不暴躁,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滋養

。這些無形的東西,遠遠超過我們可以用金錢、用關係來得到的資源。

我們現在太在意那些有形的東西,但是這些無形的東西,作為爸爸媽媽可以做到的卻不做,就是捨本逐末了。就像我們跟朋友一起聊天,如果和你在一起的人是比較平靜的、快樂的、舒緩的,即使聊一些很簡單的話題,結束後能體會到平靜的滿足感,好像有東西在滋養你,讓你放鬆,

甚至讓你能夠把自己調整到更好的狀態。朋友如此,家人更是如此。這些無形的、存在於我們生活和環境中的東西,是需要我們家長慢慢去體會的

我們現代人已經習慣時時刻刻都讓外界的刺激把我們聯絡在各個端點,我們不停地看東西、聽東西、收資訊,跟人聯絡,

不停地在跟外界聯絡,架構未來。心裡很難清靜,所以家裡很難安靜

還有些家長長期有埋怨的情緒,埋怨單位、埋怨朋友、埋怨社會、埋怨國家,

這種埋怨的情緒回過頭來對孩子、自己來說是一種很強大的毒害

。這些都需要自己先感覺到有沒有,然後才能消除。

我們的身體既是有形的肉體,也是能量體、資訊體,如果爸爸媽媽身體很糟糕,

根據U形管定律,孩子的能量會流到爸爸媽媽那裡,最後達到一個平衡

。如果爸爸媽媽身體堆積了很多不乾淨的東西,甚至已經變成了病,那爸爸媽媽的這些東西的一部分也會流到孩子那去。

比如說很多嬰兒的嚴重溼疹和媽媽的體質,飲食,生活習慣,思想情緒的複雜有關係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的營養,關心孩子吃什麼藥,也會很努力地去尋找現代或古代好內容讓孩子學習。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小孩子會不會接觸得太多了?現在物質過剩、資訊過剩,很多東西一想要就能得到,如果沒有一個“孩子需要什麼”的鑑別力,有時候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干擾。

真正關乎孩子健康的問題,不光是我們平時吃什麼,或者做什麼運動,還有我們的生活各個層面的環境和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孩子的自我意識還沒有形成,還沒有被汙染,他們跟天地之間的精神是相通的,就像是一個WIFI,當我們跟他們在一起,並保持一個相對簡單的狀態的時候,我們也是和天地相通的,天地的能量自然能滋養我們,當我們平靜單純的時候,我們也能成為孩子或家人的WIFI。

如果能讓自己離開不適當的環境,安靜一段時間,讓自己散掉的精神魂魄慢慢地收回來,回到原來那個穩定的狀態,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感覺統合綜合症、交流障礙等等都可能有所改善,但是現在的治療卻往往忽視了這個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希望家長注意。

每個人都是像網際網路的節點

過多程式視窗容易宕機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每個人都是像一個網際網路的節點,就像家裡的電腦一樣,它每天接通網上的時間太多,自動下載的資訊太多

。我們都知道電腦如果程式、視窗開太多的話,它運速就會很慢,對不對?如果接到不對的連結,可能會有一些病毒或者不必要的垃圾檔案存在你的電腦裡。

然後會形成一個惡性的迴圈,記憶體越不足速度越慢,自我清理恢復能力就越差,然後就越容易中招。可能剛開始只是執行狀態有問題,然後是本來好好的軟體也執行不好,再後來可能就容易經常性宕機。

靜坐呢,是一個很好的讓自己能夠歸零的狀態。就像我們用了一天的電腦或者手機,要幹什麼?要充電。有時候電腦一開啟覺得不對,你要有一個什麼?

自動防毒,或者碎片整理。我們的身體其實有這樣的能力

專注才能做好事情,養育孩子也是。打坐能讓我們專注,專注就能讓我們觀察到重點和細節,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你很清楚,他每次出問題你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中醫起什麼作用?西醫起什麼作用?其他的方法起什麼作用?這些都很清楚的時候,心裡就會有底。

但是我們可能太忙了,

太忙了以後,我們的身體無法休息,內心的情緒、壓力無法及時平息,還有過度的、沒有必要的思想

,因為它連在那個接點上,想關也關不掉,很想睡覺的時候你睡不下去,有些事情你想忘掉它或者停止不再想,可它好像自動在下載。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目前的文化、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只是在世界的物質層面和社會的現實層面中在訓練我們,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那麼,在傳統的中醫,傳統的文化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它其實關注的是人。不是讓你成為一個多麼有用的人,而是讓人成為一個自知的、快樂的,相對自主、自由的人。這些需要你花時間來了解自己。

每天靜坐,給自己充電

才能更好的照耀孩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這種方法就是

坐五分鐘,感覺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做的方法很簡單,脊背自然伸直

,散盤也可以,也可以自然地坐著,姿勢不要強求,以放鬆舒適為好。

打坐其實只是為了

把我們習慣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界的連線先鬆開

。我們平常習慣的快速運作的思維程式,讓它自然地慢慢減慢,還有情緒,讓它自然地慢慢平靜。這幾樣東西減弱了之後,我們內在的生命力才會起來。它什麼時候起來,我們是不知道的。

坐的時候幹什麼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身體是不是放鬆的?心情是怎樣的狀態?腦袋裡是不是會有很多想法?我們做一個

觀察者,不跟隨,不評判,不用考慮對錯,好壞

。你聽到外面的聲音,知道就行了,不用特別的關注它。

無論身體有什麼感覺,你知道就可以了。也許頭腦裡會有很多雜念,或者情緒起起伏伏,那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是這個樣子的,這也是我們平時的狀態,只是現在安靜下來,它變得明顯了而已,不需要去控制它,

這些都是我們內在的噪音,我們知道就可以了

當我們覺察到身體緊張的時候,可以稍微調整一下,讓自己舒服一些,不要過於認真用力地坐著。平時的時候,

只要有三五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經常這樣坐一坐。這就是培養我們的覺知,能起到收攝精氣神的作用

打坐的時候,我們會知道我們身體的感覺,也知道周圍各種各樣的聲音。甚至房間的溫度味道都能感覺到。我們可以觀察到腦袋裡各種各樣的念頭。我們所觀察到的一切,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身體所在的狀態。只是有時我們以身體的感受為主導,有時以情緒,有時以思想為指導。但我們相對安靜下來的時候,這些部分就會被放大,被我們注意到。

打坐就像我們正在十字路口,有很多的車,有很多的人經過。但是我們沒有專注的去看了一樣東西,也沒有跟著他跑,也沒有評價這個車那個人,我只是很放鬆地站在那裡,這就是打坐的狀態。

初學打坐,不要逼著自己坐很久,少量多次,每次只坐五分鐘,就可以。

不光會幫我們把精氣神往回收,也能把我們的身心自動的統合,幫助我們恢復平衡。慢慢的,我們的專注力覺察力和判斷力也會提高,不太容易被外界干擾。這樣的話,

當我們需要做選擇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一堆選擇當中很快找到我們想要的,在生活當中也更容易去找到答案

如果我們可以跟著直覺來生活,那我們離我們的內心就會比較近,滿足感也會多一些,生活會變得更加簡單,一切都會形成良性的迴圈。

打坐的時候需要注意兩點,第一是不用力。無論是身體還是意念,

都不要用力,儘量保持放鬆的狀態

。第二是無期待。當我們放下期待的時候,我們以思想為中心的程式才會消融,我們平時習慣的快速運作的思維程式,會慢慢的變慢,我們固有的模式才會發生改變。我們的情緒會慢慢的恢復平靜。

我們內在的生命力才會起來。我們才會有動力做更多的事情

坐的時候,我們身上的各種感覺自己會知道,也知道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房間的溫度、味道都能感覺到。腦袋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念頭,有的很快過去了,有的好像會跟著想一會兒,同時你也知道你心裡是什麼狀態,情緒怎麼樣,有的是覺得身體的某個部分有點緊張,有的是覺得有些氣脈的流動很明顯,還有一些自己無法描述的東西……這些都不要管。

這些感受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身體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部分的狀態,平常就是所有這一切成為一個混合體,有時候是以情緒為主導,有時候是思想為主導,有時是以身體的感受為主導的狀態。平時這些都同時在那,只不過你會只關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其他的都忽略了 。當我們想靜下來的時候,這些就會被放大。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每天空出一點點時間坐一坐,不用去管這些好像放大了的感受和好像變得很多的念頭和想法。

如果你發現,你特別在意一個聲音,覺得它干擾我打坐了,那有問題的其實是你自己,是你的抗拒反而讓你抓住了這個外面的噪音,是你的抓取影響了你。

西方醫學的研究發現,這個狀態是植物神經系統在發揮作用,是在修復的狀態。白天我們是開的狀態,處於交感神經過度的應激狀態。經常打坐的人,專注力、覺察力和判斷力也會提高,不太容易被外界干擾。從小的方面來說,你去超市不會買回多餘的東西;從大的方面來說,你人生中的迷惑會相對少一些。

當你需要選擇的時候,你

能一下子在一堆事物中找到你要的,那麼在生活中你也會更容易地去找到答案

,不需要老上谷歌或者是問專家,或者是反覆思考。如果你大多數都是跟從你的直覺來生活的,那你離你的內心比較近,滿足感也會多一點,生活會更簡單一點,一切都會形成良性迴圈。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Q:我一天到晚忙很多事,打坐的時間比較少。早上孩子上學去了,睡個回籠覺沒睡著。在床上靜靜躺一躺,這樣是不是相當於打坐呢?

李辛:躺一躺很好,這就是休息一下,收收神。打坐跟躺一躺不一樣的地方是,躺一躺很容易就睡著了。如果睡前我們身心還是在思考或者是在情緒中,那麼你還是在那個狀態下睡著了,就像我們沒有關機就把電腦合上了,其實還是在耗能狀態。實際上,打坐是把我們一天發生的事情自然地逐一關掉。

Q:早上或者白天工作比較累的時候,或者睡前都可以打坐嗎?還有每天打坐的時間、頻率是怎麼樣的?

李辛:對於初學者來說,培養一個收攝身心的習慣很重要,所以,任何時間、任何環境都可以。如果你有專門的時間,安靜的環境,沒有人打擾你,這當然更好。

Q:有的人坐著坐著就睡著了,這種情況是接著睡呢,還是怎麼處理?

李辛:打坐其實是身心的能量都在往回走,如果在打坐的時候覺得特別困,可能是因為疲勞顯現的緣故,這時候不如去睡覺,等清醒了再打坐更好。我們現在的打坐還是為了身心相對健康的初級打坐,如果以後還想要進一步的深入學習,那麼,先養成清醒的時候打坐的習慣是有好處的。

Q:子夜是膽經和肝經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非要在子夜打坐?

李辛:子午流注和道家的打坐是兩回事。道家比較重視在特定的時辰打坐,它是講人體跟天地間的交流。在我們還沒有條件使自己身心放鬆,按照正常的節奏走之前,先不用半夜起來打坐。

Q:打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有數息的,有守意的,也有唸咒的,唸佛的,等等。什麼樣的方法比較快捷一些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李辛:這些方法都可以用,都是入門的方法,現在有很多的打坐方法,它是需要聚焦的。比如,要專注在哪裡或者觀想一個東西,或者觀息、數息,或者唸咒,或者觀想光,或者意守這裡、那裡……這些其實都是方便法門,或者叫繫念,一念代萬念,是初學者很好的入手方法。為什麼?聚焦有它的作用。因為我們平時的思想到處跑,看到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野馬奔騰。那麼現在用這一個樁子,把你拴住,但是,等拴住了以後,還是要漸漸鬆開,回到不用力、無期待的狀態下打坐。

Q:我們在漢堡沒有指導老師,應該以什麼樣的狀態打坐更安全?如果打坐一個小時,感覺到背很痛,這種狀況是繼續堅持,還是就此結束?打坐的時間慢慢地會越來越長嗎?

李辛:你覺得還能坐下去就繼續,你不想坐了就停下,記住“不用力”。打坐的時間長短不是關鍵,重要的是質量。比如你坐了五分鐘,覺得已經比較平靜了,這就很好。但如果坐一個小時,一直在想我要堅持我要堅持……可能還不如放鬆地去散散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我們是初學者,容易把平時用力的習慣轉移到打坐這件事上,所以為什麼我建議大家學一下中國文化的其他部分,比如練太極,越用力越打不好。所以中華文化的好處,能讓我們在這些愉悅的活動中,體會到如何敏銳地、精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因為它能讓我們的感受更加細微,這樣學習就很好玩了。如果說僅僅是因為老祖宗傳下來的,必須永遠揹著它,那太沉重了。

大家對打坐有興趣深入的話,可以去看南懷瑾老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和《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套《南懷瑾全集》,這屬於人生中不可不看的好書。

大家再有深入往內走的興趣呢,可以看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這本書比較深入地介紹了禪修打坐的步驟。這本書也有很好的譯釋本,是蘇樹華老師解釋的,講得很清楚。

看書不用管它是哪門宗教的東西,就像我們在中國要用中文,在德國要用德語。在我來看,不同宗教的內在傳遞的訊息是最寶貴的,而且同出一源,即使表述有差別,也能滋養你、完整你的視角。

這個部分就像空氣,它就在這裡,你信或者不信,都在呼吸,就像水,你信還是不信,喝了就能解渴。

作者李辛簡介

1993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2000年獲天津中醫藥大學心身醫學碩士學位。師承國家級名老中醫,兒科、內科專家宋祚民教授。

多年中醫臨證和教學經驗,擅內、兒、婦科,針藥並用,重視調神和調氣。深入理解《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等經典,學習歷代各家所長,取驗於臨床。著作《兒童健康講記》,是一本極好的治療兒童常見疾病的書。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與這些有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