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簡介”十七房鄭光礽一生的義舉,不勝列舉,他熱心於公益事業,愛親友、愛鄉鄰,是眾鄉親的楷模,在鄭氏十七房中人人讚頌

礽的怎麼讀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十七房村

十七房村隸屬於寧波市鎮海區,系鄭氏(周宣王季弟友分封於陝西華縣,立鄭國為王,為鄭氏始祖)一支南遷後世居之地。宋室南渡後鄭氏又傳六世,始分為十七房。明清時期鄭氏十七房致力科舉,世代業儒,代代封祿,同時代代外出經商,其經商時間之長、參與人數之眾、綿延時間之長,在寧波商幫中極為罕見。在700餘年的家族發展史中鄭氏十七房名人輩出,產生了許多熱心公益、利國利民的人物。清代的鄭光礽便是其中一位。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光緒帝

鄭光礽(1707-1782),字國楨,貢生,按清朝舊例,授修職郎,十七房後新屋族系十世祖。據《光緒鄭氏宗譜》記載,鄭光初擅長白圭之術,壯年時在蘇州、嘉興一帶經商,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方法,屢次說準猜中,因此發了大財。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鄭氏宗譜

鄭光礽發家致富以後,生活依然十分儉樸,不講究吃喝,摒棄物質享受,節省穿戴,與鄉親們同甘共苦。家有百萬資金,他卻仍然住著先祖給他留下來的一幢老房子裡。他的父親對他說:“我們家人已越來越多,蓋一幢新房也不為過。”鄭光礽卻對父親說:“我的兒孫正在創業,這個時候生活艱苦一些,對他們是有益的。如今我們鄭氏一族連祖宗的祠堂都沒有蓋,怎麼能先考慮自己蓋新房呢?”於是,鄭光礽拿出家財倡議族人修建祠堂,又拿出一百一十畝地捐給宗族,以贍養宗族中那些鰥夫、寡婦。孤兒及年老無子女的人。後來,又捐出十畝田地供給鄭氏小宗子弟讀書之用。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乾隆皇帝

乾隆十六年(1742年),寧波發生水災,田禾盡淹,顆粒無收,百姓陷於飢謹之中。鄭光礽家數百畝農田也被淹沒,沒有收成。然而鄭光礽第一個拿出儲糧賑濟災民,還動員家族其他成員捐糧,一共籌集了穀米100多擔(一擔計100斤)。賑災之後,家中糧食所剩無幾,於是,鄭光礽自己帶頭吃粥,並對子孫說:“多積德,多做善事,先代的恩澤才會及於子孫,後代才會有享不盡的福氣。”在他的影響下,家中數十口人,也個個吃粥度日,沒有怨言。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東滄公

在慈溪、寧波、奉化、鎮海西鄉一帶,由於水道淤塞,百姓每年夏季苦於乾旱,春秋兩季又苦於氾濫成災。鄭光礽又出巨資,募集民工疏浚河道,使河流暢通,並在河道上修建了林家橋、周家橋、吳家橋三座石橋,方便了百姓出行。在疏浚河道過程中,他又發現有宋代吳潛修建的“化子閘”年久失修,鹹水倒流,嚴重影響農田灌溉。為此,鄭光礽又和同鄉戴質明共同出資進行修繒。該閘位於慈鎮河、江北河、中大河三河彙集之處,俗稱“三江口”。修竣後的大閘全用巨石築砌,三眼三孔,全長50餘米,氣勢宏偉,建好後這一地區的十多萬畝田地都受益。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十七房

清中後期,浙東地區海盜猖獗,百姓深受其害。鄭光礽認為“國安才有家安”,於是拿出白銀千兩,捐給當地官府,用於募集弁勇,加強守汛營的兵力,增強海防力量。從此,海盜再不敢輕易出來危害百姓了。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十七房

由於鄭光礽大力從事各類公益事業,家中積蓄銳減。族人、親友都對鄭光礽說:“你年事已高,又不能經商了,若再捐下去,以後生活可怎麼辦?”鄭光礽卻說:“我年紀大了才有了兒子,應當積累善德留給子孫,怎麼能夠積蓄錢財留給孩子呢?”由於鄭光碰熱心從事公益,為國家和人民分優解難,當地縣令將他的事蹟上報給朝廷,朝廷各部核議後,特許給他貢生資格。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考試試卷

鄭光礽得到貢生資格後,成為地方上高階知識分子階層,按清朝制度就可以當官了。他的兒孫們要為他舉辦一個慶祝會,鄉親們也紛紛送禮來祝賀。鄭光礽卻把鄉親們送的禮物—一退了回去,並對他們說:“我是朝廷賞賜的一位小官,大家想為我設宴慶賀,我謝謝大家的好意,如今國家正是外憂內亂,我輩若為此宴慶,對不起朝廷。”後來,鄭光礽把兒孫和親友送來的賀禮錢,在恆房兩側挖開了一小漕,名為“燈盞漕”,含義是:做官的人要經常用燈照照自己的心是否“清白”。燈盞漕又是一面鏡子,多去照照自己是否廉政,是否愛民。鄭光礽常常用這種理念激勵自己及家人。

鄭氏十七房四周小河環繞,家家有埠,有“三年不下雨,河水不會涸”的傳說。為保護河水清潔,鄭光礽在每條河岸邊都樹立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禁放牛羊,禁堆雜物……”等禁示語,使河道年年清潔如鏡。有一天,鄭光礽的小孫子,與村裡小孩在河岸邊玩耍,他的小孫子把樹枝、雜草往河中扔,被村民發現,馬上告訴了宗長,宗長雖按規定處理,卻又認為他人小無知,“只戒不懲”。鄭光礽得悉此事後,立即把不滿十歲的小孫子叫來,嚴厲的批評了他,並按族規規定,叫他給每戶人家送兩個饅頭。小孫子由他母親陪伴著,紅著臉挨家挨戶去送饅頭。從此以後,村裡小孩再不敢往河中扔雜物了。至今村裡仍保持這良好的習俗,不過分饅頭的事已經沒有了。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十七房

鄭光礽還被村裡族人譽為“眾家孝子”。他不但孝順父母,而且也尊敬愛護村裡老人。有一次,鄉鄰鄭賢的父親生病在家,他的妻子早亡,兒子又在上海經商,短時間內不能回家看望父親,老人獨自一人無人照顧。鄭光礽就出資僱了一個保姆,照顧他的生活,又請了一位醫生上門為他治病。半個月後老人病癒,非常感激鄭光礽,於是寫信給在上海的兒子,將此事全部告知兒子,他的兒子看到父親的信後,感激地淚如雨下,就寄了10兩銀子給鄭光礽,以示致謝,鄭光礽把銀子如數退還給他父親,並對他父親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事。”

“眾家孝子”寧波鎮海人鄭光礽

十七房

鄭光礽一生的義舉,不勝列舉,他熱心於公益事業,愛親友、愛鄉鄰,是眾鄉親的楷模,在鄭氏十七房中人人讚頌。(文/洪餘慶,圖/胡立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