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簡介節目創新之難難在概念,國產綜藝欠缺三大精神究竟何謂模式

奔跑吧兄弟遊戲指令碼

文丨水諾

於4月13日迴歸的《奔跑吧2》目前已經播出了7期。第7期節目中“撕名牌”環節悄然迴歸,但這並沒有改變《奔跑吧》的整體結構和節目節奏,也沒能替節目洗去“戶外版”《快樂大本營》之嫌。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奔跑吧》不是唯一一個歷經改版後變成“買家秀”的節目。浙江衛視曾為對抗《爸爸去哪兒》將《人生第一次》改版為明星親子真人秀;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改名為《中國新歌聲》後以“滑椅”代替“轉椅”重出江湖……

中國綜藝大幅度引進國外版權以來,“模式”之熱居高不下,近兩年,突然被抽去外國模式的國產綜藝節目紛紛被打回原形,在它們的身上時常能夠看到一些老牌國產綜藝的影子。國產綜藝節目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種“元模式”?

型別節目自有演進之脈,綜藝常青樹亦有堅守之道

綜藝型娛樂的演進:

從過去的《快樂大本營》到現在的《快樂大本營》,

變的是綜藝之體,不變的是快樂之本。

娛樂節目都以娛樂大眾為目的,綜藝型娛樂節目更是以綜為體,以樂為本,直戳觀眾笑穴。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快樂大本營》不是典型的模式化節目,其風格透過明確的節目定位以及“快樂家族”的特色主持得以彰顯。對於“快樂”的追求與堅守是其經久不衰的秘密,這一定位決定了節目即時追隨觀眾品味,弱化競技性突顯遊戲性,不問輸贏,淡化結果的重要性而強化過程的精彩性。

相較之下,以“奔跑”立足的《奔跑吧》原本走的是競技風。如今卻脫離了“奔跑”與“競技”之本,變為非典型的綜藝型娛樂節目。奈何人設崩了,主次亂了,名牌撕不了了,《奔跑吧》只能重新啟程,原本有純正模式血統的《奔跑吧》卻似乎淪為了《快樂大本營》的摹本。

言談類節目的演進:

從《魯豫有約》《超級訪問》到《金星秀》《今夜百樂門》再到《吐槽大會》《冒犯家族》,

變的是訪問方式,不變的是為嘉賓打Call之實。

誕生於新世紀之初的《魯豫有約》以溫馨的風格、“講故事”的方式走過了漫漫十幾載。當“漫話”的方式不再適用於今天的快節奏生活,節目與嘉賓之間的模式從“訪出真故事”變成了“懟出真性情”。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金星是國產綜藝主持人“毒舌訪問”模式的代表人物之一,從《金星秀》到《今夜百樂門》,金星變“隔空批鬥明星”為“邀請明星自黑”,黃曉明、鄧紫棋等人紛紛藉助百樂門的舞臺洗白,黃曉明尤以青島大姨的自黑形象深入人心。有著外國血統的《吐槽大會》與《今夜百樂門》的核心創意如出一轍,不過是變小品為脫口秀,以“自黑”或“他黑”的方式為明星嘉賓打Call。

歌唱類比賽:

從《超級女聲》到《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中國有嘻哈》,

變的是參賽選手與專業程度,不變的是專業性與成長性。

從2004年到2016年,《超級女聲》跌跌撞撞走過了十幾個年頭,至今仍保有其魅力。如今的歌唱類節目越來越青睞具備一定專業實力的選手,歌唱類節目的觀眾從看熱鬧變為了看門道,呼喚選手的專業性和節目的專業性。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除節目的“專業性”之外,選手的“成長性”亦是歌唱類節目的核心看點之一。觀眾期待看到灰姑娘歷經磨難後穿上玻璃鞋,搖身變成公主般的模樣;也期待公主們以超強的專業才能和非凡的駕馭能力不斷變換風格成為“百變女王”。

任何節目創新都不是萬丈高樓平地起,而是借鑑原有節目模式改進演變而來。看似內容不同的節目卻常常有著相似的核心,比如孟非主持的節目,《有話非要說》《四大名助》等社交服務類節目

與《非誠勿擾》一樣致力於發掘嘉賓人格特質並幫助嘉賓解決人際關係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綜藝界確實存在一種“元模式”,而綜藝常青樹們就是“元模式”的標杆。

“去主持人化”大勢所趨,主持老將手握節目命脈

自《爸爸去哪兒》《奔跑吧》走紅以來,綜藝節目進入了“無主持人”的時代。《爸爸去哪兒》中主持人李銳扮演了“村長”一角,主持意味淡化,參與感更強。《奔跑吧》中沒有設定主持人這一角色,而是直接由隊長鄧超代行主持之責。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表面看來,主持人的重要性似乎淡化了,然而事實上,在

當今的綜藝節目中,優秀的主持人不僅不可或缺,更是演變成為節目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鬍智鋒教授曾指出,“這些‘老將’有豐富的職業經驗和品牌號召力。他們不可替代,一旦被換掉,節目就會面臨風險。”

“主持人”或者“隊長”意味著場控力、向心力,何炅、孟非、蔡康永、張紹剛等人是無可替代的。他們為節目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廠牌效應,他們在節目中切實承擔著把控節奏、架構情節的作用。他們是主持人而絕不僅僅是主持人,不僅掌握著話語權更掌控著節目的走向,在鏡頭中兼任著“演員”與“現場導演”的職責。

主持人難做,Hold住全場的主持更難做。諸如謝娜、小S等人,或許是絕佳的“綜藝演員”,亦是很好的副主持,但其場控力決定了她們很難成為綜藝舞臺上的C位人物。離開了何炅的謝娜,需要楊迪的幫襯來完成《娜就這麼說》,離開了蔡康永的小S在《姐姐好餓》中依舊浮誇卻缺少了幾分內蘊。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一些看似無主持人的綜藝節目也需要一個挑得起大梁的核心人物。《奔跑吧》中,鄧超飾演著控場人的角色,較之其他核心成員,他資歷更老,更具備自黑精神。然而,鄧超的場控力卻還遠不如劉在石,這也是《奔跑吧》不如《Running Man》那般活躍、精彩的重要原因所在。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在中國,

比新聞聯播主持人和搞笑藝人更稀缺的是兼具綜藝感和場控力的綜藝節目主持人。

有場控力的未必有綜藝感,董卿的場控力不言而喻,在《挑戰不可能》中擔任評委的嘉賓甚至比主持人撒貝南更具話語權,而就綜藝感而言,前者自然不如後者。

有綜藝感的主持人也未必有場控力,場控力不僅源自於專業能力,更源自於主持人自身的身份和地位。

《演員的誕生》就是一個典型的資歷至上的舞臺,章子怡可以直言不諱,宋丹丹可以與之公開互懟,劉燁的資歷決定了他只能做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而這樣複雜的場子,也只有張國立這樣資歷深的老演員才敢來hold。

節目創新之難難在概念,國產綜藝欠缺三大精神

究竟何謂模式?綜藝節目模式是指以核心創意為出發點建構起來的一套推動節目展開的觸發機制,觸發機制包括抽象概念和具象元素,前者主要指節目指令碼,而後者主要指核心道具,如《Running Man》中的名牌、《The Voice of Holland》中的轉椅。而

綜藝節目創作之難與節目模式版權保護之難恰恰主要歸因於創造性思維的抽象性。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所謂原創力不僅是一種創作能力,更是指一種抽象化的創新精神。國產綜藝一旦被抽取掉國外版權模式就喪失了吸引力的關鍵原因在於綜藝創作精神的缺失,具體體現為:

人文精神的欠缺,遊戲精神的欠缺以及工匠精神的欠缺。

人文精神的欠缺。

這裡所說的人文精神是指身為綜藝立身之本的核心創意所散發出來的人文氣質。《快樂大本營》的“快樂”理念、《吐槽大會》的“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超級女聲》的“想唱就唱”以及《歡樂喜劇人》的“搞笑,我們是認真的”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以《Running Man》為例,“奔跑”其核心理念,“撕名牌”最需要成員們奔跑起來,因而這一環節成為與主題最為貼近且最具魅力的遊戲環節。而去模式化的《奔跑吧》在丟掉名牌的同時,也丟掉了“奔跑吧”的精神,節目節奏變緩,成員們再難奔跑起來。原本,《快樂大本營》在改版、調整中也借用了《Running Man》的遊戲環節,而如今《奔跑吧》卻成了賣家秀,歸根結底是由於該節目丟了靈魂與品質。

遊戲精神。

堅守遊戲精神是每個綜藝演員的必備品質。所謂遊戲精神是指綜藝嘉賓需要放下身段積極認真地參與遊戲。《奔跑吧2》第3期中,嘉賓吳秀波對遊戲並不熱絡,因其個人態度導致他本人及其搭檔Angelababy幾乎全程沒有參與遊戲。《奔跑吧兄弟》中那英擺出歌壇大姐大的姿態,一句“你敢撕我麼”逼得鹿晗乖乖交出名牌。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不堅守遊戲精神的行為不僅會破壞某一期節目的綜藝效果,甚至會危及節目自身的人文精神,《演員的誕生》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例。身為影視演員競技類真人秀,該節目的創意不可謂不獨到。節目致力於“為有實力的普通演員和追夢人們搭建一個與演技導師面對面切磋的真實平臺”。然而評委評判的不公正卻致使該節目的專業性和真實性頻頻遭到質疑,淪為“戲精的誕生”。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工匠精神的欠缺。

“人文精神”是對節目研發團隊的要求,“遊戲精神”是對綜藝嘉賓的要求,而“工匠精神”則是對製作團隊的要求。與其他文藝作品一樣,綜藝節目也呼喚精益求精的製作團隊。節目模式可以簡單,但不可粗糙。

Netflix推出的韓國綜藝《犯人就是你》未播先火,引起了頗多關注。明星探案類節目並非首創,芒果TV推出的《明星大偵探》已經播出了三季。《犯人就是你》播出伊始,顯而易見的是,其道具設計、情節架構的精妙程度遠遠高過《明星大偵探》,劉在石、李光洙等嘉賓的入戲感、綜藝感也遠比何炅等人強許多。

綜藝“元模式”之探:從被打回原形的《奔跑吧》談起

國產綜藝型別化生產日益完善,特定時間段內節目的同質化程度卻只增不減。

在保證不侵犯節目版權的基本前提下,節目創新無先後,提高創意的精準度和製作的精良度是關鍵。買家秀未必比賣家秀差,狹路相逢,誰山寨誰捱罵,誰粗糙誰尷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