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簡介吳大姐帶領我們輾轉來到她家,沿著僅能容一人透過的、逼仄的木樓梯上到二樓,到達她家的觀景臺上,只見對面山坡上的土樓依山就勢,千姿百態,錯落有致,神奇、壯觀、古樸,與石階、水井、小橋、亭臺共同組成了獨特的山地建築風貌,難怪吸引了那麼多的攝影者、

深渡到陽產土樓好開嗎

圖文:杜長鳴

風雨幾多秋,新安江水不盡流;夢裡徽州無窮事,奇葩建築數土樓。一首歪詩歌罷,請聽我說說陽產土樓。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村頭的攝影臺看土樓

話說380年前的明末清初年間,皖南歙縣有一家姓鄭的三兄弟外出打獵,來到一片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收穫頗豐,獵取了大量的飛禽走獸,看看天色漸完,就想收獵回家。可他們的那隻獵狗卻臥在山凹的一個潭水旁不肯離去,他們只好讓它留在這裡。如此三日,獵狗白天跟隨狩獵,夜晚就在這裡留宿,儼然把這裡當成了家一般。

兄弟三人細觀這片山凹,四面環山,山泉清澈,古木參天,確實是塊風水寶地。其時,外邊社會動盪,世事不穩,賊寇流竄,稅負繁重。狗有靈性,莫非這裡是一塊宜居之地?兄弟三人商議,決定在這裡留居下來。他們搭建了茅庵用於棲身,開闢山間梯田種植糧食菜蔬、獵取野味得以果腹,三年兩載之後,舉家遷移到了這裡。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吳大姐家的觀景臺上看土樓

為了營造穩定、安全、長久的居住環境,必須建造房子。但這裡地勢太高,交通不便,沒有運輸磚瓦的條件,於是,他們就地取材,用青石打地基,取山間粘土、木材砌牆,採竹為筋,伐木為梁,建成了土房子,逐漸地更新成了土樓房。這種造價低廉的土樓,牆體厚實,冬暖夏涼,他們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子孫綿延、代代生息,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世外桃源生活。歷經數代,人煙興旺,形成了一個小山寨,取名陽產。陽,意為面對陽光,產,當地方言裡意為陡峭,是說寨子位於面向陽光、位置陡峭的山坡上。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仰拍土樓群

歲月更迭,時光劃過380餘年。己亥二月,我隨“龍行徐州”戶外活動俱樂部的一群驢友們徒步新安江的十里畫廊,眼福過徽山徽水,看遍油菜花開,來到黃山腳下的歙縣深渡鎮,準備去陽產一睹土樓的真面目。導航上深渡距離陽產6公里,開車10分鐘的車程,但要到達陽產土樓卻要再跋涉40分鐘。

山腳下的村子叫約源村,通往陽產的道路雖然修了水泥路,但山路狹窄、坡陡、彎急,180度的急彎隨時出現,外來車輛不能進入。就是開旅遊麵包車的當地司機也是絕好的駕駛技術,他們熟悉路況,知道哪裡可以錯車,還要躲避來往的徒步者。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與土樓媲美

為了便於瞭解,我們幾個人花30元請了一位山民做嚮導。大姐姓吳,60多歲,神采奕奕。有了吳大姐的帶領和解說,對參觀、瞭解土樓確實方便了許多。陽產村全是鄭姓,吳大姐是附近的村子嫁到陽產的。

陽產人口的鼎盛時期在上世紀初,有400多戶人家,1600多口人,但上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生育減少,接著是80年代的改革開放,人口外流,尤其是年輕人大都走出了山區,到城市打工、謀職,人口銳減,現在的戶籍人口僅有600人,而生活在山上的不足百人,幾乎都是中老年人,一方面是因為年紀大了,到外邊不好找工作,二是鄉土情結,不想離開這片故土,這群土樓。陽產原來是個獨立的村寨,現在人口少了,行政上就合併到山下的約源村的村委會了。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當年計劃生育遺留的痕跡

在村寨較高的位置,有一片開闊地,建有一排兩層的樓房,是陽產學校,我數了一下,足有30間,這或許就是陽產最集中的建築了,只可惜現在人去樓空。吳大姐說,當年學校從小學到中學,老師學生有好幾百人,可以想象當年的繁華。

現在人少了,年輕人都在鎮上、縣城買了房子,孩子也在那裡上學了,這裡的學校就荒廢了。我們在陽產行走,確實沒有見到玩耍的兒童,再看看這寂寥的場面,不免讓人黯然神傷。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曾經紅火過的陽產學校

吳大姐說,村寨裡原來有3座祠堂,是鄭氏三兄弟的3支分別建的,在“文革”期間被破四舊拆掉了。計生、文革,這裡也沒有避開,看了,算不上世外桃源了。

青石,是陽產取之不盡的材料,山民便取山上的青石鋪路、架橋、做臺階,樓與樓之間,戶與戶之間,都是由青石連線。有一段840米、寬1。2米、593級臺階的古道,用青石鋪就,順山勢、沿溪水而建,是古時候山民出入村寨的通道,有300多年的歷史。沿途森林茂密,溪水跌宕成瀑,匯水成池,流水淙淙,行走其上,心境絕佳,是陽產遺留下來的一道獨特風景。

陽產存有四口古老的水井,是當地人發明的一種蓄水方式。水井建在泉眼之上,用石塊砌成圓形,是山民做飯、洗衣、洗菜的生活水源。現在在山頂集中建成了大的蓄水池,接上了水管通到家家戶戶,使用起來更衛生、方便了。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水井

山民在建樓用青石打地基的時候,往往會突出一個平臺,上面可以存放東西,下面充分利用建成豬舍。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豬舍

村寨設定了幾處觀景臺,方便遊人觀景、拍照。吳大姐帶領我們輾轉來到她家,沿著僅能容一人透過的、逼仄的木樓梯上到二樓,到達她家的觀景臺上,只見對面山坡上的土樓依山就勢,千姿百態,錯落有致,神奇、壯觀、古樸,與石階、水井、小橋、亭臺共同組成了獨特的山地建築風貌,難怪吸引了那麼多的攝影者、寫生者駐足於此。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見到不少的畫家

陽產村周圍山巒疊嶂,樹木蔥蘢,據說有野豬、野兔出沒。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急需維護的危樓

吳大姐家老伴鄭先生是個退休人員,他們有一兒一女,兒子成家後定居在杭州,女兒在黃山市就職,他們老兩口就守著這幾間土樓開個農家樂,生活也是有趣。吳大姐說,土樓拆拆建建,現有367座,最古老的那座有370年了。土樓也有買賣的,有一家就把土樓以20萬的價格賣給了一個畫家。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這座房子年紀最大,

370歲了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在吳大姐、鄭先生家的觀景臺上

鄭先生還給我們講了土樓打牆的過程。工具有木製的盒皮、盒頭、盒夾、打錘組成,在底層鋪石塊防潮,用粘土、石片、石灰按比例與水攪拌,加入竹片、松枝、杉木充當“鋼筋”,結實,能吸水,放入盒皮裡,用打錘擊打,一層層夯實。做成的土牆堅固、省料、省工,就地取材,冬暖夏涼。土樓多為兩層,第一層高3。5—4米,第二層高2。5米。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哈,陽產也有“五角大樓”

陽產農家樂有好幾家,也可以住宿的,打聽了一下,每人一晚加上兩頓飯六七十元,價格不貴。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瞧這家農家樂的“豬頭”多喜人

將要離開陽產,告別土樓,在一處賣根雕的攤位旁,臥著一隻黃狗。我瞅瞅它,它悠然地向我搖搖尾巴。我自言自語:你可是那隻留戀這片山水的獵犬的子孫?

陽產土樓建築群是徽派建築的又一奇葩,作為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保護土樓,我認為這裡是應該收門票的,我心目中的價格在60到80元吧。

到安徽歙縣的陽產村看土樓

“龍行”的隊伍是不是很龐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