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啟動綠鞋機制也難阻破發,小米上市之後面臨重壓

簡介誠如雷軍所說,小米上市只是一個開始,今後小米將面臨著新的考驗和挑戰:1、面對股東壓力,要業績還是要市場

港股綠鞋能保證不破發嗎

啟動綠鞋機制也難阻破發,小米上市之後面臨重壓

8歲的小米終於今天在香港迎來了自己的上市時刻,一舉創了港股多個第一。既是香港首家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也是香港最大規模的科技網際網路公司IPO。據說還可能在10個交易日後被納入恆生綜合指數,創下港股史上最快紀錄。

綠鞋機制+疑似托盤也難以制止破發

不過,在外界看來,今天小米最大的看點是會不會破發。而事實也確如很多人所預料的那樣,不但以16。60港元破發開盤,而且當天多次反攻也未能收回失地,以16。80港元收盤。這讓多個光環加身的小米多少有些尷尬。

應該說,對於今天的上市,小米準備得非常充分。一方面表現在到現場的人數上,據說包括米粉、媒體和嘉賓在內,小米今天的上市親友團達到了700人之多,陣容非常龐大。另一方面針對這次IPO,小米早早地做足了防破發的技術準備。不但在IPO時就啟動了綠鞋機制,同時在上市首日將小米股票納入認可賣空指定證券名單,以刺激發行人在上市時積極買進。

根據媒體的報道,所謂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像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除此之外,小米可能還有疑似托盤的友軍相助,因為盤前交易截圖中就看到一單17港元買入3800多萬股的大手筆。但即便如此,仍難敵洶湧的拋盤勢力,小米還是迎來開盤破發的尷尬,以16。6港元開盤掛牌。

當然早有預案和思想準備的雷軍,在媒體面前表現得非常有風度。他在接受央視財經記者採訪時說:“小米過去的發展雖然有起有落,但總體還是很順的。這次港股從低點全新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心態。”

小米540億美元估值,既不低價也非剋制

從最開始的放風2000億美元,到傳言的1000億美元,再到上市的540億美元(今天另有一個演算法是485億美元),小米的估值一調再調。為了向投資人解釋小米的價值,雷軍抬出了騰訊和蘋果作榜樣,表示小米的模式集兩家之長,估值當是兩者相乘。

然而香港投資者並不像A股市場的那麼好忽悠,他們不只看概念更要看實力。招股書一出,小米估值一路下跌,最終勉強定在了底價17元港幣,小米估值約為543億美元。

對此,劉強東表示讚賞,認為小米保持克制,定價非常實在,低價是想讓股民有錢賺。吳曉波也出來站臺力挺,表示小米未來的長期價值是2000億美元。這些當然只代表他們的個人意見,同時也不能忽視他們各自的身份和利益關係。

眾所周知,京東與小米是非常緊密的合作伙伴,雙方有著龐大的共同商業利益。劉強東在關鍵時刻出來幫忙站場支援雷軍,既是難得的人情也是一樁交易。而吳曉波雖然是媒體人,但也不排除有合作宣傳的可能,這年頭早就沒有了獨立媒體人。更何況他還投了20萬元,這和賭馬一樣,當一個人下注選定某匹賽馬就會立即對它充滿信心,換了我也不例外。

小米上市估值的整個過程非常有策略技巧。先是放了估值2000億美元的大衛星出來試探口風,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後來又放出了個1000億美元的估值訊息,雖然還是高,但給人感覺有誠意了不少。感覺還是貴是吧,於是雷軍割肉般地表示:“我也不想開價了,你們隨便開吧,總不至於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

最終以543億美元成交,外界感覺小米誠意滿滿很划算的樣子。全然忘記了即便按蘋果的20倍市盈率,也不過200億美元估值的現實。小米不是不想賣個更好的價錢,也沒有如劉強東所說的那樣保持克制,只是當前只能賣到這個“低價”而已。

這個價格雖然離小米的上限有些距離,但仍不失為一個理想的價位。雷軍的身價也一舉進入了百億美元富豪行列,看齊國內一線大佬。因此,雷軍可以欣慰地說:小米能夠在目前整體投資環境不好的形勢下順利上市,已經獲得了成功。

投資者的擔心是小米價值不足以支撐估值

小米上米破發,有人把原因歸結為資本寒冬和做空力量。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看未必,之所以被外界看低,原因還是小米本身的企業價值不夠:

1、缺乏成長性

小米創業已經8年,能達到目前的成就確實不容易。其中的波折甘苦,只有雷軍和小米人才能感知。外界只能從市場份額來看待小米這些年的起伏波折。小米的成長性故事可以從手機市場增長、品類擴張和國際化三個角度來講。但遺憾的是這三個方面小米都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T字型,頭部廠商實力相當,誰也吃不掉誰。頭部廠商擠佔的多是中小品牌的市場份額,而後者的份額已經很小了。環看四周,蘋果自不用說,華為、VO兄弟個個都不是好惹的對手,小米手機未來的成長空間非常有限。而在品類擴張上,小米主打消費電子產品有所進步,與領先的國內巨頭比仍然處於弱勢。同樣,在國際化方面,小米表現有所起色,但沒有表現出對競爭對手的優勢。這些都難以打動投資者,相信小米未來具有良好的成長性。

2、盈利能力不足

作為一家主打成本領導策略的智慧手機公司,小米註定了毛利潤較低。較低的毛利潤率又制約了其他資料,導致小米的現金流和利潤都不理想。小米的毛利率不但低於VO兄弟,同樣也低於老對手華為。當然,我們也可以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來解釋,小米這是透過低價硬體成本來吸引使用者,最終靠網際網路服務來掙錢。但在專業的投資人眼中,實打實的財務資料才是最有說服力的。非常抱歉的是,目前小米的現金流和利潤資料都不好看。

3、網際網路企業定位未得到認可

艾瑞網的監測資料顯示,小米共有瀏覽器、安全中心、應用商店、遊戲中心等4個使用者過億的移動APP。看起來資料似乎不錯,但這些APP多是依靠預裝而來,實際開啟率如何不得而知。具體到各個領域,小米都沒有能殺進前三。以其安裝量最大的小米瀏覽器為例,不但沒有打贏QQ和UC,而且被華為和OV兄弟超過。除了應用商店等少數領域外,BAT和頭條系已經全面擠壓了市場空間。

據招股書介紹,小米來自網際網路服務的營收在不斷增長。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分別為32。39億元、65。37億元、98。96億元和32。31億元。但由於網際網路業務與手機業務榮辱與共、無法剝離獨立生存,它更像是一個高利潤的附加業務。因此,手機廠商轉型網際網路服務成功尚難有說服力,小米同樣如此。

上市之後的重壓,小米麵臨著兩難抉擇

上市有上市的好處,對於小米這樣的品牌來說就是融資渠道暢通了不少(小米不缺知名度和話題熱度),至少今後不會缺錢了。在補強資金短板之後,其市場擴張和供應鏈上將有望扭轉之前的被動。

誠如雷軍所說,小米上市只是一個開始,今後小米將面臨著新的考驗和挑戰:

1、面對股東壓力,要業績還是要市場?

首先,上市的監管壓力也隨之而來,而股東投資是要回報的。前面說過,小米的成長空間有限,那麼股東必然就要求索取股利回報。屆時小米就面臨著要業績還是要市場的選擇。一方面市場不穩定、沒打夠,需要繼續投入,另一方面提升業績需要提升效率、節約運營成本。

2、硬體和網際網路服務如何權衡抉擇?

小米的尷尬在於,其網際網路服務都是建立在硬體產品的基礎上。很難想象,沒有小米手機,那些億級的APP能在其他手機上佔有多少份額?如果認為小米做硬體是給服務引流,那麼這個引流成本其實非常高。然而現階段,小米不可能捨棄硬體業務,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硬體業務都是小米的核心業務,但硬體業務卻又難以給自己帶來利潤。另一個矛盾則在於,網際網路業務營收,很大程度是基於MIUI系統的廣告,而後者以犧牲使用者體驗為代價,如何實現二者的平衡同樣需要很大的技巧。

3、新物種概念如何落地?

從網際網路企業到新物種,小米的定位概念可謂是與時俱進。我不太清楚小米的新物種有哪些新內涵,按之前的說法,似乎是電商、新零售、物聯網等這些業務。其實我一直納悶的是電商、新零售這些業務,除了增加自有產品的銷售外還能給小米帶來什麼增值部分?小米會不會向第三方品牌開放呢?概念好說,落地卻很難,期待小米新物種概念落地的表現。

最後,可能有人會關注,小米的股價到底值多少。我想市場才是最好的見證者,而小米釋出上市後第一份財報將會影響其股價的未來走勢。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