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簡介總而言之,小孩食積脾虛是以前很常見的問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育嬰知識普及,食積也逐漸減少了,但醫家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到底該選擇消導還是吐下,當然是需要豐富的臨證經驗才能決定的

中吐算定點吐嗎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對於怎麼養育小孩,古人也是有很多經驗的。

在中醫理論裡,關於小兒的調理,應該以消導與吐下兩種說法最為常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因為小兒脾胃嬌弱的緣故,再加上古代物質生活水平低下,尤其是平民百姓人家的子女,出生後基本談不上什麼特殊的“養護”。儘管天下父母都有心給自己的孩子更好地生活照顧,但受制於現實的艱苦,大多數家庭依舊是力所不逮。

於是,只要是能吃飽肚子的,基本就會給小孩子吃。導致古代小孩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食積,以及食積脾虛的問題,而消導或吐下,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創立的對應方法。

清代醫家陳修園在他編撰的《醫學實在易》裡就有一首很有意思的《傷食詩》: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噯腐吞酸腹不舒,食傷平胃可消除,若還拒按宜承氣,慎勿因循反致虛。

在詩的後面,陳修園還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於小孩食積的調治觀點,認為如果只知道使用山楂麥芽之類,那麼引起脾虛食積的那種食物未能得到徹底消除,也不能排出體外,繼續聚集在胃裡面,就像釀酒一樣,導致小孩的胃氣進一步虛弱。

根據陳修園的描述,這裡面就有一個“吐下”之法。

認為既然導致了小孩的脾虛食積,那就必須將食積的食物這個“本”去掉,無論是引導它向上從口裡吐出來,還是催促它向下從大便而出,都是這個意思。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陳修園的觀點並不是首創,早在漢代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裡,關於食積的問題就有了吐、下兩法,彼時,中醫體系尚未全面建立,所以這個法則也就無論老幼都能實施的。

我們看一看原文,《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第21條: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在張仲景看來,如果積食的部位在上脘,那就適合吐出來,使用瓜蒂散;如果積食部位在中下焦,則適合“下”法,如大承氣湯。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這個法則基本被後世中醫尊為準繩,但經過歷代醫家的總結髮現,大承氣湯和瓜蒂散都是比較峻猛之劑,對於小孩來說還是有很多限制的。

因此,後世醫家創立了保和丸這個方劑,在消導積食上很有功用,雖然不如大承氣湯和瓜蒂散那麼直接下或者吐出積食那麼立竿見影,但對小孩嬌弱的脾胃顯然是更友好的,也更利於實際運用。

於是,後人在這三個方劑的評價上給出了一個折中之法,那就是如果積食在上,就用吐法,在下則用下法。如果錯過了最佳吐出的時機,卻又還不至於需要立即瀉下者,那就使用消導之法。

對於張仲景的吐下二法,後世醫家有很多精彩的議論,比如清代唐榮川說,醫聖治食復也就是有宿食時,大多數情況以芍藥、大黃為準,這是因為它們能推陳盪滌的緣故。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如果食積不去,不僅僅導致新的食物不能消化,還能導致脾胃氣機壅塞,從而產生很多衍生問題。

所以以大黃儘快去掉食積,目的是為了避免正氣受傷。這個法則在理論上遠比山楂、陳曲、麥芽之類要強,但在臨證中,還是很考驗醫家的見識和膽識的。

當然,山楂麥芽雞內金這些消導之品,和大黃比起來確實有很大差異,但我認為並不能簡單地將它們以高下來劃分。如果一味地拘泥古法,只知道吐下,或者只知道消導而不知吐下,都是有失偏頗的。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實際上,筆者在實際臨證中,見到的食積已經逐年減少。即使曾經有段時間比較常見時,需要使用吐法和下法的食積之證還是很少見的,基本都能用消導之法得到糾正。

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虛、氣血也常不足,如何健脾胃補氣血?

文化養生談

購買專欄

當然,我們在使用消導法的時候,如果能更全面地兼顧孩子的身體情況,比如健壯者,適當配伍一些下氣之品,如檳榔枳實,虛弱者則配伍黨參黃芪之類,這樣才能更好地去除食積,健運脾胃。

走近中醫:古人對孩子食積是怎麼理解的?區分消導和吐下兩個概念

總而言之,小孩食積脾虛是以前很常見的問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育嬰知識普及,食積也逐漸減少了,但醫家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到底該選擇消導還是吐下,當然是需要豐富的臨證經驗才能決定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