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羈旅行役詩常見的思想情感及其表現手法

簡介羈旅思鄉詩一般是從旅人身邊的景物寫起,由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勾起心中所感,進而觸發詩人對遙遠故鄉的懷想,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溫馨家庭生活的憧憬

什麼是羈旅之情

羈旅行役詩常見的思想情感及其表現手法

上一節說到羈旅行役詩常用的意象及其內涵,那麼這類詩歌有哪些常見的思想情感,表現這些情感通常會使用哪些表現手法呢?我們這一節將從下面三個方面來進行梳理:

一。字詞方面

羈旅類詩詞中有一些關鍵的字詞,如

“孤”“悲”“無情”“憐”“空”“獨”“故園”“相思”

等。如晏幾道的《鷓鴣天》,詞中的“不如歸”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關鍵;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標題中的“懷歸”是解讀詩歌的鑰匙。

有時特殊的節日,也是關鍵資訊,如

冬至、除夕、元宵節、重陽節

等重要節日,常常引發旅人的思鄉懷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高適的《除夜作》等寫於唐朝兩個重要的節日,元代詞人魏初的《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寫於妻子的日子,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哪!

二.情感方面

羈旅思鄉詩或觸景傷情,“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王禹偁《村行》);或感時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或傷春悲秋,感慨韶華易逝,“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或日暮思歸,“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的《登黃鶴樓》);或因夢寄情,“夜來幽夢忽還鄉”(蘇軾的《江城子》)。

羈旅思鄉詩常見思想情感:

1、主要寫羈旅漂泊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淒涼,次寫思鄉之情。

如張繼的《楓橋夜泊》、馬致遠的《秋思》等。

2、感念親情之深,主要表達對家鄉人的思念,次寫羈旅漂泊之苦。

如孟郊的《遊子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3、抒發獨居他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與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4、抒發厭惡戰爭,思念家鄉親人之情。

例:《徵人怨》

羈旅行役詩常見的思想情感及其表現手法

三.手法方面

人們在詩中如何表達思鄉之情?

觸景傷情;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傷春悲秋;日暮思歸

託物傳情。月、雁、笛、柳。

因夢寄情;1、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2、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妙喻傳情:鄉愁。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

具體來說: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羈旅思鄉詩一般是從旅人身邊的景物寫起,由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勾起心中所感,進而觸發詩人對遙遠故鄉的懷想,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溫馨家庭生活的憧憬。

(2)樂景襯哀情(樂景寫哀)。

“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以樂景來襯托哀情是羈旅思鄉類詩常用的表現手法。如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卻勾畫出一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3)對面落筆(又叫“對寫”)。

詩人在表現懷遠、思歸之情時,不直接或不僅僅直接抒發對對方的思念之情,而是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之深,藉以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常常給人以曲折有致、情韻悠長之感。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詩人設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懷遠的畫面,憶之深,故望之久,將老妻寫得嬌美動人,也襯出詩人的思之切,愛之深,讀來格外悽惻動人。

(4)細節描寫。

如張籍的《秋思詩》(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中攝取“臨發又開封”這一細節進一步將“意萬重”“說不盡”的鄉思形象化、具體化,尤能表達詩人對這封家書的慎重和對故鄉深深的思念,細節典型,生動感人。

(5)因夢寄情,虛實結合。

羈旅思鄉詩中的許多悲情都是藉助夢境得以宣洩的。悲情起於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卻還要堅持這種虛幻的夢境,以求一絲慰藉。然而夢境破滅之後帶來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絕望。即便如此,詩人還是慣常使用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來傾訴自己的離情別緒。

(6)對比 襯托等修辭手法, 想象、以景結情等技巧也應重視。

(7)以景結情,是詩歌結句的一種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

是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詩句,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王勃《山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