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簡介水下隊員中的“八級鉗工”王志傑在自制小工具水下現場定製與水下探方配套的鋼架燈陣水下考古隊員上水前做停留減壓時自然曝光的青花瓷盤沒有燈陣懸浮物較多的水下照片而說到“原始”,並無貶意,只是想說我們水下考古隊員,尤其是黎飛豔在現有條件下已做到極致

激流暗湧是什麼意思

12月19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中國文物報社協辦,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浙江大學圖書館和浙江大學工會承辦的“考古人和他們眼中的世界”大賽獲獎作品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圖書館展出,讓公眾看到了考古人的工作與生活。對於考古人來說,這是考古圈前所未有的盛事!更是考古圈透過照片與社會大眾的親密接觸!這些照片有內地的上山下鄉,也有跨越海外開眼世界,有考古名人歷史大事,也有普普通通田野工作或百姓寫照,有學術探討的專注,也有公眾新奇的引導……東西南北中,星列海陸空。此中有真意,花香滿寒冬。

但本文要介紹的是廣東水下考古攝影師黎飛豔先生和他的參賽作品。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南澳I號沉船的瓷器和魚兒(攝影黎飛豔)

“ 拍攝於2011年7月12日,地點位於廣東省南澳縣東南三點金海域的烏嶼和半潮礁之間的‘南澳I號’沉船遺址(S5艙東部)。

該沉船遺址水深27米,常年水下能見度不好,水質渾濁,今天的水下能見度達到1。5米左右,為了把握難得一見的水下拍攝機會,考古領隊果斷的停止了一切水下作業工作,全力照顧水下拍攝任務不受影響,當時的水下照相裝置比較簡陋,沒有合適的同步閃光燈,自己利用攝影燈佈置了4個照明燈位,利用主光與輔助光的配合進行拍攝。

拍攝引數(相機型號/尼康D700,光圈值/f3。5,曝光時間1/50s,ISO400,焦距35mm,目標距離330mm)。”

當得知黎飛豔拿此作品去參賽,本人的反應是趕緊撤回,跟陸地考古攝影的湊什麼熱鬧。不料黎說晚了,已經評完,且獲獎了。欣喜之餘,亦有所未盡之言,因而為文一吐而快。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黎飛豔先生

其實大賽有一般的陸地田野考古照片,有航拍,也有水下考古照片。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對於廣東水下考古來說,“南澳I號”沉船水下考古攝影作品得來不易,而這張更是彌足珍貴。這不僅僅是黎個人的作品,也是整個“南澳I號”考古隊的作品,是廣東水下考古史上重要的作品(連結:

“南澳I號”沉船,南海II號難道是誤傳?發現過程驚心動魄

)。

黎的作品說明介紹中也提到了,水深流急,能見度不好,裝置簡陋,“為了把握難得一見的水下拍攝機會,考古領隊果斷的停止了一切水下作業工作,全力照顧水下拍攝任務不受影響”——集全考古隊之力,最後由黎完成這一作品。

其實,三言片語間,還有很多交待不完的事,想讓大家知道,給大家分享的事。因為,水下考古照片,並不都像西沙景象那般熱情華麗,西樵山水下采石廠洞室如此幽謐瑰麗,大多數國內水下考古影像卻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沒有這麼浪漫這麼賞心悅目,有的只是一片青灰的色調,甚至只是眼前一黑歸於混沌,且激流暗湧危機四伏。“南海I號”就是這麼一個水下環境下,因而,從1987年發現至2007年成功整體打撈,並未有幾張好的水下考古照片。2007年發現的“南澳I號”也好不了多少,但總有那麼一些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就可以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水下能見度。

就算是像西沙那般清澈明亮的水域,一般的地面優秀攝影師也遠遠不能直接下水拍攝,還需要相當的潛水技術加強以在水中控制好各種平衡,即潛水界所說的“頂級中性浮力”。然後還需要對水下攝影裝置和水下燈光裝置的充分掌握,還需要潛伴或其他潛水員相互配合——要是一個水下考古專案,還需要領隊潛水計劃的佈置安排……黎飛豔先生這張“南澳I號”沉船水下考古攝影作品,則是有了一般地面攝影該有的技術,又有了潛水技術加持,還有水下攝影裝備的配套技術支援,更有“南澳I號”沉船水下考古專案領隊的決策保障——才有了這樣一個作品。

如果說,崔勇見證了以“南海I號”為標誌的中國水下考古和廣東水下考古的開始到成熟、發展壯大,那麼,黎飛豔進入水下考古領域則標誌著廣東水下考古走向成熟。

其人

黎飛豔海軍出身,在廣東考古所成立之初即加入。初為專職司機,後經時任所長領導的古運泉、朱非素等先生引導轉向文物攝影工作。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逐漸成為廣東考古所的文物攝影擔當。多年來承擔了廣東考古所各項發掘報告或圖錄的文物攝影工作,如《博羅橫嶺山》、《石峽遺址:1973-1978年考古發掘報告》、《揭陽的遠古與文明-榕江先秦兩漢考古圖譜》、《乳源澤橋山六朝隋唐墓》、《東莞蠔崗遺址博物館》、《孤帆遺珍-“南澳Ⅰ號”出水文物圖錄》、《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發掘》、《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精髓圖錄》以及《廣東出土先秦青銅器》等等,碩果累累佳作頻出。顯然,黎早已是成熟的文物攝影師了(連結:

比鄭和航海還早兩百年,南宋海員“蔡火長” ,什麼來頭?

考古老李的南海I號系類影片中,例如《

大飽眼福!帶你細品“南海Ⅰ號”百寶箱中的頂級奢侈品

》等都有黎飛豔先生的作品

)。

2005年6月黎參加廣東省文化廳舉辦的“廣東首屆水下考古技術培訓班”並在2005年11-12月期間參加了湛江硇洲島沉船遺址水下考古實習工作。業界一般稱“廣東班”或“廣東一期”隊員,同時參加學習的還有現廣東考古所石俊會等共十人。培訓後他們基本都全程參與廣東“南海I號”和“南澳I號”相關水下考古專案,為廣東水下考古提供了人才保證。同時他們也以親身工作見證了“南海I號”整體打撈和“南澳I號”水下考古發掘和原址保護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級水下考古典型案例。他們也在這兩個專案,尤其在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的南澳水域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鍛鍊,並且各人專長分工明確,可隨時組建一支成熟的水下考古隊伍。這也是他們的教練老師,培訓班主要組織者之一的崔勇所引以為豪的隊伍——水下攝影有黎飛豔,繪圖有陽江畫家林唐歐,各種工具器械購置加工組裝有汕頭王志傑,文物整理有宋中雷,還有石俊會、羅俊雄、餘萬勤、陳波、張海成等也都都是熱血青年體格硬朗各有所長,工作中任勞任怨配合相當默契。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在中山大學學習水下考古留影

此外他們還一直活躍在全國如北洋水師沉艦(致遠艦、經遠艦、定遠艦,連結:

鴨綠江邊,民族英雄鄧世昌,北洋海軍沉艦水下考古發現探秘之一

)、“小白礁I號”、西沙等等各大小水下考古專案中,足跡遍佈中國沿海及個別丹江口庫區、鄱陽湖等內湖內水。而黎作為水下考古攝影師,多年來一直在水下考古工作中默默耕耘貢獻良多,也得到了國家和國內各省市同行的充分認可。所以黎的作品也是非常豐富,如致遠艦水下三維影像、經遠艦字牌拼接、定遠艦鐵甲出水後的三維成像,丹江口庫區的深潛技術積累,西沙水下遺址大面積拼接成像,黎飛豔在多年的水下考古工作鍛鍊中,也切實成為一名優秀的水下考古攝影師了。

廣東省內“南海I號”博物館內試掘、“南澳I號”發掘、後期調查、“南澳Ⅱ號”的發現,上川“烏豬洲I號”沉船遺址,西樵山採石場水下考古調查……有愛國主義歷史紀念意義厚重,也有珍奇異寶琳琅滿目歷史文化影響深遠,也有絢爛瑰麗賞心悅目引人入勝的作品。然而,南澳沉船這一張意義尤其非凡。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水下考古隊員的詩和遠方

首先,黎飛豔從地面文物攝影到水下攝影的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2005年,廣東水下考古培訓班組織時,黎年作為該班年紀最長的一個,年紀已不小,基於其攝影基礎本身也是破格錄取了。然後潛水培訓開放水域訓練期間,因為掛衣服潛服踩在一個膠凳上,被破裂膠凳劃出一道挺長的傷口。我們都知道,傷口不能碰水,更何況海水。黎飛豔卻堅韌無比,條件簡陋也不言放棄,堅持訓練。每次下水用保鮮膜不斷裹纏,再穿上潛水服下水。頂著一次次海水侵蝕傷口的疼痛,最後還是完成整個訓練。培養一個潛水員已是不便宜,培養一個水下考古隊員更是一筆大費用(培訓一次人均10-20萬)。而黎飛豔還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和努力。

當然,並不是培訓完便能自如操作水下攝影裝置。接下來還有專門的水下攝影培訓,更高階的潛水技術培訓。在日後的水下考古工作中,還要大量的水下操作來熟練基本的動作。從如何在開放水域中平衡穩定自己,到同時穩定自己和攝影器材(包括燈光裝置),到熟練操控潛水裝置和水下攝影器材,同時還要搜尋水下遺存拍攝視角,還要注意時間和氣壓,注意跟隊友和水下考古隊伍的配合……一路走來,多少次下水上水,多少次攝影裝備的安裝除錯,防水真空檢查,保證人員和裝置零事故率……

即便如此,對於“南澳I號”水下考古攝影還是不夠的。還需要膽識、勇氣、強壯的體魄!參加過“南澳I號”水下考古的兄弟們都知道,工作平臺下面波濤洶湧海水激盪澎湃,別說往下跳,往下看一眼都覺得暈眩。“當時崔老師一聲令下,我們穿好裝備就往下跳!”黎飛豔等廣東班的隊員們常回憶說,當時都覺得崔老師有點像粗暴的惡魔。但回想起來,無不佩服感激當時的“粗暴”成就了今天的成熟和自信。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南澳I號”工作平臺上的驚濤駭浪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南澳I號”水下考古隊員背單瓶裝備跳躍式下水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南澳I號”水下考古攝像人員帶裝備下潛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南澳I號”水下考古攝像中能見度可見一般

其事

除了個人的各方面的成熟,還需要整個團隊清醒的工作思路和果斷的決策。“南海I號”發現到整體打撈二十年,沒什麼水下照片,那是能見度等水下條件太差沒有辦法。但南澳水域,還是有機會的。時任“南澳I號”水下考古發掘領隊的崔勇就時常說到非常喜歡颱風來臨前的平靜,無論是海況還是水下能見度就非常好。於是,就在2011年7月12日,有了上述天時地利之便,個人潛水技術、領隊決策和團隊配合,便有了這張南澳沉船作品。這是“南澳I號”沉船水下考古數年的工作經驗積累所得,是廣東考古隊員們當時有限條件下聰明才智努力工作的共同結晶。

時任領隊的崔勇當天的日記(節選)寫到: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六點鐘起床,七點鐘前下水,王志傑、劉志遠繼續測量隔艙板的傾斜角度,崔勇帶張利成拍西南角的溝,這條溝是被錨拖出來的,對遺址破壞比較厲害。石俊會、阮永好發掘S5艙東面的器物,但發掘過程中發現,這個地方儲存得很好,於是提議要攝影和錄影,中午,黎飛豔下水攝影,效果非常好,這是今年最好的一張照片,也是這條船發掘以來最好的一個遺蹟現象。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今天上午的潛水工作趕在平潮之前,主要是因為能見度比較好,希望能夠多下水,並給打撈局留下更多的潛水時間。今天水下能見度大概是4-5米,是我見到的最好的時候。上午的潛水很順利,錄影、照相效果都非常好,是工作開展以來最好的,因清理出的船艙貨物堆積非常壯觀,水又清,這組照片應該比較有震撼力。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崔勇領隊在他的“房間”寫日記

實際上,日記寫得相當簡單。其實在11日開始,一發現有較好的水下能見度,且正好清理出儲存較好的船艙遺物,崔勇馬上停止其他工作,讓黎飛豔中午先下水拍攝。果然不負所望能拍到一張好照片,當時已是相當興奮。第二天能見度更好,更適合攝影照相,因而,12日作為領隊的崔勇,果斷停止其他工作計劃,圍繞當天水下沉船的影像採集重新佈置潛水計劃。當年6月9日,“南澳I號”水下考古工作剛獲得“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備受國內外學界和社會各界、媒體等關注,此時的考古發掘可謂非常緊張。用每天的花費來說,更讓一般田野考古專案望而卻步,當時租用的廣州打撈局的“華力輪”工作船,每天租金7萬,一天配合考古工作的兩個工程潛水臺班1。4萬,船上其他水下考古隊員十餘名,每天出差補助+潛水補助+營養津貼共計7-8千元,配合物探潛水交通船每天租金7千,其他物探、潛水裝備裝置、伙食等費用不算每天就要花費10萬元。本人2013年參加的大埔縣餘里窯址主動性考古發掘專案國家下達費用總共才10萬。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水下考古工作照

不過,在如此工作壓力和經費壓力下,為拍攝這樣一張照片還是非常值得的。“南海I號”就是因為無法拍攝較好的水下現場照片影像,更不用說測繪三維建模。所以才有了後來轟動中外各界的整體打撈,這都是被迫無奈的成就,而非國外作家媒體人所謂的“海洋野心”(2014年5月9日第344卷《科學》)。同樣“南澳I號”這張照片也不是在炫耀我們的財力物力,三十多年來,廣東和國內所有水下考古人都用自己的實踐探索摸索如何採集水下文化遺產資訊,而不是業外人士三言兩語就可以將我們多年來的學科建設努力給忽略或抹殺掉的。“南澳I號”沉船正好有這樣的時機碰到這麼好的水下能見度,我們的水下考古隊員也成功把握住了。

照片中記錄的是S5艙裡一批萬曆年間生產的景德鎮青花瓷器,燈光下的青花圖案更顯亮麗明豔,白色的襯底更加潔白典雅。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大明王朝內陸的精美瓷器,乘著全球化的東北季風正欲漂洋過海換成帝國白銀,不料卻遭遇不測沉睡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下面。被水下考古隊員清理出來時,一摞摞成組堆放的景德鎮青花不免讓大家為之眼前一亮,連海底的小魚也戀戀不捨。水下攝影師黎飛豔回憶到,當時拍攝時,由於海生物的趨光特性,小魚用手怎麼撥怎麼扇就是不走,就漂浮在燈光下的青花瓷上。正好小魚遊走的方向和位置都非常配合,處於九宮格的右上角上,近乎黃金分割的構圖之勢,於是黎飛豔便抓住這一美妙的瞬間,讓小魚兒們似乎在細細吟唱著古今人類之間的海洋故事。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剛剛出水的瓷器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燈光怎麼來的?說實在的,當時“南澳I號”水下考古隊水下攝影裝備、燈光配置還真不怎麼樣,在水下攝影界來說還是個菜鳥。然而,為了獲取更詳盡的水下考古資訊,黎飛豔等水下隊員絞盡腦汁,製作了與水下探方配套的鋼架燈陣。而這些鋼架燈陣同樣也是整個水下考古隊的智慧和勞動結晶——這意味著,結實可靠可抵禦暗流湧動,精確制導可協助攝影測繪,原始實用卻能實現充足光源。這就為什麼其他照片不是陰暗不清就是清灰失真,而這張照片卻能清楚展現瓷器船貨擺放,同時又能把亮麗明顯的青花圖案表現出來。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水下隊員中的“八級鉗工”王志傑在自制小工具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水下現場定製與水下探方配套的鋼架燈陣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水下考古隊員上水前做停留減壓時自然曝光的青花瓷盤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沒有燈陣懸浮物較多的水下照片

而說到“原始”,並無貶意,只是想說我們水下考古隊員,尤其是黎飛豔在現有條件下已做到極致,而這張南澳沉船的照片就是代表作,也是我們廣東水下考古影像資料採集的驕傲,是我們的最佳作品之一。當然,這都不是專業水下攝影的技術,真正做到像《國家地理雜誌》的水下攝影師吳立新,國際紀錄片攝影大師孫少光等專業人士來說,我們只能說得上是盡力做好簡單的水下影像記錄而已。2014年,黎飛豔開始認識吳立新、孫少光等水下攝影大師後,打開了新的水下攝影世界。而吳老師等也確確實實給我們水下考古界帶來源源不斷的驚喜。因而,南澳沉船的這麼照片,同時也意味著一個自主探索時代的終結。

別論

黎飛豔在吳立新老師的影響和指導下,不斷追求更高水平的水下考古攝影技術,並在總結和撰寫《水下考古攝影師眼中的北洋沉艦》等學術論文。早前在劉建國老師的影響下還發表過《淺談水下考古攝影基礎與三維建模在水下考古中的應用》等文章。除了一直參與“南海I號”的發掘整理工作,近期還在努力邊學習邊整理2005年湛江硇洲島實習水下考古調查資料,準備整理編寫2009年新會象邊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等等。一位技術型老同志如此這般的學術追求,其孜孜不倦地學習精神,對考古材料樸實尊重的態度,可稱得上我輩楷模。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著名水下攝影師吳立新先生

與此同時,與黎同期廣東水下考古培訓班的王志傑、林唐歐等在近年“南海I號”的發掘整理工作中,在遺產院王元林研究員的指導下,也在邊工作邊學習邊思考,陸續發表相關學術論文數篇。著名水下考古界的畫家林唐歐,還在2018年評上文博系列副研究館員。他們當年水下考古培訓的老師崔勇則在西樵山石燕巖採石場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中成功探索新科技新方法,融合水面上的鐳射三維模型和水下聲納三維模型兩種不同的資料,併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得國家專利兩項。另一位老師魏峻已是復旦大學教授。

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1948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有句名言What we call the beginning is often the end。 And to make an end is often a beginning。 (我們稱之為開始的通常是結束,我們迎來的結束通常是開始。)因而,黎飛豔見證廣東水下考古一個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來臨。

其實,“南澳I號”沉船這張照片對我們廣東水下考古來說意味的東西太多。正如最近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組織的第一次“水下考古學術沙龍”,崔勇在點評講話中自省道,有些工作我們做得更多更漂亮,但影響力還是有限,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缺乏總結,沒有把我們的實踐工作轉化成更多的成果。誠然,像黎飛豔此類具體實踐工作確實也沒好好總結和深化研究,仿若深海靈光一閃即又陷入沉寂。

從甲午海戰戰場到南海,水下考古獲獎照片,是怎麼煉成的?

第一期水下考古學術沙龍合影

在最近的由美洲考古學會(AIA)評出的近十年(2011-2020)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揭曉,其中我國陝西省新石器時代石峁古城在列不遑多論。而加拿大北極圈發現的皇家海軍“埃裡伯斯”號和“恐怖”號的殘骸也赫然在列——當然沒有貶損加國水下考古發現的意思,只是很疑惑這兩條海軍沉船的發現解決了什麼歷史問題或對水下考古等學科建設有什麼重大意義?我廣東“南海I號”整體打撈天下聞名,全面保護髮現成果卓著,很明顯是12世紀末13世紀初南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最耀眼的明珠,是揭露中華文明和東南亞、印度、西亞甚至歐洲文明文化交流文明互鑑的重要橋樑。整體打撈的沉船船體是世界最悠久體量最大儲存相對最好的古代帆船標本,沉箱裡面沉船內外堆積是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沉船考古的完美結合的活標本。“南澳I號”是16世紀後段大明王朝參與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物質交流的明證,是揭露白銀帝國世界範圍內腹地陶瓷貿易和海洋貿易過程的重要線索,是世界上水下考古發掘打撈和原址保護的經典案例……這是別人的有眼無珠嗎?不是,問題都在於我們自己,沒有足夠的總結,沒有充分的學術研究跟進,沒有開闊的世界視野和交流——就是還做得不夠。

去年12月8日下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座談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發表《關於廣東史前考古的思考》的演講中說到,廣東考古經歷三個階段,基本建立史前考古學的文化序列和年代框架,新時代新階段的任務就要深入探討廣東境內史前文化的複雜互動關係及其文化現象的人類社會及其演進發展。同樣對於廣東水下考古,也要有新時代的任務和目標,不僅在水下考古資料採集技術和工作總結中更進一步,還要在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考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原王朝與海外文明的交流互動互鑑——從最初“南海I號”為代表的南宋王朝海外貿易沉船,到大航海時代開啟之時葡人首航屯門到輾轉上川島直至租借定居澳門,再到大明萬曆年間的“南澳I號”最早的全球化貿易遺珠,又到上下川島間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沉船銅炮及尋而未果的“萊茵堡”號,汕頭廣澳港鄭成功部將洪旭的南明沉船,吳川清代銅皮木船,硇洲島清代沉船遺址……

南澳I號的這張文物照片,說了這麼多,總之,期待廣東水下考古和中國水下考古新時代的來臨。

(肖達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