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簡介站在臺階上不妨再向北看一看,西北耳堂(也就是剛才看過的貝克特殉教地)北面的花窗被稱為大王室窗,畫著愛德華四世一家的主要成員,中間是愛德華四世的盾徽,向左依次為愛德華四世和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四世病逝前曾遺命其弟理查扶助只有12歲的兒子愛德華

主教的衣服叫什麼

上一篇我們講到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殉難的地方劍尖祭壇,在這座祭壇的右邊有個指示牌,上面的箭頭引導我們走向一段下行的臺階,略顯昏暗的樓梯通向的是教堂的地宮。據說貝克特的棺墓最初就安放在地宮裡,1220年才搬到它所在位置正上方的聖三一禮拜堂。地宮東頭有個裝飾性的小禮拜堂,祭壇周圍的窗戶將地面的光線引入,從暗處走到這裡給人一種重生的感覺。它叫耶穌小禮拜堂,新修復的天花板上畫著戴王冠的字母I和M,分別為耶穌和瑪利亞拉丁語拼寫的首字母。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祭壇上的蓋布工藝複雜精細,為1895年繡成,正中的是耶穌基督,兩旁有天使樂團簇擁,再兩旁則是包括奧古斯丁在內的幾位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繡像。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地宮西頭有個聖母小禮拜堂,這些羅曼式的拱頂和屏隔保留著14世紀時的原貌,只有頂頭的聖母銅像為1982年所制。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地宮的出口在教堂的西南耳堂。站在出口的臺階處向西望,可以看到英國近代花窗設計大師克里斯多佛·沃爾(Christopher Whall,1849-1924)在1902年創作的彩色玻璃。這一幅描繪的是耶穌降生。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西南耳堂南側的花窗更為古老,這些12世紀的彩色玻璃描繪的多為《聖經舊約》中的人物。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向北走上寬闊的臺階,來到十字翼的中心點。抬眼望去,頭頂上是1503年建成的哈利鐘樓,它高72米,以頂層大鐘的名字命名。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站在臺階上不妨再向北看一看,西北耳堂(也就是剛才看過的貝克特殉教地)北面的花窗被稱為大王室窗,畫著愛德華四世一家的主要成員,中間是愛德華四世的盾徽,向左依次為愛德華四世和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四世病逝前曾遺命其弟理查扶助只有12歲的兒子愛德華五世(Edward V,1470-1483)統治英國,沒想到理查將兩位小王子關進倫敦塔雙雙殺害,自己篡位成為理查三世;中間向右依次為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伊麗莎白·伍德威爾和他們的五個女兒,其中最左邊的大女兒伊麗莎白(Elizabeth of York,1466-1503)後來嫁給了亨利七世,成為都鐸王朝的首位王后。愛德華四世與王后共有十個孩子,他們的另外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不是夭折了就是繪製此花窗時還未出生。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可惜這樣古老的花窗在1643年遭到狂熱的清教徒的蓄意破壞,下半部分被毀的花窗只得以素窗替代。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臺階向東是唱詩班屏風,上有15世紀雕刻的6位國王雕像。

穿過屏風便進入唱詩班席位區,它是1174年教堂失火後重建的,最初由來自法國桑斯的威廉(William of Sens,?-1180)設計建造,1178年施工現場的腳手架突然倒塌,桑斯摔成重傷,他的助手英國的威廉(William the Englishman,?-1214)接手後完成全部工程。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站在當年桑斯摔倒的也就是現在誦經臺的位置向上看,屋頂上雕刻著羔羊和旗幟,那是基督復活的象徵。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誦經臺北側有個華麗的棺墓,據介紹是整個大教堂中最精美的一座,它是齊契利(Henry Chichele,1364-1443)大主教的墓。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據說這位大主教死前好多年就開始給自己修棺墓了,他在坎特伯雷做了29年大主教,79歲高齡去世。有意思的是他命人在自己的墓上刻下這樣一段話:“I was pauper-born, then to primate raised。 Now I am cut down and served up for worms。 Behold my grave。”(我是貧民出身,後來榮升大主教。現在我倒下了,重新歸於塵埃。看我的墓吧。)這位大主教顯然是謙虛了,他老爸在他20歲時成為當地的市長,三年後送他上了牛津大學。他不是貧民出身,顯然也沒想那麼簡單地“歸於塵埃”,所以才在活著的時候就造了這座極盡奢華的墓,那我們就按他的意思好好看看他的墓吧。

棺墓比較罕見地為死者製作了兩尊人像,下面的一尊衣著普通,算是“布衣”形象吧,上面的一尊頭戴大主教冠、身著大主教袍,身邊由天使環繞,看來是要帶著這身行套“歸於塵埃”了。兩側的立柱雕滿了聖人、國王和大主教的形象,上方則是抱著各種盾徽的天使。有這麼多人守護,排場絕對夠大,誰走過都得多看幾眼,這位大主教也算了了心願。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穿過旁邊以這位大主教的名字命名的大門,來到唱詩班席位區北側的圍廊。這裡有一幅壁畫,畫的是聖尤斯塔斯(Saint Eustace)的傳說。這位聖人原本名叫普拉西德(Placidus),是羅馬皇帝圖拉真手下的一名將軍。有一天他外出打獵,看到一頭牡鹿的兩角間閃現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形象,就如壁畫最下方所繪。他如獲神啟,帶著全家人皈依了基督教,自己也改名尤斯塔斯(意為堅定不移)。此後他受到一系列考驗,包括財產被盜、僕人患病等,這都不算什麼,這幅壁畫中描繪了最嚴重的三次考驗,從下向上依次為:他帶全家出海時,妻子被船長綁架;他帶兩個兒子過河時,兒子分別被獅子和野狼劫走;因為他的信仰,親人又重新團聚了。然而在圖拉真死後,羅馬新帝哈德良給了他終極考驗,哈德良命人將他的妻子兒子一起放入一頭銅牛形象的器皿中活活烤死(要不要搞得這麼慘啊!)。然而這一切都未能動搖尤斯塔斯的信仰,所以他最後被封聖了。這種故事讓人對這個所謂的“信仰”感到不寒而慄,為了組織犧牲自我犧牲家人,幾乎是從古至今的一種愚忠宣傳的套路,其實目的只有一個,組織需要腦殘粉。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壁畫旁邊的花窗製作於1180年前後,被稱為“窮人的聖經”,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大部分不能識字的窮人可以透過這些花窗上的畫了解聖經中的故事。比如這扇窗戶上兩邊的半圓圖案內都是《聖經舊約》中的故事,中間整圓內都是《聖經新約》的故事。熟悉《聖經》的朋友可以找到諾亞放鴿和捕魚神蹟等經典傳說。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另一扇最頂端的幾塊花窗圖案還曾被用在了1971年的聖誕郵票上,比如這幅東方三博士來朝。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向東走,圍著聖三一禮拜堂有一圈彩色花窗。第一扇被稱為“貝克特窗”,因為窗子的最下端有一幅這位聖人最著名的肖像。他身著大主教袍,正在給信徒們祝福。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往上看,有一幅還繪製了貝克特與亨利二世坐在一起爭論;再往上,貝克特就被亨利二世手下的騎士殺死了。

繼續向東的一扇窗戶上繪製了貝克特的一些神蹟,以及他死後葬在地宮裡的墓穴。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貝克特的墓穴於1220年從地宮遷至聖三一禮拜堂,使信徒們可以更方便地前來朝拜聖龕。不過1538年聖龕被亨利八世下令毀掉了,因為他認為人們對貝克特的崇拜已經威脅到國王在教會事務上的無上權利。不僅如此,他命人將貝克特的遺骸焚燬,將聖龕上的珍寶洗劫一空,其中有一顆法國國王贈送的大紅寶石,被國王恬不知恥地裝飾在自己的王冠上,就是如今鑲在英國王冠上的那顆。而原來聖龕所在的位置只剩下一根點燃的蠟燭作為標記。

在原來聖龕位置的西邊,還能看到當年為放置聖龕而特意重新鋪制的馬賽克地面,周圍是描繪四季和黃道十二宮圖的圓形飾板。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馬賽克地面的西邊是被稱為“聖奧古斯丁椅”的主教寶座。這是一把13世紀製作的大理石椅子,只有坎特伯雷大主教才有權坐在上面。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在聖三一禮拜堂南北兩邊各有一座顯眼的墓穴,北邊的是亨利四世(Henry IV,1367-1413)和王后的墓,他殺死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1400),開創了蘭開斯特王朝。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南邊的是“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之墓,他是愛德華三世的長子,隨父參加英法百年戰爭,取得輝煌戰功。可惜他比父親早一年去世,未能稱王,不過他的兒子理查二世繼承了王位。

全副武裝的“黑太子”腳下臥著他最喜歡的小狗。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棺墓上方懸掛著他生前所用物品的複製品,包括帽子、上衣、鍍金鐵護手等。

棺墓側面的三支羽毛被稱為“威爾士王子的羽毛”,是代表和平的三支鴕鳥毛,也是“黑太子”的標誌。

大教堂的最東頭是頭頂小禮拜堂,曾為儲存貝克特的頭頂骨而建,他被害的時候頭頂骨被砍掉一塊。今天這間禮拜堂已被重建。祭壇背後是13世紀製作的救贖窗,從下到上描繪了基督受難、埋葬基督、基督復活、基督昇天,以及聖靈降臨等《聖經新約》中的故事。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順聖三一禮拜堂南側圍廊向西走,途徑一間小禮拜堂,叫聖安瑟倫小禮拜堂。聖安瑟倫(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被稱為“最後的教父和經院神學之父”。花窗上中間紅衣的人物就是這位聖人。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禮拜堂內的綠色大理石祭壇為1993年重製,地面上刻著安瑟倫的名字。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繼續向西,可以看到一處有意思的拱臺,它由三個拱門組成,左邊兩個都是羅曼式的半圓拱,右邊一個是早期哥特式的尖拱。據說這可能是英國最早的哥特式拱門,目的是向當時的修士們介紹這種新的風格。

最後看看西南耳堂側面的聖米迦勒的戰士小禮拜堂。這裡懸掛的旗幟屬於原皇家東肯特軍團,也就是現在的威爾士王子皇家軍團。祭壇和東窗都是為了紀念軍團中的成員。陣亡將士名冊在每日的祈禱中都會被翻過一頁。

極盡奢華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蠟燭的聖龕:坎特伯雷大教堂2

下一篇我將帶您到教堂外面欣賞大門和外牆上的雕塑,以及教堂北側的迴廊,在那還趕上一場婚禮,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Top